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沔陽:清道光十七年《別氏族譜序》標點和譯文

別道登

湖北沔陽別氏十四代孫別文榽在道光十七年(1837)寫了《別氏族譜序》,這篇譜序首先闡述了姓氏的來源,接著批判了在尋根問題上的社會亂象,列舉史實證明別氏源遠流長,指出別之傑為天門別氏先祖查無實據、中間相隔幾百年的斷代問題,但考慮到地緣相近,可以確認為別氏遠祖,最後闡明瞭修譜的意義。

文榽公在譜序中批駁的觀點的主張者,正是他的先祖們,還有他的堂兄弟正誼公所持的觀點。

仔細閱讀與思考,在尋根問題上,文榽公似乎不希望子孫後輩過於認真,做好自已的事,教育子孫後代,千萬不可數典忘祖。

好在先賢們似乎明白了文榽公之意,在光緒十四年(1888)修譜時,採用了文榽公在51年前撰寫的譜序,而沒有采用其他人的譜序。

文榽公,袓籍竟陵(天門)南鄉(今仙桃市毛咀鎮胡家拐村別家老屋灣),出生於1760年,1789年成為抜貢生,1817年任河南內黃知縣,享年84歲,著有《問花水榭詩集》(現珍藏於北京圖書館)。

現就這篇譜序分別標點和譯文如下:

湖北沔陽:清道光十七年《別氏族譜序》標點和譯文

別文溪在道光十七年寫的《別氏族譜序》

一、《別氏族譜序》(原文標點)

言姓者,本於五帝。自後世以氏為姓,而五帝以來之姓亡矣禮。《禮記》《大傳》正義:諸侯賜卿大夫以氏,同姓則以王父字為氏,異姓則以父、祖官及所食之邑為氏。其賜氏族者則為卿,而有大功德生賜以族,其無功德死後乃賜族。其子孫若為卿,君不賜族,則子孫自以王父字為族。

戰國時人猷稱氏族,漢人則通謂之姓。姓氏之學莫盛於元和姓纂。而南北朝以官職相高,沿至於唐,糾紛可鄙。

五代存唐餘風,猷重門第,而氏族之亂尤甚,大抵歷世彌久,相傳愈訛。如氏族書所指秦漢以上者多不可盡信。後之人慾反本類族,而古無所考,由來舊矣。

別氏之先本不知所自出,故世系失其傳。舊有族譜及諸譜所載,系出自炎黃,考之史傳,並無可據,且濫引五代之沙陀村劉氏與元進蒙古之別二不花、別的因、別速堅諸人,謬誤滋甚。

餘考《漢書藝·文志》,載陰陽十六家,有別成子《望軍氣》六篇,又載別栩陽《賦》五篇。前人於庾子山之誤,辨之甚明。謂“別”非離別之別,乃別姓,栩陽其名也。是古本有是姓。諸姓氏書亦載:唐有別傪,安祿山叛,尚衡舉義兵,參為牙門將;宋史則載:別之傑,郢州人,參知政事,入今安陸府鄉賢祠,前明亦為簪纓望族;至國朝而科第愈盛,備載邑乘。夫竟陵為陸州近壤,別之傑公為別氏遠祖,已確乎可信。惟世系無可考,固當從略。

而自始祖妙祖公於明初居竟陵南鄉,歿葬下古垸,後嗣日漸繁昌。今除遷居楚省他府縣者,其聚族不啻千餘家,大宗小宗,支派顯然。苟不及是時而溯其源流,紀其世代,則將來散亂無稽,伯叔昆弟,視同陌路,水源木本之謂何?

古之姓氏,有專官掌之。《國語》曰:使名姓之後能知上下之神祗氏姓所出者謂之宗,又曰司。商協名姓,春官宗伯其屬,有都宗人冢宗人。是古人以姓氏為教民之本亦重矣。

今荷聖天子親九族,平百姓之雅化,孝友嫻睦,可弗勉於下乎?

乃合宗人,自始祖至今世,並其存亡,敘以昭穆。而疑者闕之,舛者正之,訂為家譜。貽諸後昆,庶不至數典忘祖,如秦漢以上之無考云爾。

道光十七年歲次丁酉季春月

十四代孫文溪謹序

湖北沔陽:清道光十七年《別氏族譜序》標點和譯文

別道登手寫的標點

二、《別氏族譜序》(譯文)

說道姓,追根溯源,本屬五帝。自五帝以後,人們把氏作為姓,而五帝以來的姓基本已經完全消失了。《禮記》《大傳》講得十分明白:諸侯賜給卿大夫以氏,同姓則以父親之字為氏,異姓則以父親、祖父的官職或封地之名為氏。那些賜氏族的人就是卿,而有大功德,在生前被賜以族,無功德,只有死後才被賜以族。如果子孫被賜為卿,因為君不賜族,那麼他們的子孫就以王父字為族。

戰國時期人們稱為氏族,漢人則通謂為姓。姓氏之學最鼎盛的時期是元朝,還有那些關於姓氏的書籍。

五代時期存留了唐代餘風,特別注重門第。因而出現了不少氏族,在溯源中,攀附貴族,捕風捉影,無中生有,混亂至極。這樣歷世彌久,相傳愈訛。如氏族書所指秦漢以上者大部分不能完全相信。後世之人都想反本類族,千方百計地讓自己與世襲權貴們攀上關係。然而古無所考,由來久矣。

由於歷史的原因,別氏世系失傳,導致大家弄不清自己的出身。過去的族譜及各種關於姓氏的譜書都只說別氏出自炎黃,而考之《史》《傳》,並無可據。有的人濫引五代時期後漢的皇帝沙陀人劉知遠與元朝進入中原而來的蒙古人別二不花、別的因、別速堅等人,荒謬至極。

我考證《漢書·藝文志》載陰陽十六家,有別成子《望軍氣》六篇,又載別栩陽《賦》五篇。前人於庾子山之誤,辨之甚明。他說“別”非離別之別,乃別姓,栩陽其名也。這就說明,從古以來就有別姓。諸姓氏書也有記載:唐有別傪,安祿山叛,尚衡舉義兵,參為牙門將;宋史也載記別之傑,郢州(鍾祥市)人,參知政事,入今安陸府(府址在今鍾祥市)鄉賢祠,明朝前期也是簪纓望族。到了國朝,科第愈盛(苢公、綸公父子雙進士,楣公、宛公祖孫連擢,如緯公奉旨頒詔,仰蒙皇恩敕命之寶傳於後代······),這些都詳細地記載在《別氏宗譜》之中。竟陵(天門)與陸州(鍾祥)為近鄰,別之傑公為天門別氏遠祖已確乎可信。然世系無可考,故當從略。

自始祖妙祖公於明洪武二年居竟陵(今天門市)南鄉(流泗河),歿葬下古院,後祠日漸繁昌。目前,除遷居楚省他府縣者外,在流泗河流域,聚族而居的別氏家族,不少於千餘家。大宗小宗,支派顯然。如果不抓住時機,及時追溯氏姓源頭,記錄世代排序情況,恐年代久遠,世系無考,支派紊亂,伯叔兄弟,相見不相識,相識不知前輩和晚輩,豈不是水無源木無本嗎?

自古以來,對宗廟,祭祀,民俗民風,國家都有專門的部門和官員管理。國語曰,看到一個人的名姓,就能知道他的上代,下代的神主位置,如果他們的氏姓都出自同一氏姓源的話,這些人就叫同宗人(或叫宗人,族人)。管理宗廟,祭祀,民俗民風等是禮部尚書春官大宗伯的職責。它的下級還設有都宗(官名,管理王之子弟的宗廟,祭祀等),人冢(官名,管理無人頭的墓),宗人(官名,即宗人府)。從這裡可以看出,歷來古人都是十分重視以禮義為教民之本的。

今天,我們感恩國朝從皇上始,勵精圖治,改革時政,實行親九族,平百姓的政策,倡導孝悌,友愛,嫻德,和睦的風氣,我們這些平民百姓能不這樣要求自己去認真執行呢?

於是,全體別氏宗人,從始祖妙祖公開始到今天我們這些活著的人,每人登記在冊,記敘明白。對那些有疑問的人和事,暫時空缺著,留待以後弄清楚。對那些錯誤地改正過來,經過整理,訂為家譜。作為物禮物,贈送給後輩子孫,使大家不致於數典忘祖,出現像秦朝漢朝以前對氏姓查無可考的情況。

道光十七年(1837)歲次丁酉季春月

十四代孫 別文榽 謹序

湖北沔陽:清道光十七年《別氏族譜序》標點和譯文

別道登手寫的譯文

三、譯文者後記

應“別姓尋根”的別凌先生之約,為巜別氏宗譜序》標點斷句,譯成現代白話文。我本才疏學淺,難當重任。然敬袓之心猶在,弘揚別氏文化責無旁貸,故勉力從之。

由於時代的進步,改革開放的春風,使我有幸看到了185年前(1837年)文榽公撰寫的序文,更敬佩別氏先賢們在時隔51年後(1888年)重修家譜時居然採用了這篇序,才使其儲存下來,貽諸後昆。

我作此標點,寫出譯文,只不過鸚鵡學舌,舛錯肯定不少,望各位大家不惜賜教,予以斧正,深表感謝!

完成此項工作,算是對離開人世158年的文榽公一一我的這位同祖同宗的老祖宗的一種祭奠,對別氏先輩的緬懷!願先輩們永垂不朽!願別氏文化發揚光大!

湖北沔陽:清道光十七年《別氏族譜序》標點和譯文

別道登近照

譯文者簡介:別道登,男,仙桃人,生於1950年10月5日。1965年畢業於沔陽縣毛咀中學。後來,經過進修,畢業於仙桃教師進修學院。1966年1月參加教育工作,小學語文高階教師,長期從事語文教學工作。2010年9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