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頭就捱打的高句麗,被迫轉向朝鮮半島發展,不得不向中原王朝稱臣的歷史

張海東的名字有多少人

先說名稱問題。高句麗的“句”到底應該讀作什麼音?在上古漢語音中,“句”既讀“勾”,也讀“駒”。在《資治通鑑》卷三七始建國元年,“高句驪”條胡三省(1230—1302年)的注中,引唐人陸德明(約550—630年)說法:“句,俱付翻,又音駒。”唐代750年左右的《梵語雜名》說:“高麗,畝俱理”。高句麗大約在5世紀末改名為高麗,但梵語名稱還是讀作畝俱理,證明此處“句”確實讀如“俱”。說明“高句麗”中的“句”本來讀如“巨”。

但是,給“高句麗”改讀音的也是唐朝人。到天寶六年(747年),何超著的《晉書音義》則稱“句”讀如“勾”,此時高麗滅國已經80多年。

成書於1145年、刊行於1512年(朝鮮中宗七年)的朝鮮史書《三國史記》均按中國史書《資治通鑑》記載寫為“高句麗”,但是到1760年(朝鮮英宗三十六年)版本卻把“高句麗”全改為“高勾麗”。這說明什麼?說明朝鮮半島的所有高句麗初始資料均來自中國史書記載,朝鮮史書記載不過是搬運而已,甚至連訛誤也搬運過來了,連高句麗名字讀音都搞錯了。間接證明了高句麗政權對於朝鮮人來講就是外來政權,非本土政權。

高句麗是我國古代北方民族濊貊族的一支。濊貊族的最早記載見於《詩經 ·大雅 ·韓奕》:“溥彼韓城,燕師聽完,以先祖受命,因時百蠻。王錫韓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國,,因以其伯,實墉實壑,實畝實籍,獻其貔皮,赤豹、黃羆。”詩中的“追”就是“濊”。濊為漁獵部落,貊為遊牧部落,春秋時融合混同稱濊貊。濊貊包括扶余(夫餘)、沃沮、高句麗三支。

露頭就捱打的高句麗,被迫轉向朝鮮半島發展,不得不向中原王朝稱臣的歷史

西漢建昭二年(公元前 37 年)扶余(夫餘)王子朱蒙(一雲鄒牟,一雲眾解)自夫餘出逃到西漢玄菟郡。因夫餘人在歷史上大多與中原王朝交好,漢朝是不反感朱蒙的,當朱蒙在高句麗縣(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建立部落國家——高句麗時漢王朝也沒有反對,而是按照慣例對這個少數民族部族政權進行管理,這種管理包括官員的任命以及戶籍的管理。高句麗最初是完全接受的。這是高句麗的最初性質,最早的高句麗部落國家是我們屬地內的部落和人民。

在高句麗政權建立後,內部發生了一次分裂,沸流、溫祚因爭權奪利失敗,“南進”朝鮮半島建立百濟政權。也就是說百濟政權是中國部屬建立的地方國家。朝鮮半島上由土著建立的國家,最早是新羅政權。

高句麗在大武神王時期征服玄菟郡屬下的部落國家蓋馬國,逐漸脫離漢朝管理範。之後持續近一個世紀高句麗用兵遼東,遭遇東漢王朝強烈打擊,時叛時服。

當中原王朝陷入戰亂後,高句麗趁機四處擴張,由於東方與北方受與中原王朝關係良好的夫餘扼阻,高句麗在擴張中只能“西進”遼河流域和“南下”朝鮮半島搶奪漢四郡故地。

萬萬沒想到,在高句麗“西進”擴張的路上,遇到三次強大的中國豪強割據勢力的打擊,擊碎了高句麗“西進”的迷夢。

1、東漢公孫氏沉重打擊高句麗。

公元二世紀末期,東漢王朝外戚與宦官爭奪權力,中原王朝陷入混戰和動盪,“海東地區(在兩漢之際指朝鮮半島以及東北部分地區)”的公孫氏勢力藉機發展壯大。《資治通鑑·漢紀·獻帝紀》載,公孫度於漢靈帝中平六年(189年)被董卓任為遼東太守,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追封父延為建義侯。立漢二祖廟,承製設壇於襄平城南,郊祀天地,藉田,治兵,乘鸞路,九旒,旄頭羽騎。”宣告脫離幽州管轄,形成割據勢力。公孫氏政權以襄平為統治中心,統轄範圍包括遼東、遼中、遼西、玄菟、樂浪五郡之地。公孫氏政權自公孫度,歷經其子孫公孫康、公孫恭及公孫淵三代人的經營,至景初二年(238 年)滅亡,共傳三世四主歷半個世紀。《魏書·東夷·夫餘》稱“漢末,公孫度雄張海東,威服外夷……” 。

彼時公孫氏政權針對海東地區的經略包括兩個方向,向東經略東北地區,向南經略朝鮮半島地區。高句麗作為較為強大的民族政權,其西進政策與公孫氏的海東經略勢必發生嚴重碰撞。《三國志·公孫度傳》載:“東伐高句麗,西擊烏丸,威行海外。”公孫度透過聯姻的方式,拉攏了東北地區的重要勢力夫餘使之成為盟友,壯大自身勢力的同時又從中阻遏了高句麗與鮮卑勢力的聯合。

建安九年(204年),公孫度去世,其子公孫康繼任遼東太守,與高句麗發生了一場戰爭,公孫氏政權大敗高句麗,迫使高句麗遷都於丸都,高句麗元氣大傷,懾服於公孫氏政權之下。

公孫氏透過這場戰役,保住了有先進漢文化的樂浪郡,樂浪郡是朝鮮半島最為發達之地。公孫度深知高句麗“人性兇急,喜寇鈔”的民族性格,從南部控制樂浪郡,在樂浪郡南部地區設定帶方郡以控制住高句麗的擴張。

露頭就捱打的高句麗,被迫轉向朝鮮半島發展,不得不向中原王朝稱臣的歷史

公孫氏政權滅亡之後,高句麗攻取遼東西安平,標誌著繼續“西進”。這就引發了和曹魏政權的激烈衝突。

2、曹魏毌丘儉幾滅高句麗。

曹魏大軍剿滅公孫氏政權,把遼東、玄菟、樂浪、帶方郡等中歸入幽州統轄。毌丘儉被任命為幽州刺史。

露頭就捱打的高句麗,被迫轉向朝鮮半島發展,不得不向中原王朝稱臣的歷史

曹魏徵討公孫淵時高句麗依附於曹魏政權,積極參與討伐。公孫氏政權被剿滅後,高句麗伺機“西進”遼東郡,同曹魏矛盾浮出水面。

正始五年(244 年,高句麗東川王十八年)毌丘儉征討高句麗。 毌丘儉率步騎萬餘人,從玄菟郡出發,向東南方的高句麗都城進軍。高句麗王率步騎兩萬人迎戰,在梁口(今太子河上游)大戰,高句麗王宮敗走。毌丘儉乘勝追擊,直搗高句麗都城,屠城殺戮,並追擊倉皇東逃的東川王至肅慎南界。次年,毌丘儉班師,刻石記功。

毌丘儉征討高句麗一役, 給高句麗造成了近乎毀滅性的打擊,高句麗長期一蹶不振,再次臣服。

《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記載:“東川王二十年(246年)冬十月,儉攻陷丸都城屠之。”“東川王二十一年(247年)春二月,王以丸都城經亂,不可復都,築平壤城,移民及廟社。”

3、西晉慕容氏再滅高句麗。

西晉時期,慕容氏崛起,與高句麗展開了白熱化的遼東之爭。此時高句麗已經攻取了樂浪、帶方郡,已還都丸都城。

慕容廆於元康三年(293年)、元康六年(296年)兩次進攻高句麗。兩家並無積怨,只因地域相鄰,皆欲擴張。高句麗與慕容氏的遼東之爭,最終促成了高句麗“南進”朝鮮半島。

慕容氏深知高句麗對遼東的覬覦之心,決定首先武力征服高句麗。鹹康八年(342年),慕容皝發動了對高句麗的征戰。

《三國志·東夷·高句麗傳》:“都於丸都之下,方可二千里,戶三萬。”

《梁書·東夷·高句麗傳》:“晃(慕容皝)乘勝追至丸都,焚其宮室,掠男子五萬餘口以歸。”

《魏書·高句麗傳》:“……慕容元真率眾伐之,……遂入丸都,釗單馬奔竄。元真掘釗父墓……焚其宮室,毀丸都城而還。”

關於這場戰爭《晉書·慕容皝載記》、《十六國春秋·前燕錄·慕容皝》、《魏書·慕容元真傳》、《北史·高句麗傳》、《資治通鑑》等均有記載。

露頭就捱打的高句麗,被迫轉向朝鮮半島發展,不得不向中原王朝稱臣的歷史

西晉永嘉之亂後,高句麗吞併樂浪郡,漢四郡至此滅亡。高句麗自此走上南侵百濟、新羅的道路,前鋒直達漢江,一度攻佔扶余。據《魏書》記載,“北魏延興二年,百濟王遣使上表,請伐高句麗”。百濟始終與南朝通好,但迫於高句麗南進擴張壓力,百濟開始透過接觸北魏來牽制高句麗。公元 427年,高句麗長壽王受北魏威脅把國都從丸都 (今吉林省集安市)遷至平壤。

高句麗和中原關係始終密切,僅南北朝到隋,就派使臣出訪172次,中原各朝先後派使臣訪問高句麗15次。北魏時,高句麗“歲致黃金二百斤,白銀四百斤”,向中原王朝稱臣納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