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傅為許世友上將定製楠木棺,通體不用一顆釘,僅棺蓋就近千斤

千斤棺材藏在哪裡

老師傅為許世友上將定製楠木棺,通體不用一顆釘,僅棺蓋就近千斤

一個難題

得知老首長許世友病逝的訊息後,時任

廣州軍區司令員的尤太忠將軍

悲傷不已,在得知中央已經為許世友頒發了“特殊通行證”,允許其土葬的情況下,尤太忠派人去了廣西的原始森林,找到了兩棵楠木,然後馬不停蹄地運到了南京。

楠木生長速度緩慢,數百年才能成材,且它木質堅硬,不易腐爛還自帶香味,所以一直以來就是最名貴和最優質的棺木材料。

這兩棵楠木被運到南京後,立刻就被拉入了南京軍區後勤部下轄的一個傢俱廠,進行一番簡單的修整後,它被放進了紅外箱烤箱烘烤備用。

傢俱廠的師傅們也都算老師傅了,和木頭打了一輩子的交道,但是楠木這個東西他們確實是只聞其名,不見其物,他們都聽過這種木頭質地堅硬,但是真的上手後才知道這傢伙到底有多硬:

鋸條上去幾個來回鋸齒就被磨皮了,進口的電刨片上去也很快報廢……

老師傅為許世友上將定製楠木棺,通體不用一顆釘,僅棺蓋就近千斤

於此同時,還有一個問題在困擾著他們:他們這些人平日裡做桌子椅子,櫃子架子,都是信手拈來輕而易舉,但是這次讓他們做棺材,他們真的是大眼瞪小眼,誰也不敢接。

原因很簡單,他們都沒有這種經驗,而且隨著火葬的普及,棺材這個東西在大城市裡已經越來越少見了,掌握這門技術的老師傅要不就是改行,要不就是老掉了。急切之間,去哪裡找這麼一位老師傅呢?

何香凝的樣式

就在大家不知所措的時候,有人站了出來,他說:

72年廖仲愷的夫人何香凝病逝後,就是土葬的,因為她和丈夫約定了“生同衾,死同穴”,中央特別批准允許她棺葬,並與廖仲愷合葬在中山陵旁。為她製作棺材的那個老師傅就是南京人,為什麼不找他呢?

大家一聽高興壞了,到處找人聯絡,很快就找到了這個老師傅。

老師傅來了以後,治喪辦公室希望他能先畫一個草圖,他們好遞上去等待審批,但老師傅卻說自己做了一輩子的棺材就沒畫過圖,也不會畫圖,圖都在他的腦子裡。治喪辦公室也沒有辦法,只能吩咐說:

要嚴格按照當年給何香凝制棺時候的樣式做。

老師傅為許世友上將定製楠木棺,通體不用一顆釘,僅棺蓋就近千斤

這位老師傅真的不是吹出來的,只用了幾天時間,他就把棺材做得差不多了,最後棺材成型時,

長度是230公分,寬是85公分,棺壁的厚度是12公分,威武霸氣,莊嚴端正。

這副棺材的重量有多少當時也沒稱,但是據回憶光是一個棺蓋就千斤左右,需要八個成年小夥子才能抬動。

當然,這還不是最令人叫絕的,最讓人叫絕的是這位老師傅的手藝:

這副棺材用的是中國傳統的榫卯工藝,所有介面都是榫頭拼合的,通體沒用使用一顆釘子

老師傅說:

入殮時,只要把棺蓋沿著暗槽向後推,內部的榫頭就會自動鎖定,嚴絲合縫,沒有一點空隙,除非毀掉棺材,否則沒人能開啟它。

全程保密

在製作棺材的時候,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小插曲,當時有人看見傢俱廠在做棺材,覺得他們在搞封建迷信,就跑到派出所舉報了。民警們趕來後卻被門衛攔在了外面,門衛們驕傲地說:

我們執行的任務是絕密的政治任務,就算你們所長局長來了也不許進去。

85年11月7日,護送許世友將軍靈柩的車隊即將出發,但是這一訊息卻被嚴格保密。

當天上午,

曾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聶鳳智將軍

打了好幾個電話詢問,但得到的答案都是不知道。最後還是時任南京軍區副參謀長的範志倫把聶鳳智拉到一個小房間裡向他通報的情況。

老師傅為許世友上將定製楠木棺,通體不用一顆釘,僅棺蓋就近千斤

當天夜裡零點,車隊出發,這幾輛車的車身上沒有任何體現葬禮的標誌,沒有哀樂花圈黑紗,卡車用篷布包裹得嚴嚴實實。本著低調的原則,車隊全程夜行,白天就停下休息,到達新縣時也沒有任何人迎接。

11月9日清晨,一座嶄新的墳塋突然出現在新縣的山上,人們只能透過那塊花崗岩石碑認出墓主人的名字:

許世友同志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