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背影》背後,你所不知道的真實故事

文|高寶寶

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

上邊這段文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是的,它出自於朱自清的《背影》。

作者透過寥寥數語,便將一個無限疼愛兒子的慈父形象躍然紙上,感動了無數人。同時,也將一個兒子對父親深深的懷念之情,刻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上。

不過,我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在這篇文章的背後,這對父子之間所不為人知的故事。

在《背影》中,朱自清寫了這樣一句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事也交了卸。

可是,祖母為什麼會死?父親的差事又為什麼會交卸?朱自清沒有說。

事實上,“祖母的死”和“父親的差事交了卸”這兩件事,都是朱自清的父親朱鴻鈞一手造成的。

今天,我的故事就從這句話講起。

朱自清的《背影》背後,你所不知道的真實故事

1915年,朱鴻鈞升任為徐州榷運局局長。這個職位,大概相當於現在的“菸酒局局長”。

所謂的“富貴思淫慾”,升官後的朱鴻鈞,自然也情不自禁地膨脹了起來——瞞著家裡,偷偷地納了一房小妾。

雖然,當時已是民國,開始實施一夫一妻制,但畢竟法律還不是很成熟。所以對於一些有權有勢的人來講,納個小妾也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

不過,朱鴻鈞的所作所為卻惹怒了一個人——他在揚州老家的姨太太。

那位怒火中燒的姨太太,不依不饒地把事情鬧得盡人皆知,滿城風雨,甚至還登上了《醒徐日報》的頭版頭條,影響非常惡劣。

禍不單行的是,那段時間朱鴻鈞又被查出曾經挪用公款,結果,只能是“交了卸”——被革職查辦了。

也正是因為這場變故,朱自清的“祖母死了”——被他的父親朱鴻鈞活活氣死了。

這就是朱自清的《背影》中,“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事也交了卸”的真正原因。

然而,讓這對父子關係變得惡劣的,絕不僅僅如此。

朱自清的《背影》背後,你所不知道的真實故事

“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事也交了卸”,那年,朱自清20歲,正在北大哲學系讀書。

祖母的突然離世,讓朱自清非常難過,更讓他對父親充滿了怨恨。而父親的失業,又雪上加霜地使得家裡失去了經濟來源。

雖然父親對朱自清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但事實上,這位父親此時已經是走投無路了。他能做的,就是變賣家產,到處借錢。

可是,這也只能解燃眉之急。

無奈之下, 20歲的朱自清下決心提前一年畢業,承擔起養家餬口的職責。

想要在一年內完成北大兩年的學業,這不是件容易事,但是他做到了。

1920年,順利提前一年從北大畢業的朱自清,在杭州第一師範學校謀得了一份教職。

每個月,他都把自己工資的一大半,寄回家裡交給父親。而剩下的一小半,留給自己的小家庭。當時,他的長子朱邁先只有兩歲。

然而,讓朱自清沒想到的是,父親卻覺得兒子給的太少了,他還想要剩下的那一半。

1921年,朱自清回到揚州省立第八中學擔任教務主任。

朱鴻鈞終於等到了機會,他利用與校長的私交,直接讓學校把朱自清每個月的工資全部交到他的手上,由他支配。

然而,這卻不是讓這對父子走向決裂的真正原因。真正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父親對待朱自清妻子武仲謙的態度。

原來,當年武仲謙剛剛過門不久,就發生了朱鴻鈞被革職、丟官,隨即就是母親的去世。這讓朱鴻鈞認為,武仲謙這個兒媳婦是一個不祥之人。

而且,武仲謙是一個性格開朗的女子,平時總是笑聲不斷。

家裡有一個這樣的女子,這本來是件好事,然而失業、丟官後的朱鴻鈞,性格變得異常的暴躁。只要看到兒媳開心地笑,他就會破口大罵。

受盡了欺辱的武仲謙,臉上的笑容變得越來越少。到了最後,竟然鬱結於心,一病不起。

但是,善良的她始終沒跟丈夫提起過,也沒有抱怨過。後來,還是被朱自清自己發現了。

與妻子恩愛有加的朱自清,思來想去,決定帶著妻兒離開。

一個多月後,他便辭掉了揚州的工作,帶著妻兒去了寧波、溫州求職。

那以後,笑容才又慢慢重新回到了武仲謙的臉上。後來,朱自清還把這件事寫進了小說《笑的歷史》裡。

朱自清的《背影》背後,你所不知道的真實故事

其實,在1922年的時候,朱自清曾經主動帶著妻兒回過一次老家。只不過,一開始朱鴻鈞連家門都沒讓他們進。

雖然,後來在族人的勸說下,朱鴻鈞勉強讓朱自清進了家門,但卻對他不理不睬。所以朱自清和妻兒只在家裡待了幾天,就悻悻地離開了。

也正是從這時起,朱自清斷絕了與父親的關係。那之後的兩年多里,他們之間都沒有往來。

正像朱自清在《背影》的開頭寫的那樣: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

不知道,是因為兒子的決絕讓朱鴻鈞痛定思痛。還是真的覺得自己大限將至,命不久矣。

1925年,朱鴻鈞主動給兒子朱自清寫了一封家書。

他在信裡說: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父親的信,以及對自己“大去不遠”的哀嘆,讓朱自清心裡堆積的所有恩怨,在瞬間土崩瓦解。

隨即,徹夜無眠的他將記憶中與父親南京浦口送別的情景,用飽含深情的筆墨,成就了那篇流芳百世的《背影》。

在《背影》中,朱自清對父親的荒唐行為隻字未提,只是深情地回憶了自己和父親曾經的溫馨畫面。

1928年,在揚州東關街仁豐裡一所簡陋的屋子裡,朱自清的三弟朱自華,接到了開明書店寄贈的朱自清散文集《背影》。

他急忙奔上二樓父親的臥室,把書遞給朱鴻鈞。

此時的朱鴻鈞已年老體衰、行動不便,他吃力地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鏡,一字一句地誦讀著兒子的《背影》。

讀著讀著,“只見他的手不住地顫抖,昏黃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光彩。”

至此,這對積怨已久的父子倆,終於冰釋前嫌。

朱自清的《背影》背後,你所不知道的真實故事

作者簡介:

15歲寫小說,

38歲考上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生院,有20年的中文教育經驗。

她一手把女兒培養成香港大學一級榮譽學士、

世界排名第一的倫敦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碩士。

畢業僅一年,小姑娘的年薪已達50萬。

寶寶姐的親子教育文章,溫暖而有力量,

助你在育兒的路上豁然開朗,少走彎路。

微信公眾號:遇見寶寶姐(ID:gaobaobao-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