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這首寫春雨的詩,其中一聯,沒想到成了思想文化方面的名句

人們經過了那冬天的威嚴,那裹著棉衣的笨拙,雖然在雪花紛飛的時候,有著梅花可看,有著踏雪尋梅的樂趣,有著新年和元宵節的熱鬧氛圍,但還是希望那溫暖的春天早日到來。

杜甫這首寫春雨的詩,其中一聯,沒想到成了思想文化方面的名句

最先到來的是春雨,那雪在變成雨之後,就薄如牛毛、細如花針般地落下來。它落在乾裂的土地上,落在衰草的頭頂,叫它們滋潤,催它們甦醒。

於是土地變得蓬鬆酥軟了,散發出泥土的香氣來。花草從它們的溫床上伸直了腰肢和手腳,頭頂上開始冒出嫩芽,隔三差五還要吐出幾朵花苞出來。

這個時候就是接二連三的春雨啊,有時候很細,你聽不到像六月天的那種淅淅瀝瀝的聲音,那種瓢潑桶倒的聲音。它只是悄悄地,你伸出手掌,才能夠感覺到那絲絲的涼意。

杜甫這首寫春雨的詩,其中一聯,沒想到成了思想文化方面的名句

這種雨,就是清明雨,路上行人慾斷魂的那種雨,就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那種,就是春眠不覺曉、花落知多少的那種。但是這些詩人只是說到了春雨的皮毛,我是喜歡杜甫的《春夜喜雨》,他把春雨寫到了極致,寫到它的骨頭、它的靈魂裡去了。

現在我們來看看《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杜甫這首寫春雨的詩,其中一聯,沒想到成了思想文化方面的名句

這首詩是杜甫寓居成都的時候寫的,詩人蓋了草堂,結束了多年以來的漂泊流浪的生活,有了一個安靜的家,心裡是快樂的。看到春雨落下來,詩人在那遮風擋雨的草堂,平安地度過了一冬,就有了春的希望了,再不擔心那個布衾多年冷似鐵的漫漫長夜啦。

我們彷彿看到了詩人捨不得睡覺,他時而站在門口看雨,時而走到桌前攤開稿紙,他的心情是喜悅的。

他把雨擬人化了,說雨是有思想意識的,它知道什麼時候下,才有作用,才有意義。從前有人說,春雨貴如油,那麼肯定是春雨最值錢,還是下這樣的春雨好。

杜甫這首寫春雨的詩,其中一聯,沒想到成了思想文化方面的名句

春雨是怎麼來的呢?它不是下的,它是跟隨著春風潛伏進來的,就像一個小偷那樣,偷偷摸摸進來的。它落在土坷垃上,花瓣上,植物的根部,滋潤它們。

它的到來是悄無聲息地,也看不到花草拔節伸展的聲音。但是它實實在在是在滋潤它們,那種滋潤是潛移默化的,表面上一時還看不到結果,但是它的內部卻在一刻不停地改變。

說這種雨小,但是它也有強大的後盾,你看那曠野上空的雲層壓得厚厚實實的,要下一會兒還下不完。即使是在這個時候,還有人在船上做事,或許是寫詩吧,你看那江上無邊黑暗裡的燭光一閃一閃的。

杜甫這首寫春雨的詩,其中一聯,沒想到成了思想文化方面的名句

第二天早上起來一看,地上樹枝上,到處都是溼漉漉的,花瓣裡也噙著雨珠,好像整個成都都被鮮花壓得沉甸甸的。詩人走出草堂,浣花溪漲水了,溪畔的桃花一朵一朵,都含羞似的低著頭。

這首寫春雨的詩,處處突出一個喜字,表達了詩人心情向好、渴望明媚的春光的心情。同時因為是小雨,才不會造成傷害,才有潤物的功效,才是這種心情產生的基礎。

唐代的詠雨詩比較多,唯有這一首寫得如此細膩,如此喜慶,並富有哲理。其中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一句,就被後人廣泛地引用,以致成為了思想意識、文化教育方面的名句。

說一個人的文化素質、品格修養等,它的形成不能疾風暴雨式的一蹴而就,而只能和風細雨,在日積月累中潛移默化,這基本成為了一種規律。

杜甫這首寫春雨的詩,其中一聯,沒想到成了思想文化方面的名句

杜甫是寫律師的聖手,他認真觀察冬春之交氣候變化後寫出的《春夜喜雨》,真實地反映了自然界的規律。沒想到的是,人們還將此擴大到思想文化、甚至其它領域,引申出了更為廣泛的意義。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