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課|王安憶:生活經驗——重要的是內心

文學課|王安憶:生活經驗——重要的是內心

作家王安憶

文學創作的開始

王安憶

01

文學創作的開始

80年代,我到中國作家協會舉辦的第五屆文學講習所學習,參加學習的學員都是已經非常著名的作家,包括張抗抗、賈平凹等。當時賈平凹已是成熟的作家,就沒有來,名額給了另一個也是寫作經驗成熟的作家,他也沒來,於是文學講習所多了一個名額。宿舍是四人一間房,但只有三名女生,所以這個名額就指定是女生。講習所最後決定把這個名額優惠給上海,因上海這個大城市只有一名學員,就是竹林,當時已經寫了長篇《生活的路》,影響很大。這個名額落到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說明當時年輕作者都是兒童文學出身。出版社推薦了三個女孩子,我是其中之一。文學講習所特別強調是給寫作者提供文學補習,所以不建議高校學生參加講習所,這是一個補救的方法,給沒有機會受教育的青年補一課。上海推薦的那兩個女孩子其時都在讀大學,所以這名額就給了我。我只寫了《誰是未來的中隊長》,還有幾篇誰都沒看過的散文,可是機會落到我頭上,至今想起來還是覺得幸運。尤其是後來又多出一個名額,就近落在北京,來的是一名女生,我們又搬進一間五人宿舍。老師們都說懸得很,要是她比我先到,就沒有我的事了。

我在文學講習所學習期間,發表了我的第一篇成人小說,名叫《雨,沙沙沙》。《雨,沙沙沙》以現在的文學歸類概念,可算是青春小說,故事講述一個名叫雯雯的女孩子,經歷了插隊落戶回到城市,和我經歷非常接近。她面臨愛情問題,選擇怎樣的愛人和生活,這是很普遍的青春問題。她嚮往愛情和未來,不知道要什麼,只知道不要什麼。然後,在一個雨天遭遇一個偶然的邂逅,於是模糊的嚮往呈現出輪廓,就是“雨,沙沙沙”。開始的時候,人們很容易覺得我是因為母親的關係才得到學習的名額——我母親是60年代崛起的作家,她的名字叫茹誌鵑,代表作《百合花》幾十年都收在中學語文課本——所以對我別有看法。《雨,沙沙沙》這篇小說出來,大家都感到耳目一新。80年代的時候,寫作還延續著長期形成的一種公式,題材和母題,都是在公認的價值體系中。以此觀念看,《雨,沙沙沙》就顯得曖昧了,這個女孩的問題似乎遊離於整個社會思潮之外,非常有個人性,所以大家都覺得新奇。那個時代社會剛從封閉中走出來。現在許多理所當然的常識,當時卻要經過懷疑、思考、理論和實踐才能得到,叫作“突破禁區”。今天的常識,就是那些年突破一個又一個禁區得到的。當時有個同學說《雨,沙沙沙》像日本的私小說。我們那時候根本不懂得什麼是私小說,後來才知道是型別小說的一種,寫個人私密生活。我非常歡迎同學給我的小說這麼命名,對當時以公共思想為主題的意識形態來說,“私”這個字的出現,是帶有革命性的。

《雨,沙沙沙》是我走上寫作道路的標誌,主角雯雯就像是我的化身,一個懷著青春困惑的女性,面臨各種各樣的生活難題和挑戰。她對社會沒有太大的承擔,對時代也不發一言,她只面向內在的自我。這小說剛出來時引起大家的關注,因為那時的小說潮流是以《喬廠長上任記》《在小河那邊》為主體,承擔著歷史現實批判、未來中國想象的任務,有著宏大的敘事風氣。我這個帶有私小說色彩的小人物出現,一方面大家覺得她很可愛,另一方面又覺得她和中國主流文化、話語系統不一樣,也有點生疑。總之,引起了關注。就這樣,我虛構的這一個在文學主流之外的女孩子“雯雯”,忽然受到眾多評論家的注意。有一個著名的評論家叫曾鎮南,當時誰能夠得到他的評論都是不得了的。他寫了一篇評論,並發表在重要的評論雜誌《讀書》上,題目叫《秀出於林》。後來又有上海的年輕評論者程德培,寫了第二篇,這篇評論文章的題目直接就叫《雯雯的情緒天地》。我覺得他這篇文章的命名有兩點很重要,一個是“雯雯”這個人物,一個是“情緒”兩個字,意味著一種內向型的寫作。事情的開端很引人注目,可是接下去就不好辦了,因為我的生活經驗很簡單,不夠用於我這樣積極大量的寫作。外部的經驗比較單薄,我就走向內部,就是評論家程德培所說的“雯雯的情緒天地”,我就寫情緒,可沒有經驗的支援,內部生活也會變得貧乏。

我的生活經驗在我們那一代人之中是最淺最平凡的。像莫言,他經歷過劇烈的人生跌宕起伏,從鄉村到軍隊再到城市,生活面很廣。而我基本上是並行線的:沒有完整的校園生活;有短暫的農村插隊落戶經歷,作為知青,又難以真正認識農村;在一個地區級歌舞團,總共六年,未及積累起人生經驗又回到上海城市;再到《兒童時代》做編輯,編輯的工作多少有些懸浮於實體性的生活;再接著寫作,就只能夠消費經驗,而不能收穫。有時候我聽同輩那些作家,尤其來自農村的,他們講自己的故事時,我都羨慕得不得了,怎麼會那麼有色彩,那麼傳奇,那麼有故事?城市的生活是很沒有色彩的,空間和時間都是間離的。我雖然有過兩年的農村生活,可是因為苦悶和怨憤,農村的生活在我看來是非常灰暗的,毫無意趣可言。回想起來,其實我是糟蹋了自己的經驗。

記得我在農村時,母親寫信給我,說我應該寫日記,好好注意周圍的人和事,可以使生活變得有樂趣,可我只顧沉浸在自己的情緒裡,都沒有心思去理會其他。這是一個大損失,我忽略了生活,僅只這一點可憐的社會經驗,也被遮蔽了,這時候,便發現寫作材料嚴重匱乏。等到把雯雯的故事寫完,我好像把自己的小情小緒都掏盡了,就面臨著不知道寫什麼好的感覺,可寫作的慾望已經被鼓舞起來,特別強烈,寫什麼呢?就試圖寫一些離自己人生有距離的故事。

02

寫作與個人經歷的距離

開始寫與自己人生經歷有點距離的故事,我的文學創作似乎又繼續順利地滑行,取得了一些獎項、好評和注意。其中有獲得全國獎的短篇小說《本次列車終點》。《本次列車終點》講述青年陳信終於完成夙願,從鄉下回到上海建立新生活,卻發現上海並非想象中那麼完美,在上海生活並不容易。他努力爭取回到一直想念的上海,以為可以將斷裂的生活接續上來,可是那個斷裂處橫亙在他的人生裡,使他失去歸宿感。表面上看,這好像是一個和我有距離的故事,因為我寫的是一個男性,他的生活狀態和我也不太一樣,但回頭再看,這故事還是有我的個人經驗。我離開八年再回到上海,以為一切皆好,事實上卻感到失落。你以為你還能在這城市找回原來失去的東西,但時間流走了,失去的依然失去,你再也找不到,就像刻舟求劍,你再也找不到你的劍了。就是這麼一個心情,還是和我個人有關係。當時我確實在努力尋找一些和我有距離的故事,企圖擴大自己的題材面,但從某個角度來說,我還是在自己的經驗範圍裡。小說裡的男主角“陳信”不是我,又是我,他一定是和我靠得最近的人,如果我不理解他,不同情他,那為什麼要去寫他呢?同時,他又和我存在著距離,這距離可讓我看得清楚。舉個也許不恰當的例子:中國著名京劇大師、男旦梅蘭芳,他是一個男性,身在其外,懂得女性要怎樣才有吸引力,所以演得比女人還像女人。可能有時候作者必須與小說裡的人物保持一些距離,如果沒有距離,就看不清楚他,或者會過於同情和沉醉,那就變成一種自賞自戀。所以說作者與小說人物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一方面你要和他痛癢相關,另一方面又要對他有清醒的認識。

當我寫《本次列車終點》的時候,題材上已經落後了。我寫的是知青生活,可是從時間上來說,我已經錯過了知青文學這班車,知青文學浪潮已經過去。80年代真是不得了,時間急驟地進行,先是傷痕文學,然後是知青文學、“右派”文學,然後又是反思文學,波濤迭起,後浪推前浪。知青文學早已經遙遙領先,壯烈激情,感天動地。時間上說,已經是在尾聲。內容上,且不在批判的大趨勢裡,而是好像有點反動,寫一個知青終於回到城市,面對新生活的困頓,懷念起舊生活,而這恰巧是知青文學所控訴的物件,於是又不能納入知青文學思潮的主流。所以評論者給我定位時也感覺蠻猶豫的,他們把我定到知青文學裡,因為我是知青的身份,但最安全是把我定在女性作者,這是肯定不會有誤的。

另一篇得到全國獎的是中篇小說《流逝》。《流逝》寫的不是我個人的經驗,是我鄰居家的故事。從這點來說,就和我也有關係。故事寫一個資產者家庭的女性,在“文革”時經歷了非常艱苦的生活,由昔日的少奶奶變成持家的主婦。“文革”結束,撥亂反正,財產失而復得,家庭秩序回覆常態,但她在艱困生活中的主動性和價值感卻消失殆盡,又回到傳統中的附屬地位。這故事雖不是我個人的經驗,但也包含了我的一些心情:我們都經歷了艱苦的歲月,如果那些歲月不給你留下一點遺產的話,你的人生不是白費了嗎?寫這小說時,我以為那是我經驗以外的故事,等到成熟以後回過頭看,故事的情緒還是和自己的經驗有點關係。

文學課|王安憶:生活經驗——重要的是內心

《流逝》

如果你們將來要寫小說,要注意一個事實,新人一定會得到好多好評的,大部分人對新人是很寬容的,會對你說很多好聽的話。但當過了新人階段後,你會得到不同的評價,這段時間一定要冷靜。我的作品得到更多人注意後,對我的批評也開始多起來,這些批評可能更客觀,標準也更高。無論你能接受還是不能接受,它都是在幫助你,幫助你形成你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批評說我好的地方是從主觀世界走進了客觀世界,說不好的也是這個,認為我放棄了自我。當時確實也很苦惱,你真的不曉得應該怎麼做才好,但可以寫作的慾望是這樣強烈,無論多麼茫然,還是要寫下去。

03

生活經驗——重要的是內心

現在的年輕人沒有經歷過匱乏的年代,尤其是大陸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沒有經歷過爭奪的日子。生活在富裕的社會,他們的生活確實是比較順利。順利的生活帶來的卻是平淡,缺乏豐富性。但是真正來衡量一個人的生活是不是豐富,恐怕更取決於心理經驗。

普魯斯特一個人躺在床上,生活是優渥的,不需要謀求衣食,一天到晚沉浸於冥想。他向我們證明,冥想的能量同樣足夠促成偉大的小說家。當然,普魯斯特肯定寫不出像莫言的作品,莫言擁有著極其豐富的外部生活,多姿多彩。莫言的鄉村裡有無數農人,經歷著同樣的人和事,可是能成為莫言的就只有他一個。因此,莫言之所以為莫言不只是取決於他的外部生活,更取決於內部,也就是冥想。我們身邊存在著很多事物,每個人都有反應,反應的差異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世間的生活,大體上差不多,在彼此相像的經驗底下一定是存在著差異,這就要看個人體察的能力,如何發現事物,又如何表現事物。

哲學家和作家是相反的。哲學家可以在很多不同的東西里發現相同的東西,但是作家,則是在看似相同的東西里發現個別性。一般人眼睛裡彼此很相似的事情,在作家眼裡,卻會不相像。還有的情形是,很多事情在當時當地來看並不覺得怎麼樣。過去以後,當你經歷過更多的人生,有了認識,再回過頭看,才發現獨特性。所以,作家又是一種總是在回顧裡生活的人。因為,我們寫的任何東西其實都已經發生過了,都是過去式。我曾在澳門大學鄭裕彤書院做工作坊,同學們交上來的作業差不多都是寫校園生活的,大家筆下的校園生活所見略同,不外乎愛情、友誼、師生關係、宿舍起居。這些人和事近在當下,來不及拉開距離審視。我說能否談談你們從小生活的地方,當他們談到從小生活的地方,談到他們的父母,氣氛就變得活躍起來了,特殊性開始呈現起來。這些遙遠的事物,其實是帶有起源性質的,它潛藏在表面相似的經歷裡,使共同的生活分化。當然,今天的生活確是越來越走向同質化,這是一個困擾全世界作家的問題,所以作家筆下最常出現的就是主流以外的人。流浪漢、精神病患者,或者是性取向異常的人,為什麼這類人會成為作者筆下的故事呢,因為主流生活已經格式化,唯有往主流外面的邊緣地帶去尋找藝術的物件。但這只是一個策略,本質性的還在於內心。

04

讓經驗釋放更大的價值

幾十年的寫作實踐,我可自稱是一個職業作家,“我為什麼寫作”這個問題常常浮現在我心裡,最初的答案已經不夠解釋了,新的又是什麼?經過很長的時間,終於有一句話來回答媒體,回答評論者,也回答我自己,就是“我要創造,我渴望創造”。我渴望創造的是我在現實裡無法實現的一種生活,無法兌現、彷彿是烏有之存在,但在某種程度上又和我的生活有關係,如果沒有在現實生活中積累起的情感的容量,我不可能產生創造另一種存在的慾望。好比我現在是一個木匠,我造一張桌子,我用的材質是木頭,但這木頭不是塊死木頭,它是由一棵樹長成的,這棵樹是有生命的,由巨大的生命力促成的一個佔位。我這個木匠為了某一種自私的需要,很殘酷地把這棵樹給斫下來,造成一張桌子,這張桌子則在空間裡形成一個全新形態的佔位,另一個從無到有。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這些寫作者也有殘忍的一面。我們可以把自己活生生的經驗割裂下來送出去,有時候割裂下來送出去的東西還不見得有價值,它的價值還抵不上那經驗本身,可是渴望創造的慾望很強,就顧不上這些了,哪怕把我活生生的經驗變成一段死木頭,樣子難看極了,我也得去做。我曾經在浙江烏鎮參觀一間床博物館,裡面陳列著很多木床,造得非常華麗,有的就像一間小房子,有幾進,第一進是起居,第二進是盥洗,第三進最裡面,才是臥床。床架帳屏頂棚佈滿雕鏤,有花卉、蟲魚、鳥獸,還有各種仙俗故事,最壯闊的是一整部三國。最使我感到有意思的不僅是它工藝的繁複,而是木匠造床的規矩,不收工錢,收紅包,一個大紅包。原因是木匠給人造床是要折壽的,造棺材則是積德,這是個奇怪的理論,一定有著現代人不能解的倫理。造床的木匠是要留名的,木匠會做一塊精緻的木牌,刻上自己的名字,非常具有儀式感。我想這確是一件需要隆重對待的事情,一棵活生生的樹造成一張床,讓它在新造型裡復活。要造一張好好的床才對得起這棵樹,就如我們要寫一部好好的小說才對得起我們經驗的生活和感情。因此,我在不斷地認識我的經驗,尋找更好的方式表達,使我閱歷過的時間在另一種時間裡釋放出更大的價值。

【本文經授權摘自王安憶新作《小說六講》,該書整理自她的六堂公開課講稿。在講稿中,王安憶結合自身經驗,以講故事的方式帶出閱讀與寫作的機要。轉自澎湃】

文學課|王安憶:生活經驗——重要的是內心

《小說六講》,王安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2021年7月版

文學課|王安憶:生活經驗——重要的是內心

2022-4《收穫》目錄

中篇小說

五湖四海/王安憶

青年作家小說專輯

拓/郭爽

盛年的情人/夏麥

最小的海/葉昕昀

記一次對五感論文的編審/雙翅目

雙夢記/包慧怡

狐狸的手套/崔君

男廚/劉汀

再見,麥克/尼楠

塵海挹滴

公私/王彬彬

山河入夢

魚的記憶/袁凌

明亮的星

詩的偉大,是瓷馬臨盆/胡桑

《角蟬譜系》及其他/俞璐

《收穫》微店零售各期及訂閱全年,優惠包郵。

《收穫》微店

微信公眾號 | harvest1957

新浪微博 | @《收穫》I

文學課|王安憶:生活經驗——重要的是內心

文學課|王安憶:生活經驗——重要的是內心

文學課|王安憶:生活經驗——重要的是內心

文學課|王安憶:生活經驗——重要的是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