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是歷史上真正的隱士,一生不為名利,隱居深山

小隱隱於朝,大隱隱於市。隱士,是古代一種高尚之人的稱呼,他們大多文采斐然,有很高文化造詣。他們寄情山水不與外界聯絡,但是很多是因為仕途坎坷才去隱居,或是沒有遇到真正的英主,算不上真正的隱士。要說真正的隱士,要說宋朝的林逋,他才是真正的隱士,不貪名利,不慕富貴。

他才是歷史上真正的隱士,一生不為名利,隱居深山

宋朝文人雅士很多,但是他們大都放不開名利,一生都在官職薪祿之間打滾,包括蘇東坡,他每次官場失意之後就說要歸隱,但總是歸不了,為什麼?要想歸隱,你得先入世,已經入世就被繁華世界所牽掛縈繞,怎能說撒手就撒手,說放棄就放棄,林逋呢,他根本就沒有入過世,所有沒有被世間事所縈繞。

林逋生於公元967年,死於1028年,他應該是真宗朝裡的人。

林逋生在江南,隱居在杭州西湖的孤山上,他一點都沒有刻意地強求自己隱居的表面形勢,一定要躲進深山。

他才是歷史上真正的隱士,一生不為名利,隱居深山

他隱居的很早,剛剛進入青年時期就躲進了孤山。當時無數人為之惋惜,因為他少年成名,本可以在考場上大出風頭的未來學士,說隱居就隱居了。結廬西湖孤山,二十年不及城市。

這樣徹底,卻沒有半點的孤傲清高假做派,如果有人來看他,無論對方是無名文人還是大才子,他都一視同仁,來者不拒,何必自命清高,不近人情,神神怪怪?

他的生活,世人傳頌他“梅妻鶴子”,真是瀟塵脫俗沒法形容。尤其是那個年代,拋棄了人世間夫妻人倫歡樂的人才是難得的,於是就變成了聖人。

林逋自食其力,在孤山種了三百多株梅花,自己辛勤勞作,以出售梅花,梅子為生,這是怎樣的清貧辛勞的生活。在這樣的生活條件下,他寫出了:“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千古佳句,這是怎樣樂於清貧,甘於自守的精神。

他死之後,最好的待遇不過是杭州西湖的蘇堤之上又多了一個“三賢堂”。

他才是歷史上真正的隱士,一生不為名利,隱居深山

宋朝南渡,杭州變成帝都。下令在孤山上修建皇家寺廟,山上原來的宅田墓地都要遷出,唯獨留下了林逋的墓。

南宋滅亡之後,盜墓賊挖了林逋的墓,墳墓之中,陪葬的只有遺址端硯和一支玉簪。

端硯是他必備之物,那玉簪呢?終身不娶的林逋年輕時有著怎樣的往事讓他心灰意冷,對仕途失意,歸隱林泉孤獨終老呢?

他寫過一首小詞:“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這是否表達出他怎樣的悲傷愛情史呢?

為他嘆息,不如為他祝福,願他在天上一切如意,能見到他一生懷念之人,他的高潔出塵只是個人情懷,民族的興旺還需心懷天下之人。

真正的隱士——林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