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書:綜合9種版本解讀(連載一: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

道德仁義禮出自哪裡

宣告:譯文摘自多個不同作者的版本,只為了讓更多人學習參考,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覺侵權,請私信回覆本平臺,我們會盡快處理。沒有耐心的,請直接拉到最下面看總結感受。

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

【張氏注曰】

離而用之則有五,合而渾之則為一;一之所以貫五,五所以衍一。

【王氏點評】

此五件是教人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若肯一件件依著行,乃立身成名之根本。

【譯釋1】

道、德、仁、義、禮這五種思想是渾然一體、缺一不可的。

黃石公是與鬼谷子齊名的謀略家,《素書》是一部權謀的經典著作,但本書開篇講的卻是似乎與謀略無關的仁義道德。這是因為在黃石公眼裡,道、德、仁、義、禮是統攝一切權謀的綱領,是最高境界的謀略。

現在一講到道德、仁義、禮節、信用,有人常常嗤之以鼻:靠這些陳詞濫調能成事嗎?成功需要的是勇氣、智謀和機會,看看那些功成名就的人,我們並沒有完全見到所謂“道、德、仁、義、禮的力量”。

這些人的看法反映了現代社會的一種浮躁心態:急於求成,為此不惜棄道德的約束於不顧。但顯然這是一種淺見,是缺乏做人修養的表現,因為大凡這種人,不論曾經擁有多麼耀眼的光環,也註定只是過眼雲煙。

在我國傳統思想中,道、德、仁、義、禮是一個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體系,應該系統地去認識。老子的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道、德、仁、義、禮是古人日常修養的五個具體標準,歷史上許多在政治、軍事、人文等領域卓有建樹的人物,正是依靠對這五個方面的嚴格要求和自我修煉,而達到令人仰視的高度,從而彪炳史冊。

素書:綜合9種版本解讀(連載一: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

【譯釋2】

道德仁義禮五者總而論之,相似根杆與枝葉的關係。

道德為根杆,仁義禮是枝葉。無論根杆與枝葉,總為一體。分而論之,如同母與子的派生關係。道德為母,仁義禮為子。從整體而論,此五者的關係,猶如車馬的整體作用及動態表現形式一樣。道是車馬的整體,德是車馬引重致遠的作用,仁義禮則指規範的駕馭方式、理想的運動環境。單就人倫規範方面講,道德是人的內在本質,而仁義禮是外在的表現形式。如人有實質的道德存在於內心,形體的言談舉止自然就有仁義禮的表現形式。儒雲:“誠於中而形於外。”正是此意。

【譯釋3】

道、德、仁、義、禮作為修身立己、經世治國的根本,是天道外化出來的五個範疇。

道、德、仁、義、禮這五個方面同屬天道,而天道因時而變,其變化的結果往往會著重作用在這五者中的某一方面。老子說過:在動盪的年代,世風日下導致世人行為處事的軌跡與天道的本然狀態愈行愈遠,人的本心日漸喪失,不再淳樸自然,取而代之的是虛情假意。因而道德教育的出現就顯得尤為重要,而當道德教育也無法起到作用的時候,就需要提倡仁愛;可當人心中仁愛的一面也逐漸被遺忘的時候,就需要社會上出現正義的呼聲;倘若連正義也隨著泯滅的人性一起喪失的話,那麼禮制約束民眾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道、德、仁、義、禮,分開來用是五個方面,合在一起便是一個整體。所以張商英才有“一所以貫五,五所以衍一”的說法。

【譯釋4】

天道、德行、仁愛、正義、禮制這五種範疇是一體的。

這句話的意思已經很明白,說的是一個道德人格健全的人,是可以同時具備這五種範疇的道德品質的。因為道是宇宙的終極,有道者的一舉一動必然符合天道自然的規律,如此,自然不逆天,不違人,心中充溢仁愛,行為符合公理,舉止符合規範。做到了這些,就是一個有德之人。所謂“皇天無親,唯德是輔”,“天道無親,唯德是與”,有德之人,老天爺都會幫他,他能不成功嗎?就算他想不成功,老天爺都不會答應的。因此,這五種範疇看似區別很大,實際上卻是一體的,缺少一個都不可能真正做到其他的四個方面。這五種範疇雖然抽象,卻是立身立事的根本。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時時刻刻能讓人感受到它們,引導人們的行為。它們是人心深處的東西,是人性,更是天性。

素書:綜合9種版本解讀(連載一: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

【譯釋5】

道、德、仁、義、禮是立身、成名的根本所在,是古人日常修養的五個具體標準。歷史上許多卓有建樹的人,正是依靠在這五方面的嚴格要求和自我修煉,才得以成就人生的高度。而今一講到道德、仁義、禮節、信用,有些人頗不以為然,認為這些陳詞濫調對現實生活已經毫無實在意義。這顯然是一種淺見,是缺乏修養的表現。就個人而言,唯有修煉這五種品質,人生的理想才可能實現。倘若丟失這五種品質,就算暫時擁有耀眼的光環,也註定只是過眼煙雲。就一個民族而言,只有一個民族中大多數人都在追求精神的自我完善,這個民族才可能繁盛昌達。

【譯釋 6】

宇宙萬物皆由道而生,故天地萬物無一不體現著道。人為萬物之靈,人類社會的盛衰成敗,治亂變遷,皆由人起。人若明道合德,心懷仁,行乎義,表現禮,那麼整個社會則盛,則成,則治;而人若遠道,離德,無仁背義,亂禮,就會成為世道衰敗的前因。為此,用道、德、仁、義、禮這五種道德標準來指導人們修身處世,是必要的,也是一個人成就大事的基本原則。

儒家修煉有三綱八目,三綱為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目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目的就是追求人生的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道家追求“死而不亡”。什麼是死而不亡?簡單地說,只要精神永存、圓滿,即為不亡不朽。這種思想從古人的“德為楷模,行為世範”,到今天“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以貫之。

“精神”並不是虛無的,而是實實在在影響人們的行為甚至滲入心靈深處的一種能量。為獲得這種能量,中國人又提出了以崇尚聖賢和“內省”為主的自我修煉文化,並以道、德、仁、義、禮五德作為日常修養的五個具體標準。如果一個民族或者個人能透過學習和自省,不斷自我完善與昇華,必然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譯釋7】

五個手指,一體也;四肢、頭部、軀幹,五者就是一體的。

【譯釋8】

道、德、仁、義、禮,本質上是一體的,都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天道即是自然,五者合一也正是人與自然的合一,即天人合一。也就是說,人的所作所為要符合自然規律才行。這五者是天性更是人性,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

儒、釋、道三教以及其他用於治國強兵的思想體系,都將“道”與“德”作為改造世界的根本。老子說:“由於世風日下,導致人們距離天道原有的和諧與完美越來越遠。人們喪失了天生的淳樸與自然。虛偽、偽裝成了人們必備的道具。因而聖人才不得不使用‘道德’教育人們。當道德教育也無法起作用的時候,聖人只好提倡‘仁愛’。當世人的仁愛之心也漸漸淡薄的時候,就只能呼籲‘正義’的力量,當正義感也喪失殆盡之後,就不得不用法規性的‘禮制’來制約民眾了。”

一個人具有道、德、仁、義禮這五種品德,就可以國家興衰的規律,明白成敗的道理,時機合適時,就可以治世濟民,建立功業。因此,道、德、仁、義、禮,這五者是天道因時勢的變化而權變使用的結果,只不過是一而為五、五而為一的不同解釋而已。

道、德、仁、義、禮這五者,由高到低代表了天道的演化,都是難能可貴的品質。雖然隨著物質文明的發展,天道越來越向低等級演化,人與人之間功利心越來越大,但只要我們遵守好“禮”這一級別,就能創造美好的社會。

【譯釋9】

釋:道家的《道德經》,它講道體,即宇宙的本體和認識大千世界的自然辯證法。一卷《素書》,它講道的社會為用。道如何社會為用?《素書》認為:道、德、仁、義、禮是一個思想體系五個範疇的外化。以道為體為因,以德為用為果,濟世以仁,處事取義,待人以禮,它既是“道”的社會為用,又是為人涉世立身的根本,經國安民的上策,謀略權變的準繩。它離而用之則有五,合而渾之則為一,因果相成,淵源相通,故曰:五者一體。

評:“道”的社會為用,微妙玄通,深而難識。就其體性,它體天道安排人之道,突破“法自然”的侷限、將道為用社會,使“天人合一”或曰“立人道”有了歸依,有了完整的裁定。

就其謀略,老子認為,由於世風日下,人世距離天道本有的和諧完美越來越遠,人心日益喪失先天的淳樸自然,矯情偽飾成了必備假面,所以不得不用道德來教育人;而當道德教育不起作用時,只好提倡仁愛;當仁愛之心也日益淡薄之時,就呼喚正義;在正義感喪失殆盡後,只得用法規性的禮制來約束民眾。特別是當道德基礎已無,仁義品行缺失而用禮制的時候,這禮制本身就是“禍亂之首”。所以《道德經》否定道的社會為用的可塑性,在謀略治人、治世時,只能是依附自然,無所作為。而《素書》的通義:存在就有合理性。由此出發,圈定“五者一體為用”,確認了道德、仁愛、正義、禮制的合理性,用之於謀略,即引入了決策的複合、系統籌劃,重視了雜於利害、能動權變的正能量,使《素書》成為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舉措,人生不朽的最佳謀略。

就其文化內涵,它包容百家,高於百家。其顯著特點是:自我激勵,自我完善,追求人生不朽。道家講“長生久視”;儒家崇尚“立德、立功、立言”;民間通行“光前裕後”。那麼什麼才是真不朽?就是精神永存。在古人看來,精神並非虛無,而是人們想象中的正能量。如何獲取這種能量?古人公允的“內省”為主的自我修養;黃石公豁達,他將道、德、仁、義、禮作為日常修持的五個標準。

上述理念,深而難識,解讀《素書》,自當識而把握。

素書:綜合9種版本解讀(連載一: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

【譯釋10】

天道、德行、仁愛、正義、禮制,這五種品質本為一體,不可分離。

黃石公是中國道教史上的傳奇人物,其著作《素書》是一部韜略奇書,但本書開篇講的卻是似乎與謀略無關的道、德、仁、義、禮。這是因為在黃石公眼裡,道、德、仁、義、禮是統攝一切權謀的綱領,是最高境界的韜略。在我國傳統思想中,道、德、仁、義、禮是一個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體系,應該系統地去認識。老子在《道德經》第38篇有曰:“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意思就是說:天地化生萬物,有一定規律,如道路一般,是之為道;由於世風日下,人們距離天道原有的和諧、完美越來越遠,人心日益喪失先天的淳樸、自然,矯情、偽飾成了人們必備的假面,所以才不得不用倫理道德教育世人,當道德教育也不起作用的時候:只好提倡仁愛。當人們的仁愛之心也日益淡薄之時,就呼籲要用正義,在正義感也喪失殆盡後,就只能用法規性的禮制來約束民眾了。因此,道、德、仁、義、禮,這五個方面是天道因時勢之不同而權變使用的結果。

【譯釋11】

道、德、仁、義、禮,本質上是一個原始本體的五個範疇之外化。無論道家、儒家還是其它用於治國興邦的思想體系,無不將道德作為改造世界的根本。老子說:由於世風日下,人們距離天道本有的和諧完美越來越遠,人心日益喪失先天的淳樸自然,矯情偽飾成了人們必備的假面,所以才不得不用倫理道德教育世人。當用道德教育也不起作用的時候,只好提倡仁愛。當人們的仁愛之心也日益淡薄之時,就呼籲要有正義。在正義感也喪失殆盡後,就只能用法規性的禮制來約束民眾了。

因此,道、德、仁、義、禮這五個方面是天道因時因勢之不同而權變使用的結果,實際上是一而五、五而一的不同說法罷了。

【譯釋12】

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是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分開使用就有五個方面,合起來是一個道理。

道,是自然和人事發展變化的規律,是宇宙執行和社會前進的準則,只有把握了這個道,才能萬事順利。

德,就是人的德行、品質、修養,是人的綜合素質的體現,也是為人處世的標準,中國人主張以德服人,有德者才能得人心,得天下。

仁,所謂仁者愛人,仁,就是仁愛,是對家人、朋友、陌生人的愛和寬容,它發自人的內心,是人的善良天性的發揚和體現。

義,是社會的正義,是人們普遍認同的行為準則。中國古人主張捨生取義,就是為了社會正義的實現,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

禮,是待人處世的禮儀和禮節,是文明的表徵,講究禮既是自己個人修養的體現,也是對別人的尊重。

以上五個方面是立身、成名的根本。

【譯釋13】

本文說的是人生中的五種品質,包括“道,德,仁,義,禮”。這五種品質應該被看成是一個整體去融會貫通,而不單是表面的行為。

素書:綜合9種版本解讀(連載一: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

跟豐玄子先生學素書的感受總結:

原始章講的是一個總的規律,大道於無形的這樣一個道的思想,也是人最高維的一種精神。因為道德仁義禮本身就是道的五個不同維次,道是最高維次,德是第二個維次,依此類推。其實道、德、仁、義、禮,每一個都是道,都是一個規律,道有道的規律,德有德的規律,仁有仁的規律,義有義的規律,禮有禮的規律,只是層次不同。

一個維次就是一個世界,一個維次就是一種境界。

所以,這五個代表著五種境界,也代表著五個維次。那麼這樣分的意義所在就是,德是道的顯化,仁是德的顯化,義是仁的顯化,禮是義的顯化,一個真正有道的人,他就會用德的形象呈現出來。一個真正有德的人,他就會用仁形象的呈現出來。一個真正有仁的人,他就會表現得很有義,一個真正有義的人,就會表現的他很有禮。所以它們

存在的關係就是一個為本,一個為相,前面為本,後面為相,這是第一種維次的解讀

道德仁義禮代表著五個不同的維次,五個相互之間存在著不同差距的境界,但是又同時存在,這是一個自然。在一個自然裡面自然就有不同層次的人,也有不同層次的環境,更有不同層次的世界。

雖然這五者有維次之分,但是五者又同時存在,所以五者一體。

如果只存在一種的話,它就不能形成自然。一個大自然體系裡面一定是存在各個維次的人,各個維次的事物,各個維次的萬物。

所以既是統一又是脫離,形成了五者一體也。也就是說道德仁義禮五個形成了一個真正的自然的世界,形成了一個真正的自然的人。萬事萬物都無法讓它們分割,它必須同時存在。但是哪怕是同時存在,完全不能分割,我們也要從裡面找到它的維次,向更高維次去提升自己,精進自己。如果道德仁義禮在你身上都有,但是你更偏向於禮,那麼你就向義,向仁向德向道去精進,這就是這本素書所描述的一個價值和意義。

道德仁義禮他表達的境界不同,世界不同,個人的維次也不同,只有我們更好的把道德仁義禮五個維次瞭解的更通透,也就才會真正的去精進和嚮往。

道德仁義禮的整個體系當中,我們更多關注到的應該是關於五個維次它的一個迴圈的關係。只有真正迴圈這五個維次,對五個維次的理解才會以一貫之,才會真正的既有生態,又有他的專注度。只有這樣子,對這五個才會真正體會到它的意義和價值

。每一維層次,它的上一維層次就能夠包含下一維的層次。

比如說道德,我們的道一定包含德。但是,德就不能包含道。德只是道的一種表達方式而已,或者是更凸顯的表達方式而已,但是德根本就不可能完全表達道。

只是用德來顯化道的價值和意義而已,但是並不能完全表達道。那麼同理,如果我們是一個仁者,一個真正的仁者,並不代表他一定是個德者,但是一個德者一定是一個仁者。也就是說高一維次的一定能覆蓋低一維次的,但低一維次的相,不能完全把高一維次的本表達出來,只是透過這個維次對高一維次本的一種表達方式而已。所以他們相互之間又是相互覆蓋的關係,道涵蓋所有一切,德涵蓋下面的仁義禮,仁涵蓋了義禮,義能夠涵蓋禮,所以又是這麼一層自然的關係。

您認為哪個解釋更貼切呢? 如果您看到過不同的版本,或者有不同的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供大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