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苗繡(上集)”,“vid”:“g0890b69o9o”,“img”:“http://puui。qpic。cn/vpic/0/g0890b69o9o。png/0”,“desc”:“”})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2006年

苗繡(劍河苗繡)

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名錄

2008年

苗繡(貴州省臺江縣)

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名錄

2011年

苗繡(貴州省臺江縣)

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名錄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楊妹巖

編號:05-2602

出生日期:1961

專案名稱:苗繡(劍河苗繡)

1

龍女三九

編號:05-2603

出生日期:1967

專案名稱:苗繡(劍河苗繡)

2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吳通英

編號:04-1773

出生日期:1951(已仙逝)

專案名稱:苗繡(貴州省臺江縣)

3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

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苗繡是指苗族民間傳承的刺繡技藝。流傳在貴州省雷山縣、貴陽市、劍河縣等地的苗繡有著不同的形式與風格。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凱里的苗族堆繡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苗族堆花繡也叫“堆繡”,苗語稱作“幹亮”,是苗族婦女服裝的獨特飾品,長久以來一直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裡市流傳不衰。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凱里東北部地區屬亞熱帶溼潤氣候,山上植物種群繁多,常年生長著用於染料生產的苦楝樹、棟青樹、蘑芋等植物,桑樹在這裡生長得也十分繁茂,這種自然條件為堆花繡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堆花繡由一個個三角形構成畫面,畫面工整、規律、立體,象浮雕一樣。適於表現幾何圖案,表現抽象和含蓄的形體畫面。打籽繡和兩針繡不受形式約束,能靈活運用於各種花紋、變形圖案,如卷枝、雲紋圖案。千百年來,苗族婦女繼承傳統而又不斷創造發展,使堆花繡達到舉世無雙的獨特和秀美的境地。堆花繡和打籽繡結合運用,更能體現了技藝精湛和豐富文化內涵。大面積的堆花繡突出畫面工整、嚴緊、均衡、立體、華貴,用幾何形圖案,表現主題畫比較含蓄、抽象、意境深刻。區域性兼用打籽繡和兩針繡,使色彩鮮豔,主題畫活潑、突出和具體。傳統堆花繡中的魚、鳥、浮萍、螃蟹、山、花,傳說中認為魚、螃蟹、浮萍象徵著河流、田園;鳥、山、花象徵樹林、山地。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堆花繡的製作可分為四個步驟,首先是種桑養蠶,所使用的主要工具有竹蓆、大鐵鍋、竹籮筐等;其次將蠶絲織成綾子,所用工具包括紡車、織機等;而後進一步將織成的綾緞染色漿硬,主要工具是染漿綾子和大桶;最後以綾緞片“堆”成堆花繡飾品,縫在衣服上,使之成為亮麗的堆花繡服飾,這一製作過程中所採用的工具主要是裝綾片的木盒和針。堆花繡適宜表現幾何圖案及抽象的形體畫面,它以多個三角構成圖形,畫面工整、規律,主體感強。堆花繡是苗族刺繡工藝中的精品,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結晶,同時又是苗族歷史的“活化石”。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堆花繡服飾系交襟型中的一種,因其呈藏青色、紫紅色、或黑色,在文獻中把這種服飾的苗族人稱黑苗。服裝大袖,大領交襟右衽。一般長60釐米,寬70釐米,前衣左右擺各長130釐米,寬30釐米。袖長25釐米,寬23釐米。穿時交襟於胸,左襟壓右襟,兩擺交叉成三角形。衣長平直,不收腰身。裙系中長百褶裙,苗語稱“庫裡”,長60釐米,展寬1160釐米。花飾袖、領、襟及裙腳等部位。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苗族堆花繡,用棉花、蠶絲、綢緞、綾子、染料、蘭靛、白芨、蘑芋、苦楝樹、棟青樹棉花用於紡紗織布;蠶絲用於織錦織綾、刺繡;白芨、磨芋因其有粘性、透明無色,錘爛熬水,用於漿布殼、綾片,使其硬化;蘭靛用於泡染布和線,使其呈藏青色;苦楝樹用根、莖,棟青樹用葉,混合熬水,泡染藏青色布呈紫紅色。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苗族堆花繡製作精細,工藝難度大,耗費時間長,經濟價值相對較低,現在凱里地區的農村女青年大都出外打工,在生活中多著便服或漢裝,堆花繡由此而失去了生存的現實土壤,工藝上出現斷代。為此有必要儘快加強對苗族堆花繡的搶救保護工作,使這一重要的民族民間藝術品種能夠繼續承沿發展下去,傳之久遠。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無字史書”臺江苗繡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臺江苗族刺繡是苗族刺繡中最具典型意義的民間藝術品之一,主要分佈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的施洞鎮。

臺江,這個民族風情濃郁的天下苗族第一縣,苗族人口占97%。長期的貧困和落後延緩了文化同化的步伐,也正由此原因才得以使得臺江苗鄉原生態文化完整留存。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臺江苗族的歷史十分悠久,可迫溯到原始社會的蚩尤部落。商周時期,苗族祖先就開始在長江流域建“三苗國”,從事農業=種植水稻。據說苗族原先有自己的民族文字,苗族古歌就記載了苗族人民在戰夆中為了逃避追殺而進行民族遷徙,為了秘密不暴露於敵人,不得已而將文字焚燒,為數不多的識字者逝世後,苗族文字也隨之失傳,最後留下的僅有那些刺繡在衣服上的少數文字。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20世紀50年代末期,苗族便開始創制用拼音代替文字,如今大多數人都通用漢文。苗族的音樂與舞留歷史很悠久,苗族大多數人都鍾愛蘆笙舞,舞步技藝非常高。苗族的刺繡、挑花蠟染,銀飾製作、織錦等工藝品,絢麗多彩,在國際上有極高的評價。苗族節日眾多、比較隆重的有“吃薪節“、“召龍節”、“苗年節”、“姊妹節”等等。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臺江的苗族刺繡是苗族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圖案紋飾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折射出苗族屢經遷徙的歷史變遷過程。根據其內容和樣式可將服飾劃分為方你型、方糾型、方南型、方翁型、方白型、方秀型、翁芒型和後哨型等九種類型,堪稱“無字史”,是族群識別的標誌和符號。服飾的精美造型、精湛工藝、色彩搭配是衡量苗族婦女聰明才智的標準。苗族姑娘未出嫁前,都要親手繡作一套嫁妝,從開始到完成一般要三至五年,只有心靈手巧的苗族姑娘才能博得人們的讚許、愛慕和追求。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臺江苗族刺繡的畫面豐富,常見的題材有造型獨特的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等,以龍、魚、蝴蝶、蜈蚣、蝙蝠等的圖案使用最為廣泛。所採用的針法有平繡、皺繡、纏繡、疊繡、鎖繡、堆繡、辨繡、錫繡、數紗繡、破線繡、打籽繡、馬尾繡、訂線繡等。用色和諧文靜,行針平均熨帖,具有色彩豔麗、形象逼真、層次分明的特點。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苗族信奉“萬物有靈”,把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至今,苗族把自然崇拜仍然一一體現在刺繡作品上。僅黔東南的服飾動物刺繡圖案,就有龍、雞、鴨、鵝、黃牛、獅子、狗等五十多種。這些動物有的單獨展示,有的與人組合,有的在花草果木之中,還有的是人頭動物身,人作為一種動物與其他動物一樣在繡片上融為一體。所有動物的形象並非自然界中的原樣,而是經過最佳化組合、神化了的超自然形象。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世間絕技劍河苗繡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貴州劍河苗族服飾盛裝計有12種之多,其中尤以錫繡和紅繡最具特色。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劍河紅繡

是僅存於劍河縣境內的民間服飾刺繡工藝,它與其它地區苗族傳統服飾有所不同。它的繡制與穿著不講究年齡段的區分,一套盛裝置備完成,便可伴隨一位女子的一生:從花季少女至為人妻母。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紅鏽如今主要分佈在劍河縣境內的柳川、觀麼、岑松三個鄉鎮的28個村寨。近年來,觀麼鄉將其作為旅遊資源專案進行開發,紅繡因此得到很好的繼承和保護。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紅繡以紅色為主色調,兼以黃、橙、綠、藍、青、紫等色相襯,白色鑲邊,滿飾於胸、襟、肩、背、袖及衣邊和裙。與其它地區苗族服飾相比,在形式上,紅繡針法密集,繡片裝飾處見不到一點面料的底色,故其色彩更顯熱烈而奔放。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上裝所飾為獨立的方形繡片,經白色裹邊後與上衣相縫貼而成,裙裝紋樣則多為菱形,亦為獨立的繡片,繫於腰間,隨時可以撤解;紅繡紋樣的內容有一個普遍而顯著的特徵,即主體紋樣——“鵝”的造型源於當地一段美妙的苗族神話傳說:今貴州劍河縣觀麼鄉巫包(苗語,意為“清泉流出的地方”)村所坐落的山間盆地,原是一灣散落的池塘,泉水漾漾,薈蕞成湖。一個落霞餘暉的傍晚,一群仙鵝自天而降,落入湖中嬉戲,天色漸晚,眾鵝飛離,唯最小一隻因眷戀這人間仙境,遂悄悄藏在泉水源頭,待一苗族小夥前去挑水,即化成一位美麗的苗族姑娘從泉眼中走出來,並與其私定終身。當地人稱她為“仰阿莎”(意為清泉女神)。仰阿莎心靈手巧,教會了當地苗族女性這絕美的刺繡。後人為紀念她,即在自己服飾最顯著位置刺上仙鵝圖案。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苗族紅繡服飾有便裝和盛裝之分。盛裝可謂通身滾繡,紋樣大都採用二方或四方連續的排列方式鋪開,於服飾上大多分佈在襟、肩、背、衣腳、袖口、袖管、臂及腰帶、前後裙片等部位。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紅繡因其適用範圍的不同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衣裙類,衣裙類繡品是該地區刺繡的主要品種,花樣繁多,風格迥異。尤其在節日期間綴以銀飾更顯華貴;第二類為女帽、童帽、揹帶、腰帶、鞋墊等小飾品類,雖為輔品,亦不乏精巧。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苗族錫繡

是流傳於貴州省劍河縣清水江沿岸的南加、南寨、觀麼、敏洞鄉的一種特殊的刺繡工藝,是以錫代線在刺繡基礎上進行二次加工的面料再造方式。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錫繡是在挑花基礎上進行的,是劍河苗族服飾中最具特色的裝飾手法。錫繡主要分佈在前、後圍腰片和上衣後背部。通常前圍腰片為圖案較大的黑底銀花,後圍腰片和背部刺繡圖案較為細小常有暗花。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劍河苗族錫繡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以錫代線的取材方式。錫繡所用到的工具和材料較為簡單,除去製作底布時所需的紡車、木製織布機等紡織用具和染布用的藍靛等染料外,主要使用了繡針、錫、剪刀和布。錫是一種金屬材料,以錫作為主要材料替代傳統刺繡以線為材料的用料習慣,提升了錫繡的工藝價值。錫繡成品因被錫條所覆蓋而富有光澤。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錫繡的工藝過程相對複雜,由三個環節組成,先要織染底布,然後進行挑花,最後再在挑花之上以錫代線進行繡制。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劍河錫繡以黑白分明的畫面感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正如生活在山地上的劍河苗族。苗族人的祖先穿過十萬大山,遷徙到這個地方,劍河錫繡“其上繡山下繡水紋”表達了苗族人穿過的山嶺和溝壑。儘管沒有文字來傳承這段歷史,但是穿戴這種服飾,也從另一個方面展現對祖先的懷念和崇拜。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如今在現代多元文化的衝擊之下,劍河錫繡和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到了瀕臨消失的危險地步。年輕人為了生活不得不外出打工,掌握技藝的老媽媽們找不到人來傳授這項古老的技藝。幸而劍河人並未讓其逐漸凋零,開始採取措施將其當做當地的重要品牌文化來打造。錫繡深受國內外人們的喜愛,在中國美術館藏有錫繡製品。相信,隨著人們的重視,這項古老的遺產將會繼續發光發熱。

苗繡<下:臺江、凱里、劍河苗繡

注:文章部分內容來自非遺網、劍河網

《美與時代》

圖片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