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不肯幫女生搬寢室,該不該被批?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記憶承載。歡迎關注閱讀全文。

有讀者問我

一個男女對立的話題。

話說,鄭州大學醫學院的女生要搬寢室,學院規定,每個班出10名男生,義務幫忙,自願報名。

當然,這個自願報名如同自願加班,假如自願的人數湊夠了那就是自願,如果不夠,就要拉壯丁湊夠。

很不幸,有個男生不樂意幹這事兒,被抽中了。

他非常鬱悶,在學校貼吧裡吐槽,引起很多男生的支援,結果這些聊天內容,包括挖坑的,包括浮出水面表示支援的,都被截圖,發往校外的網路。

於是遭到了女拳的鐵拳,大概的意思是說,現在的男人都怎麼了,連這麼點紳士風度都沒有了麼?幫女生搬家是一種恩賜,給你這麼好的機會,你還不把握,云云。

事情就這麼個事情,無非看你站哪邊。

如果你站女拳,那就把男的罵一通,如果你站男拳,那就反過來,把對方罵一通。

我對於這種小兒科的互罵一點興趣都沒有,之所以引用這個案例,是想蹭這個熱點聊八個字:

儒法之爭,義利之辯。

很多讀者問我的很多問題,如果理解了這八個字,就都不是問題。你去看今天網際網路上絕大部分的熱門話題,都逃不出這八個字的範疇。

這八個字的討論,來自一場非常經典的辯論會,是幾千年前,由霍光召開的一次高層會議。

會上主管經濟的一把手桑弘羊,與一群因為才華出眾而被召集參與國事討論的民間儒生之間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這場辯論後來形成了一本書,總共十卷,就叫做《鹽鐵論》。放在大學裡,開上一門選修課,講一個學期一點問題都沒有,就是這樣宏大的話題。

咱們今天不聊這個,我之所以提到是因為引用了其中一點點的內容,就是那八個字。

儒法之爭,義利之辯。

我們先說儒家。儒家有很多被今天的人詬病的地方,你比如重男輕女,祠堂祭祀,包括誰誰誰一定要生個男孩子,好像他們家有皇位要傳遞似的。

什麼君臣父子,夫為妻綱,很多今天的人看起來很LOW,屬於舊社會的糟粕的內容,擱在儒家的視角下,它有一個光鮮的名字,叫做“禮”。

咱們穿越回去,回到古代。

孔子為什麼言必談周禮?周禮是什麼?是道德嗎?

站在今天的視角下,那東西你覺得無用,所以就像道德。可是站在幾千年前,那玩意不是道德,是一門管理學,十分先進的對內管理學。

夏商周,越往前,越怎麼樣?越部落。那時候其實就是一種部落文化。

一個部落,想要達成共識,第一個想法是什麼?就是迷信。

你不要覺得迷信很LOW。LOW不LOW要看什麼時候,在那麼古老的時期,迷信就是最先進的生產力,因為它能夠達成共識。

智人迷信,你管他信什麼呢,是信圖騰也好,是信長生天也罷,反正彼此露出胸口的狼頭,跟著嚎兩嗓子,就是兄弟了。

兄弟不打兄弟,打誰?打胸口沒有狼頭的,比如尼安德特人。於是乎後者就被滅絕了。

我們很多人想不明白歐洲歷史上十字軍東征,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到底為啥打來打去。

那我告訴你,人就是靠這個團結在一起。那是古代,沒有現代國家的意識,不靠迷信,這個部落就沒有凝聚力。

所以難怪孔子崇拜周公,在當時的文明程度下,姬旦就是個神人,他制禮作樂。

禮樂成了一種新的達成共識的方式,比起迷信,更有效。

這個禮樂說穿了也很簡單,就是宗族制度。

天子的嫡長子,是大宗,大宗做天子。天子的嫡次子或者庶子是小宗,小宗做諸侯。

諸侯的嫡長子,是大宗,大宗做諸侯,諸侯的嫡次子或者庶子是小宗,小宗做大夫。

大夫的嫡長子,是大宗,大宗做大夫,大夫的嫡次子或者庶子是小宗,小宗做士。

這就是制度,管理體系形成了,你為什麼是員工,我為什麼是組長,他為什麼是經理,那哥們為什麼是副總,都是有規定的。

三綱五常,君臣父子,就這麼回事。

這個東西站在管理學的角度下很管用的,你想想看,一個部落吞了那麼多的部落,我們靠什麼在一塊比歐洲還大的土地上達成共識?

在這個過程中,儒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儒教儒教,實際上就是宗教,站在作用的角度看,和基督教,佛教一回事。作用都是達成共識,把一大片土地上的人,擰成一股繩。

所以儒教維護的是禮,追求的是義。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生,我所欲也,義,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者也。

但是這個東西從它誕生的第一天起,就有很多人嗤之以鼻,比如法家。

韓非子說過很多罵儒家的話,比如:

父母生下兒子就彼此祝賀,生下女兒呢,就溺嬰。所以哪兒來的父母之愛?哪兒來的親情友情?真要有父母之愛,哪來的重男輕女?不就是想利用男孩的勞動力麼?這不都是利益的算計麼?

男人為什麼總喜歡年輕漂亮的女孩?女人為什麼總想著得到家產?不還是基於利益的考量麼?

再比如忠誠,就是馬雲說的那句話,你不給足錢,光給員工畫大餅,人家憑啥給你幹?

你不要以為那是馬雲獨創的,其實都是法家說剩下的。

你給錢,給爵位,給封地,我才給你效忠,否則我就倒戈了,這就是法家的觀點。

所以你看到了,法家把儒家的地基都給拆了。在法家眼裡,儒家整個一個虛偽,偽君子。

滿嘴的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

那麼把禮義廉恥都扔掉,該怎麼約束大家呢?

站在法家的視角下,細節決定成敗,只有透過細緻深入到每個環節的法律規定才能約束人性。

於是秦國在商鞅的主導下,制定了非常細緻的法律,因為他們徹底放棄了道德嘛,不得不規定的很細。

這個法律是怎麼規定的呢?

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倒垃圾,砍樹,男人哭鼻子,娶什麼樣的媳婦,都有細緻的規定。錯了動不動在臉上刺字,就像宋江一樣,臉上兩行金印。

大方向是不是對的?肯定是對的。問題是,從這一點也看出來秦為什麼二世而亡。

因為理念太先進,手段跟不上。

直到今天,在大城市裡搞垃圾分類,都很難很難。

你想想看,在秦代,就用法律的方式來管理倒垃圾,甚至連哭也要管,連說錯話也要管。

今天僱了那麼多的網管,人工稽核,還有各種軟體系統的輔助,想要淨化網際網路,都很難。秦代,就那種水平,要管這麼多事兒,咋可能嘛。

這些問題在當時就已經暴露出來了,荀子曾經誇法家真牛叉。但是也表示擔憂,你們搞這麼複雜,管理成本這麼高,能堅持多久?

後來果然被他言中。

所以之後才有了劉邦進咸陽,約法三章。就是說別整那麼多了,咱都簡單點。

此後歷朝歷代,為什麼把儒家弄到檯面上,說白了,因為這東西好使。

幹什麼好使?降低內部管理成本的時候 ,好使。

孔子說了那麼多,你要複雜的理解,很複雜,你要簡單的理解,也很簡單。我一個段子就教你明白。

你看東哥怎麼帶團隊?

很簡單,酒桌上杯子舉起來,大家是兄弟不?是兄弟,全在酒裡了。有哥哥一口,就有兄弟們一口。只要兄弟們不背叛我,我絕不會開掉一個兄弟。

這就叫把儒教放在臺面上。

那具體怎麼做呢?還是法家那套。

比如你是個女高管,說自己最近懷孕了,不能喝酒。東哥就說,你也不要凡事都親力親為,也要給兄弟們表現的機會。

至於這話啥意思,你自己琢磨。

或者,公司遇到難處了,該向社會輸出人才,還是要輸出的。哪怕是兄弟,也得發畢業證不是。

這就叫內儒外法。

對內的管理要儒教,對外擴張,你還得法家那套。

說穿了就是能忽悠則忽悠,忽悠不了咱再看怎麼著。

對於肯聽話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比打感情牌更便宜的。如果實在不肯聽話,那咱們再談利益,看看是不是非得給你分配股權。

反過來,有些人是很拎得清的,你看整個古代,幾乎絕大多數登上舞臺計程車大夫,都是儒教弟子。

他們真的信奉那套“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的義利之辯嗎?

不,那只是一場戲。人生如戲,全看演技。

這幫人都是外儒內法的,你看到了,與管理學的內儒外法對應,反過來了。

就是嘴上講的都是忠孝仁義,迎合你內儒的管理機制,心裡想的還是誰給錢多給誰幹,你要咋幹就咋幹。

你明白了吧?內儒外法的策略應對外儒內法的管理學,一套一套的,你要啥,咱就給啥,投其所好。

所以,混得好的,大部分都是這樣的。

你以為古代的老闆們不清楚招來的這幫職業經理人都是嘴上一套,心裡一套麼?

清楚。

問題是,歷史證明了,在技術手段不達標的情況下,純粹的靠法家,管理成本太高了。你不得不用這種虛偽的辦法來降低成本。

儒教再怎麼說,總比基督教,比佛教靠譜吧。

你想想看,歐洲歷史上的基督教,整個一個收錢的,佛教,收錢外加勸人躺平。

儒教再怎麼虛偽,人家好歹是勸人上進,自帶成功學光芒的呀。從這一點上講,就遠比另外倆教先進得多。

你想清楚這八個字,儒法之爭,義利之辯。就弄清楚人類究竟怎麼回事了。

儒法之爭,爭出結論了嗎?沒有。

因為人類並不是想辯個輸贏的,人類就是想贏的,只要贏,怎麼打臉都可以,怎麼和稀泥都無所謂,這才是人類。

你回頭看男女話題,很無聊,你辯不出個所以然來。這種事兒,和稀泥就完了。沒必要製造男女對立。

聰明人都是和稀泥的,無論釋迦摩尼,還是周公旦,都是搗糨糊的高手。

生產力到位了,人類也許無性繁殖了,到那時,說不定都沒有男性女性了,還爭論個毛線。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記憶承載。歡迎關注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