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我讀《布穀讀書》

文/應紅梅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我讀《布穀讀書》

這兩天“獨別”的快樂是這本242頁的《布穀讀書·三編》給的。

布穀,原名周明,1983年生人,以閱讀者自居,沉潛於私人化與趣味化的閱讀之中,數十年樂此不疲,閱讀以遊心,從中遇見心儀的人事物語,並獲得快樂與滿足,覺得時光甚好!時有讀書隨筆以及文化散文等散見於各地報刊。著有《布穀讀書》《布穀讀書續編》(自印本);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有三種:《花開水流:民國煙雲中的江南文事》《維新潮英:近代詩人蔣智由事輯》;《江南草木》;北嶽文藝出版社出版《老蓮小箋》。《柴德賡交遊錄》即將出版。

說起來手中這本《布穀讀書·三編》還是甘棠讀書會六週年作為禮物相贈,六月十八晚上到手,今方讀完。真是不怕念起,惟恐覺遲!

深為傾倒的是寫揚之水的幾篇,最感觸動的是《揚之水日記中的孫機》,講到揚之水讀孫著並與之一席談話之後,痛感“四十九年非”之句,似也在敲打我。每次讀書會都成了檢討會,汗顏已極。——是得有一些改變發生在自己身上了!

很久未曾如此過癮,似有一股強大的磁性讓你一篇一篇停不下來!可半顆心分明還在剛讀那一篇未拔出呢。有些文章不是第一次讀,卻讀出先前不曾發現的東西,於是抓耳撓腮,莫可供述。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我讀《布穀讀書》

爸媽家樓下的紫薇:淡紛

“獨別”這兩個字別處沒有讀到,我著意搜尋了一番,發現有四處:

一是《漆藍:異美的江南》,是布穀老師閱讀黑陶《漆藍書簡——書寫被遮蔽的江南》時,最感興趣且最有意味的部分,即黑陶所謂的“公共語言抄錄”。即書中那些留在牆頭、紙片上的公共語言,帶著原始、本質的屬性,是能反映當時的情狀,歷史的真實印痕,是沒有水份的乾貨,具有語言化石的意味。布穀老師頗認可這種獨創的寫法,認為“公共語言或多或少地夾雜於書中每一篇文章中,構成了黑陶散文的獨別汁味,是一種極為稀罕的散文汁味。文體的多樣性,讓讀者體味到了一種新的散文觀。”

二是《賈樟柯的膠片》。布穀老師認為,賈樟柯呈現的是大眾化的、常識性的記憶,有別於其他電影人。賈樟柯對電影的理解與熱愛,有著自己的追求,具有獨別的意義,正如印在《賈想:賈樟柯電影手記》封面上的那句話:“拍電影是我接近自由的方式。”

三是《蘇州河畔那束“興奮的陽光”》。布穀老師認為,《蘇州河》的語言帶給我們的悠遠韻味,形成了海飛諜戰作品獨別的亮點,不同凡響。在《蘇州河》中,則顯得更為圓熟更為沉著。

四是《宋家客廳或花開水流》,寫得是錢鍾書一貫的風度,似是而非盡顯調侃與語焉不詳之中,依然獨別筆法。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我讀《布穀讀書》

爸媽家樓下的紫薇

本書分為三輯:

輯一《採藍小箋》共19篇,除了《與文學相關的城市是美麗的》之外,都是閱讀中國當世名家的作品,如涉及揚之水先生的就有兩篇:《終朝採藍——古名錄尋微》《棔柿樓風致》;胡蘭成及他的學生各一篇;前所述及的黑陶、李銳《太平風物》、陸灝《看圖識字》、陳漢波《化梅》、玉蘭兒《有情月色》、海飛《蘇州河》。《持燈者》寫的是中國當代詩歌開創者的那幫人,像郭路生、多多、芒克、宋海泉、趙一凡、江河、北島、根子、彭剛、黑大春等。觀影賈樟柯、讀雨君畫、以及尋書、書友間書事書評等。

讀書須深入到文字的背面,這是我書中學到的讀書方法。從寫作的一面講,當是“修辭立誠”。

《“留白”的意味》是一篇妙文。都說寫詩要跳躍,當你寫得過於順滑的時候,就要警惕了。寫文章何嘗不是。布穀老師文字有嚼勁,自是老師惜字如金,加之本身的知識學養,火候功力線上。也因之,一本書自己讀來究竟還是不足夠的,還要聽聽布穀老師怎麼看。這不是問元芳以彰顯自己,這誠然是給自己一個調校的機會。

輯二《前塵墨影》13篇。從題目可以看出,是對我國已故文化名人的書事記憶。恕不一一列明瞭。感嘆布穀老師的鉤沉和爬梳功夫,這類文章我也是喜歡的。

輯三《厄瓜多》16篇文章,則充滿異域風情,讀來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說到詩,有幾篇有玄奧現代派風格,像《厄瓜多》,《所羅門王的指環》,著實發人深省。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我讀《布穀讀書》

海棠相伴

總的來說,布穀讀書,讀書佔大頭。有讀知名學人的文章,也有讀周邊書友的。中國的,異域的。文史佔多,除了散文,還有詩歌。書人書事外,兼及社會經濟,園藝,環保,電影及音樂故事,可謂繁茂多姿。我注意到布穀老師讀後感寫作也是不拘一格,可讀性很強。

——什麼樣的寫作是有意義的呢?是那種可以進入到作者內心,進入到精神的無窮深處和無限遠方寫作!

老師一意開掘,深入淺出,視野開闊。這樣的讀書和寫作的確是“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的。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我讀《布穀讀書》

作者簡介:應紅梅,諸暨人。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金山》雜誌簽約作家。詩見《詩歌月刊》《詩林》《江南詩》《山東文學》《金山》《野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