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黃已過,頑疾難治,九位帝后,難逃宿命(夏王朝最後的記憶)

(一)獻祭河神

“槐黃時節”是夏朝國花盛開的時節,是夏朝最強盛燦爛的時代,這個時代最後一位君主姒槐在位大約四十年去世,他的兒子姒芒即夏後位,為夏朝第十任君主。

黃河中下游是當時人口最稠密、經濟文化最繁榮的地區,黃河滋養了兩岸文明,同時也帶來了無窮的水患。姒芒在位期間,黃河多次決口,沖毀了民居良田,淹死了無數居民和牲畜,他耗費了很長時間終於治水成功。

當時的人們認為這是因為黃河河神的幫助才能成功,為了感謝河神的恩賜,夏人舉行了隆重的“獻祭”儀式。

人們把豬、牛、羊沉於河中,還把當年舜帝賜給大禹象徵治水成功的“玄圭”(黑色的玉圭)也沉在河水中。

姒芒開創了這種獨特的“獻祭”制度,對中國影響深遠,這種鬧劇延續了數千年,後世各朝代統治者紛紛效仿,成為愚弄百姓、勒索財物的工具。

槐黃已過,頑疾難治,九位帝后,難逃宿命(夏王朝最後的記憶)

祭河神儀式(網路配圖)

獻祭河神之後,姒芒又跑到東海之濱,在這裡他捕捉到了一條很大的魚,具體怎麼撲捉到的,究竟有多大,史書並沒有明確記載。也許這是姒芒在位期間天下太平,唯一一件值得大書特書的重要事件,所以大祭司還是把它記錄了下來。

但是,盛世的榮華卻遮掩不住夏朝這具龐大軀體上的瑕疵,它在慢慢長大,慢慢腐爛整個身軀。

姒芒或許清楚長久不翻身的軀體下已經生滿了膿瘡,但是習慣了躺著的安逸,就不能忍受現狀的盱眙變動,害怕變動帶來的可怕後果,害怕憂心勞體的瑣事,寧肯就這樣看著這具軀幹慢慢生蛆腐爛,失去生命。至少此刻,他是安逸無憂、快樂幸福的。

槐黃已過,頑疾難治,九位帝后,難逃宿命(夏王朝最後的記憶)

安逸無憂

姒芒的一生無疑是安逸無憂快樂幸福的,他虔誠地向河神獻祭,河神也努力回報他一條很大很大的魚。

(三)商人崛起

姒芒去世後,兒子姒洩即夏後位,為夏朝第十一任君主。

姒洩雖然像父親一樣生在王宮長在王宮,但性情卻與父親姒芒迥然不同。他從小就關心國事,曾多次建議改革一些不合理的舊制度,但他的父親根本不聽他的建議,固守舊制沒有絲毫改變。

當時夏朝規定,各方國每年都要繳納貢賦,但一些部落總是想方設法不交或少交,有的幾年甚至十幾年都不繳納,致使夏朝的財政收入逐年減少。

姒洩執政後首先對各諸侯國的貢賦進行了認真的梳理和整頓,發現拖欠不交的要限期補繳,否則出兵征討,甚至殺人滅國,以示懲罰。在位期間,姒洩連續對外用兵,取得一系列的勝利。此時的夏朝依然像是一個強大的征服者,對不服從統治的各部落方國毫不客氣地開戰。

槐黃已過,頑疾難治,九位帝后,難逃宿命(夏王朝最後的記憶)

征戰(網路配圖)

然而也就是在姒洩時代,北方的一個方國正行進在強大的路上,而且開始了征伐其他部落的歷程,並最終成為了夏人的噩夢,這個方國就是商。

商族以貿易立國,是中國商貿的始祖,為了積累財富,商人來往於各方國部落,進行貿易互通有無,所以後世稱從事經營和貿易的人為商人。

當時商在眾多部落方國中毫不顯眼,從商侯王亥(子姓)開始,親自帶領部族去販賣牛羊和其他物品,在他的帶領下,商不再默默無聞,勢力逐步強盛起來,正式邁進歷史舞臺。

槐黃已過,頑疾難治,九位帝后,難逃宿命(夏王朝最後的記憶)

商人走向歷史舞臺

有一次,王亥經商途中,在有易國(今河北易縣)因為誤殺一名奴隸,竟然被有易候擒殺,奪走了貨和牛羊。王亥的兒子報甲為報父仇,把一批上等的馬和牛送給河國,請求河候出兵幫助他討伐有易國。

不久,商、河兩族聯合攻破了有易國,殺死有易候,平分了有易國所有的財產和俘虜。自此,商族興旺起來,商的勢力由黃河下游快速發展到黃河中游,逐漸向夏的統治地區滲透,成為夏王朝最強大對手。

最終,商人將要推翻夏朝,迎來屬於他的時代,這是後話。

(三)無力治頑

姒洩去世後,兒子姒不降即夏後位,為夏朝第十二任君主。

姒不降在位期間,將矛頭對準東南,在今安徽淮河流域開疆拓土,姒不降是夏朝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他在位期間也是夏朝的武力極盛時期,兵員、武器的品質對周邊部族依舊是無敵的存在。

姒不降晚年時,因為兒子姒孔甲性格孤僻乖張,擔心他治理不好國家,於是改變夏朝的傳子制度,將夏後位傳給自己的兄弟姒扃,這種將王位讓給兄弟的方式,史稱“內禪”。

槐黃已過,頑疾難治,九位帝后,難逃宿命(夏王朝最後的記憶)

內禪

姒扃是夏朝第十三任君主,他很小的時候,幸運的是,他的哥哥姒不降非常的喜歡、疼愛他,愛他勝過自己的親生兒子,常年把他帶在身邊,言傳身教親自培養,而且最終將夏後位讓給了他。

姒扃繼位以後,此時的夏朝表面風平浪靜,背地裡卻暗藏著不可調和的階級矛盾。

當時社會上有三個階層,分別是奴隸主、奴隸、平民。

奴隸主也稱貴族,是經濟政治社會地位最高的一類人,而這些人卻是社會的寄生蟲,他們什麼也不會,只會貪圖享樂,一代接一代地繁衍生息,人口迅速膨脹。

而奴隸卻正好相反,他們是這個時代主要勞動者,要供養越來越龐大的奴隸主隊伍。對於奴隸來說,他們因為沒有人身自由,沒有結婚自由,所以很少有後代。而且他們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如果奴隸主死了,還得有奴隸為他殉葬,少則一兩個,多則幾十上百個。

此消彼長下,奴隸的數量在不斷減少。

作為那個時代的平民依然是社會的主體人群,雖然社會地位要高於奴隸,但也也面臨著困苦的現狀,沒有多少政治權利,而且向上晉升為貴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卻有一不小心破產淪為奴隸的風險。

槐黃已過,頑疾難治,九位帝后,難逃宿命(夏王朝最後的記憶)

奴隸的悲慘境遇

為了保障那些貪圖享樂的貴族的地位和利益,不得不解決奴隸日益短缺的嚴峻問題,於是姒扃頒佈了法令,奴隸可以婚配,但是婚配的奴隸必須要得到奴隸主的同意,從側面增加奴隸主的地位,增加奴隸的數量。

不得不說這是個非常奴性化的政策,在後世看來不值一哂,但它在一定程度上確實緩解了奴隸和奴隸主的矛盾,但是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三大社會階層的對立依然不可避免。

姒扃雖然能夠意識到王朝身上的病症,但歷史的侷限讓他無力改變的盛極而衰的王朝宿命。

姒扃在位做的另一件大事就是遷都,當時黃河接連氾濫,姒扃迫不得已將國都由老丘遷都到地勢更高的西河(今河南湯陰)。

遷都實際上是整個部族生活地域的改變,習慣農耕穩定的生活方式後,搬遷變得越來越麻煩。所以王朝貴族們都提出了非常強烈的反對和抗議,平民百姓也對舊都充滿感情,不願意離開,但是誰也沒有辦法阻撓他。

非常不幸的是,搬遷過後雖然避免了水災,卻遇見了連年大旱,田間地頭一片乾枯,黎民百姓餓死病死無數。以此次遷都為標誌,夏王朝由盛而衰,進入了衰敗時期。

(四)孔甲亂夏

姒扃死後他的兒子姒廑繼位,為夏朝第十四任君主。

這時留言傳播開來,因為姒廑繼位違背天意,這是上天對他的懲罰,原來人們私下都認為姒廑不該繼承夏後位,應該由姒不降的兒子姒孔甲來繼承,

姒廑本是一個非常平庸的人物,既沒有國君的膽識和氣魄,又沒有治國的才智,他在人們的罵聲中得了大病,就此死去。

姒廑死後,他的堂兄姒孔甲(姒不降的兒子)被夏朝貴族擁戴為夏後,為夏朝第十五任君主。

姒孔甲在位期間,可能受了姒廑的影響,特別信奉鬼神,凡事必問神的意志。而且學了他的先祖太康,沉湎於歌舞美酒之中,不理政事,是一位胡作非為的殘暴昏君,據說,他還養了一條龍。

槐黃已過,頑疾難治,九位帝后,難逃宿命(夏王朝最後的記憶)

孔甲養龍

此時的姒孔甲雖然心思不在國政上,竟異想天開,玩起了以夷制夷的把戲,讓親近的諸侯負責管理和征伐不聽號令的諸侯,自己做了甩手掌櫃。

姒孔甲讓豕韋、大彭兩部落號令東方,專門負責征伐東方不聽話的諸侯,任命商部落為豫州諸方國首長,專門負責征伐北方不聽話的諸侯。如此,天下都尊崇霸道和武力,誰武力強大就聽誰的話,誰的號召力大就服從誰,再也沒有人尊敬夏後的地位。

姒孔甲在位竟然長達三十餘年,不作為的放縱,他幾乎以一己之身承擔了夏朝國運衰敗的責任。

後世人都說“孔甲亂夏,四世而隕”,意思是孔甲改變了夏朝的傳統治國做法,以至於他身後不過四世,夏朝滅亡。

姒孔甲之後的姒皋、姒發兩位國君,是夏朝的第十六和十七任君主,他倆在位更是內憂外患,三大階層的矛盾日趨尖銳,而四世而隕的故事,最終將在第十八位夏後,也是夏朝最後一位君主姒桀的身上得到應驗。

姒桀因為酒池肉林和美人妺喜而聞名,也因為他葬送了華夏曆史上第一個王朝而聞名,而他的故事和歷史上另一個名震千古的人物商湯息息相關。

槐黃已過,頑疾難治,九位帝后,難逃宿命(夏王朝最後的記憶)

夏桀和妺喜(影視配圖)

姒桀和商湯的恩怨,夏和商的更替,是華夏曆史上另一段精彩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