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寶雞】: 老寶雞縣古地名

寶雞縣在哪裡

【史話寶雞】: 老寶雞縣古地名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老寶雞縣大部分地名已不復存在或地存名亡。對行政區劃變動的,按如今所在轄區、鎮介紹。

一、

留谷城

在今寶雞市

金臺區

解放西路一

。《周書》:武帝天和元年

秋七月,築武功、郿、斜谷、武都、留谷、津坑諸城,以置軍人。

隋大業十年(公元

614

年)陳倉縣治自陳倉城(今寶雞市金臺區

家灣附近)遷此。唐至德二年(公元

757

年)改陳倉縣為寶雞縣。今為寶雞市駐地。

注:

1986

年,解放西路複名中山西路。

2007

年,寶雞市政府由渭濱區經二路遷往代家灣行政中心(即古陳倉舊址)。

【史話寶雞】: 老寶雞縣古地名

二、

虢縣

即今

陳倉區

虢鎮。因系西周文王胞弟虢仲封地,稱

西虢

。秦武公滅虢立縣,故名虢縣。元至元年間(公元

1335-1340

年)併入寶雞縣(治所今寶雞市內),改稱虢鎮。

1949

年,寶雞縣治遷此,今為

陳倉區

人民政府駐地。

注:直至

文革

期間,當地仍稱虢鎮為虢縣,城垣尚存。

2003

年,虢鎮鎮成為陳倉區政府駐地。

2011

年,分為虢鎮、東關、千渭

3

個街道辦。

【史話寶雞】: 老寶雞縣古地名

三、

姜氏城

在今寶雞市渭濱區姜城堡附近。舊志載:

伏羲所治、炎帝所生、黃帝所都。炎帝神農氏生於姜城,長於清姜河畔。

注:姜城堡是典型的仰韶文化遺址之一。作為炎帝故里,至今仍存姜炎聖母廟。

【史話寶雞】: 老寶雞縣古地名

四、

陳倉故城

在今寶雞市金臺區

家灣附近。古陳倉縣治,相傳有二城,上城為秦文公所築,下城為三國時魏將郝昭築。今無存。

注:該地存有古蹟陳寶祠,又名祀雞臺,

2015

12

月不幸失火焚燬。

五、

桃虢二城

縣誌載:縣東南

150

裡,二城相去

10

裡,俗稱桃虢川。桃川屬岐山,虢川屬寶雞。自明以來設巡檢司。相傳為虢仲狩獵之地。

注:

1952

年,劃歸太白中心區;

1961

年,屬新設太白縣。

【史話寶雞】: 老寶雞縣古地名

六、

南由縣

陳倉區

香泉鄉,屬隴州。西漢由汧縣在此分設鬱夷縣。北魏孝明帝改立南由縣(縣治設於今鄉駐地附近),西魏廢帝三年(公元

554

年)改縣為鎮;北周武帝天和四年(公元

509

年)復置南由;隋開皇末年長蛇縣併入;唐元和三年(公元

804

年)併入吳山縣;北宋開寶元年(

988

年)立隴安縣;元為汧源縣;明為隴州地。民國時設香泉鎮,屬隴縣上南區 ;

1950

年後劃歸寶雞縣。

注:清乾隆年間,因此地有一山泉,其水甘甜可口,得名香泉。鎮內孫家村,相傳為唐太宗長孫皇后故里,今存皇后父母墓。

【史話寶雞】: 老寶雞縣古地名

七、

吳山縣

陳倉區

縣功鎮,屬隴州。北魏孝昌二年(公元

525

年)在南由縣界長蛇川置長蛇縣;隋開皇末年併入南由縣;唐貞觀二年(公元

628

年)改為吳山縣;上元二年改華山縣;金改吳山為鎮,元至元年間併入汧源縣,改稱縣頭鎮。民國時屬隴縣下南區,

1949

年為隴縣縣功區;

1961

年劃歸寶雞縣。

注:縣功鎮又名獻頭鎮,據傳與包拯枉鍘其侄包勉典故有關。

【史話寶雞】: 老寶雞縣古地名

八、

三交城

渭濱區

固川鄉坊塘村一帶。清乾隆五十年(

1875

年),《寶雞縣誌》載:三交城

今在縣西五十里。

相傳三國時魏司馬懿與諸葛亮在此舉兵,築城地處三交而得名。

注:

2002

年,固川鄉併入晁峪鄉。

2003

年,劃歸渭濱區。

2011

年,併入高家鎮。

【史話寶雞】: 老寶雞縣古地名

九、

益門城

今寶雞市渭濱區益門鎮

(今神農鎮)

附近。元末李思齊在此築城,明弘治年間邑令許莊修築關門,題

益門雄鎮

,因名。

注:今益門堡村仍存禁採蘭草碑、大王廟(宋代吳玠、吳璘)等遺蹟。

1991

年,更名神農鄉,

1998

年改

神農

鎮。

十、

武城山

又名武城樓。在今

陳倉區

石羊廟鄉

(今千河鎮)

底店村坡原上。相傳宋將陳友亮為守鳳翔所建。

注:現存武城山道觀,廟內

底閣疊泉

為寶雞八景之一。抗戰時,河南大學遷設於此,解放初為寶雞縣政府駐地,後為小學。

2002

年,併入千河鎮。元末,李思齊招降王保保不成,傷重不治,葬於該地北坡村。

【史話寶雞】: 老寶雞縣古地名

十一、

石鼻城

俗稱石鼻寨。在今千河鄉

(今千河鎮)

魏家崖村附近。相傳三國時諸葛亮與郝昭交戰時所築。

注:唐時為天興縣,德宗時推行兩稅法之宰相楊炎即本地人。今存東石鼓寺,相傳為秦文公打造石鼓之地。

十二、

車轍鎮

六川河鄉車轍村。相傳唐(李世民)孫皇后回香泉探親乘車過此,得名車轍。形成集鎮後因地處山區,交通不便,集市逐漸衰落,現僅系一自然村。

注:

2003

年,劃歸金臺區,後併入硤石鎮。

【史話寶雞】: 老寶雞縣古地名

十三、

周原

泛指今周原鄉、慕儀鄉轄區。因系周秦王朝發祥地得名。地域寬坦,海拔

660-750

米,

5-7

度由北向南傾斜,原畔以

150

米左右高度與渭河階地連線。

注:

周原霽雪

為寶雞八景之一。曾為太王作邑之區,周室興王之地,其原高敞平衍,土厚水深,每當雪餘一望,皓潔如仰昆崗。

【史話寶雞】: 老寶雞縣古地名

十四、

西平原

習稱賈村原。指今賈村、蟠龍、橋鎮三鄉(鎮)轄區。因位於汧水之西得名。地域寬廣。海拔

750-1004

米,呈

5-7

度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東、西、南三面以

150-200

米高陡坡崖,分別與千河、金陵河、渭河谷地相連。

注:賈村鎮,清代以前稱龍川鎮。據傳,康熙皇帝來寶雞探望黨閣老時更名。今日,常將南部直接稱為蟠龍原。

【史話寶雞】: 老寶雞縣古地名

十五、

紫草原

在硤石河西,六川河東地區,今屬硤石鄉轄區。因多生紫草得名。原區南北狹長,北高南低,呈階梯狀。海拔

780-1046

米,以

200

米左右高崖陡坡與河谷相連。

注:

硤石虹梁

為寶雞八景之一。硤石河兩岸,石崖對峙,斷壁千尺;明代成化年間,王福信、李鎮等同道士牛道源募捐,架磚石為橋,複道橫空,形如偃月,遙而囑之,宛然不霽而虹也。寶天鐵路修成後此景已毀

——容琳於

2018

6

26

日整理

【史話寶雞】: 老寶雞縣古地名

(容琳,筆名肖斌。陝西省寶雞市渭濱區退休幹部。酷愛文學。現為陝西省詩詞學會會員,寶雞市雜文散文家協會會員,寶雞市詩詞學會原副會長。在全國各大報刊發表散文200多篇,發表古體詩詞500餘首。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喜歡此文請點贊留言,歡迎轉載,感謝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