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圍城》後,我下定決心讀了這本書

楊絳先生去世時,各個自媒體、文學家、學生以及像我一樣的打工人都在自發地悼念她。也悼念她與他的情感。看到最多的一句話便是:《我們仨》終得團聚。

看完《圍城》後,我下定決心讀了這本書

《我們仨》

那時我還沒看過這本書亦或者這本回憶錄,但是我知道,這本書寫的是這一家三口。

我一直不敢讀,不敢讀的原因是我怕哭,我怕眼淚止不住地流。但是,在看完《圍城》後,下定決心讀了這本書。在《圍城》後面,附有楊絳先生寫的小記——《記錢鍾書與圍城》裡面描述了錢鍾書先生怎麼樣寫的《圍城》,也寫了錢老成長過程的一些小事,突然本是虛幻的作者的形象就這麼的立體了起來。進而想更加深入地瞭解一家三口,像想知道朋友的近況一樣的關心。

看完《圍城》後,我下定決心讀了這本書

我們仨

翻出《我們仨》,在第二卷的夢中,就已經忍不住啜泣,一邊讀書一邊流眼淚,讀到後面眼睛都腫了,但是還是不想放下手中的書。

她說:“我常夢到,你一聲不響地就撇下我自顧自地就走了”。後來錢老住院:“想起第一次在船上相會時,他還問我做夢不做,我這時明白了,我曾做過一個小夢,怪他一聲不響地忽然走了,他現在故意慢慢兒走,讓我一程一程送,儘量多聚聚,把一個小夢拉成萬里長夢。這我願意。送一程,說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著他走的愈遠,愈怕從此不見。”沒錯,楊先生把醫院比做浮船。病情飄飄忽忽不著陸,總有一天會送走他。

《我們仨》本來是應該由三個人共同完成的。女兒錢瑗寫父母及自己,鍾老寫女兒及夫人,楊先生寫女兒及鍾老。最終,這一卷書由楊絳先生一人完成。女兒病中曾忍受著巨大的痛苦去回憶寫作,希望自己的那一部分可以得以完成,父母見其勞累,勸他放下紙筆,沒有想到卻再也沒有拿起來過。書的最後面,附錄了女兒的手稿。此時手稿中的字歪歪扭扭,已經有些模糊不清了,想是忍受著病痛的折磨還抬筆寫字著實耗費了太多的力氣。可能是感知到自己快要走遠了,給母親的信中還特意標註了一些菜的做法。

看完《圍城》後,我下定決心讀了這本書

我們仨

我喜歡第三章,前兩章的思念太過濃郁,毫不吝嗇地從文字中撲面而來,似乎遏制住了我的呼吸,叫我忍不住用眼中的淚水來發洩心中的悲傷。

第三章,伉儷60餘年的點滴,娓娓道來,溫情脈脈。似乎在訴說著一個個的小石子(沒錯,書中寫道,如有不是兩人共同經歷的事情,都會記下來,然後分享給另一位,也被稱為小石子)有多美好。一家人生在動盪時期,顛沛流離。只求安穩度日,所以更加珍惜家庭與生活。

我想文人的情感大抵是比其他人要來的敏感及濃厚吧,而這本書也將三個人的浪漫毫無保留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看完這本書,心中突然沉寂,不再那麼浮躁。守得一方天地,不再浮躁擴張,珍惜眼前人,珍惜當下事,我想這是《我們仨》教會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