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發固化程式,人類說服力上的刺激與擬態 | 模糊談判力

觸發固化程式,人類說服力上的刺激與擬態 | 模糊談判力

觸發固化程式,人類說服力上的刺激與擬態 | 模糊談判力 第三篇

這是

桔梗

在“

談判思維

”的第

675

篇推文。

全文共

3227

字,閱讀大約需要

3

分鐘。

觸發固化程式,人類說服力上的刺激與擬態 | 模糊談判力

1 引言

露西,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旅遊區開了一家珠寶店,售賣當地的特產,綠松石。

這時,正值旅遊旺季,遊客絡繹不絕;

露西打算趁著好時候,把手裡的一批綠松石都賣掉。

於是,露西上網翻找了一些促銷技巧,比如,把綠松石貨架挪到一進大門的位置,單獨設立促銷價格,讓店員著重介紹這款石頭,等等。

可是,似乎所有的辦法都沒啥效果,眼看著旅遊旺季都要結束了,這一批貨仍然賣不動。

就在這一天,露西要趕著出差去談別的生意,實在沒耐心再看著這批綠松石堆在那裡;

一氣之下,她在出差動身前,給自己的店員留了一張紙條,貼在了綠松石貨櫃上,

這個貨架上的所有商品,標價都➗2 !!!

幾天後,當露西回到店裡,貨架上的綠松石果然都賣光了;

她一點也不奇怪,反而有點心疼,畢竟是半價處理掉的。

可當她看到貨架標籤上的價格,嚇了一跳!

這不是半價啊,反而是原來兩倍的價格!

一問才知道,店員把自己留的紙條上的除號看成了✖️號。

可這個無心的錯誤,居然讓一整個貨架以兩倍價格,一掃而光……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2 似曾相識

我們依然在“

模糊談判力

”這個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維方式啟發自牛津大學的實驗心理學研究。

先讓我們回顧一下“談判秒殺力”中的兩個概念,

關鍵刺激,擬態;

在大自然界,生物的大腦都具有各種各樣的“關鍵刺激”。

比如,火雞的幼鳥,會發出一種特殊的“唧唧”聲,來獲取母火雞的關注;

這並不是說母火雞對自己的某些孩子有偏心,而是在母火雞的基因裡,天生寫著一段固有的“程式”;

這個程式就是由這個特殊的“唧唧”聲所觸發,一旦啟用,就會對發出這種聲音的小雞特別照顧。

這就是“關鍵刺激”。

在一個針對性的實驗裡,研究者在母火雞旁放了一隻臭鼬的毛絨玩具;

因為臭鼬是火雞的天敵,所以母火雞一看到這個玩具,立刻發起了攻擊;

但研究者在這個臭鼬玩具體內放了一個發聲裝置,可以模擬發出小火雞的“唧唧”聲;

母火雞聽到後立即停止了攻擊,開始溫柔地關愛這隻“臭鼬”,把它藏在自己的身下。

這就是“擬態”。

大自然裡的“擬態”大師,比比皆是;

有一種螢火蟲叫做“Photuris”,它以其“蛇蠍美人”的捕食習慣著稱。

雌性Photuris螢火蟲的獵物,居然是另一種叫做“流浪者螢火蟲”(Rover Firefly)的雄性蟲。

雌性Photuris螢火蟲發出的光,能夠擬態成雌性流浪者螢火蟲發出的光完全一樣;

雄性流浪者螢火蟲完全無法分辨。

於是,當這些可憐的螢火蟲“男士”被異形的“光芒”所吸引,滿心歡喜地以為自己今晚“豔福不淺”的時候,殊不知自己馬上就會成為對方晚餐桌上的一道菜。

聽完這個,是不是覺得很熟悉?

人類社會“仙人跳”的故事好像和這個很像?

從“說服力”的角度來說,人大腦中的“關鍵刺激”程式被啟用,就是一種說服;

哪怕,觸發這個程式的因素,來自另一個人的“擬態”。

3 啟發式判斷

讓我們回到文首露西的故事裡,是什麼讓那些綠松石都賣掉了?

原因來自現代人腦中的一個“關鍵刺激”,

貴的就是好的!

相信理性的讀者會發現,這個“刺激”實際上是一種偏見;

並非所有貴的東西就是好東西。

但偏見之所以能夠成為偏見,它的成因在於人們透過長期的生活經驗積累,總結了一個看似正確的道理。

從統計意義上來說,確實越好的東西就會越貴;

但這並不代表著,貴就等於好。

可問題是,我們無法對所有的事物都深入瞭解,我們無法成為所有門類的行家。

所以,我們的大腦開始呈現出一種懶惰的思維模式,心理學家稱之為,

啟發式判斷(judgmental heuristics)

這種啟發式判斷,就好像一個寫死的程式,一旦被大腦寫出來,就不再做深入分析和思考,在特定觸發條件下,啟用直接執行;

比如,“貴就是好”,當我們面對琳琅滿目的寶石,我們也不知道哪一個才是好的,怎麼辦?

挑貴的唄!

儘管這種偏見很有問題,但確實省力。

4 實驗佐證

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的心理學系,做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實驗;

研究者為兩組實驗物件都提供了一罐功能性飲料,然後讓他們去解決一些較難的思考計算問題;

唯一不同的是,

研究者向第一組實驗物件收取每罐飲料1。89美元(零售價);

但告訴第二組實驗物件,因為批次購買有折扣,這罐飲料只收取他們0。89美元;

在兩組人喝了飲料之後,觀察他們在半小時內能解決多少道計算難題。

研究者想透過實驗知道,到底哪一組人會表現得更好?

乍一看下,我猜想第二組人的表現會更好,因為他們用一半還不到的便宜價格喝到了相同的飲料,心裡感覺一定更好,狀態也會更好;

可是試驗結果和我的猜想完全相反。

這是為什麼?

還是上面的那個偏見,“貴的就是好的”;

當人們覺得自己買的飲料要更貴,就會覺得更好,讓自己更加精神,腦筋更快。

還有一個類似的實驗,是關於止疼藥的測試;

兩組實驗物件都服用了同樣的止疼藥,然後接受無害程度的點選刺激;

只不過,第一組人被告知他吃的止疼藥售價是一毛錢一片,而第二組人的藥是2。5美元;

試驗結果顯示,第二組人反饋的藥效,要比第一組人高很多。

5 好戒指?

如果你已經看懂了“關鍵刺激”和“擬態”的作用機制,它反映在我們人的大腦中,就形成了類似的“固化程式”;

但重點是,該如何“擬態”去觸發,從而形成說服力呢?

從露西的故事來看,無心而為的“兩倍”價格,就是一種“擬態”;

再看一個例子,

喬治,是一個首飾店的老闆;

有一天,喬治的好友,傑克來到店裡找他幫忙;

傑克要結婚了,他想要喬治幫他挑一個訂婚戒指。

因為是自己的好朋友,喬治當然很用心;

他精心挑選了一款戒指,這個戒指的成本價是500美元,喬治打算250美元賣給他,也算自己的一番心意;

當喬治把戒指給傑克看時,傑克很滿意;

但當他聽到250美元的價格時,傑克臉色突然難看了,猶豫著說想再看看,想要挑一個“真正的好東西”,就離開了。

喬治突然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錯誤;

過幾天,喬治再次把傑克叫來,給他看另一款自己挑的戒指,並告訴他這個戒指要500美元;

傑克高興極了,一口答應就要買下來;

喬治隨即告訴他,作為自己的新婚賀禮,他只收傑克250美元;

傑克非常感動。

好吧,你能看出喬治前後不同的做法,所帶來的截然不同的說服力。

請注意,喬治在理解了對方的“固化程式”之後,用500美元的開價,觸發了“貴等於好”的啟發式判斷,產生了說服力的流動。

6 小結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內容的背後,依然能看到“模糊談判論”的影子;

分類、二元、語言、極端;

看看我們的語言習慣裡,表示便宜的形容詞,“賤”,就有貶低、品質差的意思;

當我們嘗試畫出一個分類,價格貴 Vs 價格賤,人們的大腦迅速二元化;

說服力的流動,再次從模糊走向極端。

這裡是“

談判思維

”!

“模糊談判力 第三篇”

待續

——-

桔梗

觸發固化程式,人類說服力上的刺激與擬態 | 模糊談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