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能吃雞:洋垃圾至強CPU,真的那麼香?

對於電腦DIYer們來說,價效比、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詞彙,尤其是一些囊中羞澀的電腦玩家,怎樣花最少的錢、組裝出一臺效能更強悍的主機,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眾所周知,對電腦整體效能起關鍵作用的部件,CPU絕對是重中之重,CPU的型號可選餘地雖然很多,但是實際上都被2大廠商給壟斷了:Intel、AMD,其中Intel被網友起了個外號叫‘牙膏廠’,至於原因嘛?Intel每代新產品的效能提示幅度只有一丟丟,就好像大家平時擠牙膏一樣,非常的很形象。

這其中,Intel平臺熱門CPU當然是酷睿系列了、另外也有入門級的賽揚和奔騰,至於AMD,銳龍是裝機熱門(1、2、3代銳龍),此外也有定位低端的APU系列,但是,Intel家族卻還有一個CPU系列,在DIY市場上面也有不俗的人氣,那就是那就是至強CPU。

便宜能吃雞:洋垃圾至強CPU,真的那麼香?

可能有些朋友知道,至強系列是面向伺服器和工作站的CPU,為什麼會出現在普通DIY市場呢?

其實,活躍在普通裝機市場上面的至強CPU,大多是幾年之前的老架構至強,它們的來源是二手拆機

,也就是從那些老舊淘汰的伺服器、工作站上面拆下來賣的,雖然這些至強都是過時產品,但相對於普通家用級CPU來說,效能還是很強悍的,由於價格不貴,價效比很高,所以受到一些DIYer們的追捧,至於買二手的風險?CPU本身的壽命很長,基本上不擔心翻車的風險。

但是,對於這些二手至強CPU(圈子裡稱其為‘洋垃圾’),我個人是不太建議大家入坑的,尤其是本身不太懂的電腦小白,原因如下:

理由1:製程落後

咱們隨意開啟電商平臺,搜尋至強,按銷量排序,隨意點開一家銷量還可以的店鋪,看看熱門的之前都是什麼型號?

便宜能吃雞:洋垃圾至強CPU,真的那麼香?

仔細看下,這個連結裡面的至強CPU,是E5-2600系列的第二代產品(Ivy Bridge EP核心、22納米制程),支援DDR3記憶體,上市時間我記得應該是2013年,這家店賣的幾款,從8核到12核不等,價格在400多到1千7不等,屬於中高階產品。

便宜能吃雞:洋垃圾至強CPU,真的那麼香?

熟悉Intel家族產品的朋友應該知道,Ivy Bridge是2012年第三代酷睿的核心代號,22奈米的工藝,對於現在來說實在是相當落後了,而且製程落後,對其他硬體的支援也落後,比如記憶體,只支援DDR3,相對於現在主流的DDR4來說,肯定是有一部分效能損失的(

本來買至強是衝著更好的效能去的,記憶體這裡卻又損失一部分效能,諷刺麼?

),電子產品有句話叫‘買新不買舊’,AMD 7奈米的銳龍3都開始賣了,22奈米的至強?我呵呵。

理由2:U好買、板難弄

CPU好買、主機板不好弄,這可以說是入坑至強的一個通病

,至強CPU插槽介面跟酷睿不一樣,比如上面說的至強E5 V2,支援的主機板為X79或者C602晶片組,由於市場需求量少,所以大廠對這塊市場壓根就不感興趣,只能找二線品牌的板子(比如什麼富士泰、華南金牌,大部分人聽都沒聽過的牌子)、說白了就是山寨板,這種板子的穩定性不太好、而且翻車機率也很大。

便宜能吃雞:洋垃圾至強CPU,真的那麼香?

理由3:功耗問題、電費扛不住

二手至強的製程比較老,比如上面E5 V2就是22奈米的老架構,CPU功耗比較大,大多在100瓦以上(i9 9900K,TDP也才95瓦),功耗大,電錶也跑得更快,一個月下來的電費,也不是一個小數了。

理由4:散熱、噪音問題

同理,TDP帶來的問題不僅僅是電費的增加,散熱問題也是一個麻煩事

,要知道至強CPU原本是用在伺服器或者工作站的,伺服器的工作環境是怎樣的?機房24小時空調製冷、再加上大功率風扇散熱,至於噪音?機房又不住人,誰在乎?

便宜能吃雞:洋垃圾至強CPU,真的那麼香?

但是你淘來家用,就不得不在意了,首先你得想辦法壓住CPU的溫度、而且噪音還不能太大,無論是好一點的風冷、還是合適的水冷,都是要花銀子的,這筆投入值不值得,自己掂量一下。

總結一下吧,看了上面幾點,我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洋垃圾至強,並不是那麼香的,尤其是普通家用娛樂、遊戲用途,不建議這種DIY方案,當然了,如果你動手能力強(出現問題一般不用求人)、或者拿來跑一些‘吃CPU’的應用(多工應用:比如圖形渲染、虛擬機器、遊戲工作室等),那二手至強應該是價效比最高的方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