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從慶豐收到逛夜市、放河燈,主題豐富、熱鬧不陰森

今天就是中國人熟悉的“鬼節七月半”——道教稱之為中元節,佛教稱之為盂蘭盆會,一個廣佈東亞、三教合一的古老節日。

中元節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周漢時期:成書於戰國至西漢的儒家經典《禮記》中,就記載“(七月)農乃登榖,天子嘗新,先薦寢廟”。也就是說在夏曆七月,當年的第一批糧食就成熟了。天子要取一些新收穫的穀物先供奉於太廟,象徵邀請祖先來一起品嚐豐收的喜悅。直到今天,雲南一些少數民族的七月半,仍然以慶祝豐收為核心,夜晚則燃起大火堆投入穀物焚燒以祭祖。

而中原的七月半,在西漢以後繼續演化。並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強烈影響,祭祀的成分不斷提升:

道教從東漢創教之初,就提出了“天官、地官、水官”祭祀體系,後來定型為“三官大帝”信仰和“三元節”盛會——正月十五為“上元節”,天官生日,賜予吉祥福運;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地官生日,赦免亡魂之罪;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水官生日,解除世人厄運。七月半因此被道教視為慶賀豐收酬謝大地,同時祭祀亡魂的節日。

而佛教慶祝七月十五,則與印度氣候有關。南亞次大陸從陽曆6月左右進入雨季,佛教因此規定了三個月的“雨安居”。等到雨季結束,則要舉行供僧大會並施食餓鬼。佛教傳入中國後,將雨安居結束之日對應到了夏曆七月十五,並在西晉時翻譯了一部《盂蘭盆經》來宣傳——這部經書巧妙利用了華人對忠孝的推崇,講了一個孝子入地獄救母失敗的故事。並說只有在七月十五準備上好飲食供養眾僧,才能幫助孝子母親解脫地獄倒懸之苦( “盂蘭盆”梵語意為“解倒懸”)。

在儒釋道三教互相影響、互相借鑑中,中元節和盂蘭盆會也逐漸合二為一,成了集以上所有習俗於一體的重要節日。後來唐朝、宋朝、明朝皆以道教為國教,“中元節”也變得越來越盛大。尤其是在經濟繁榮、文化寬鬆的宋代,中元節更是連放三天假,從宮中到民間都隆重慶賀:普通百姓用鮮花祭祖以告豐收,朝廷則公祭前線陣亡將士。到了晚上祭祀結束,則迎來中元節的高潮——逛夜市和放河燈。

就連宋朝人自己都感嘆:中元節晚上熱鬧得簡直像七夕,夜市長街人如潮湧,到處是美食小攤和戲臺演出。官府則在河邊放江燈萬盞,“以享江海鬼神”。此外還要高懸燃燈祭祀孤魂野鬼,將夜景裝飾得好似星空:“祀無祀之鬼,夜以竹竿燃燈,天際聯綴數枝,如滴如墜,望之若星”。也正是在唐宋時期,中元節傳入了日本——如今日本人中元節要放一週假,慶祝方式仍然大體類似唐宋。

宋朝亡於蒙古征服,草原沒有七月半習俗,因此元朝廢除了中元節假期。由此還產生一個傳說:某年七月半蒙古入侵南宋,居民為了逃難只好提前一天過中元,因此北方過節多在七月十五,南方則多在七月十四。從十三到十五都被認為是中元節,則或許是宋代三天假期的遺留。

從元朝開始,中元節不再是法定節假日,也代表著官方從七月半中退場。但民眾過節的熱情並未受到影響,明清筆記中的七月半仍然與宋朝時一樣熱鬧。只是放河燈從朝廷出錢,變成了民眾和寺廟道觀自己掏錢。甚至直到上世紀60年代初,北京還舉行過一次盛大的中元節放河燈,有數萬市民自發參加。

實際上七月半的所謂諸多“禁忌”,基本是近幾十年才透過電子媒體流傳開的,不少橋段甚至出自香港恐怖電影。考察全國大部分鄉村殘留的習俗,以及翻閱唐宋明清文獻,都會發現中元節原本是個寓意很豐富的美好節日:鮮花供祖、公祭英烈、夜市狂歡、蓮花河燈……無論哪一項放到今天,都一樣還能廣受歡迎。如果真想讓年輕人愛上傳統節日,只需要讓傳統節日變回它們原本的樣子就夠了。

•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南海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