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傳》:生動記錄長江口北側千年歷史

《海門傳》:生動記錄長江口北側千年歷史

“所有志書的作者,所有吟唱海門詩詞的作者,所有書寫海門人事景物的作者……是他們留下了歷史的記錄、歲月的印痕,留下了海門大地上曾有過的笑聲歌聲哭聲,曾燃過的灶火燈火戰火……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知道祖先來路、滄桑之變,才知道故土厚重、創業唯艱。”這是《海門傳》前言中的一段話。從2016年立項,歷時五年多,這本描繪海門千年畫卷的書籍終於釋出,以兼具文學性和史學性的全新方式,再一次梳理了海門的歷史脈絡,記錄了海門的人文情懷。

《海門傳》:生動記錄長江口北側千年歷史

為海門城市留史

從公元958年設縣,海門已經在歷史長河中走過了千年的歲月,很多記憶已經開始斑駁,很多故事已經成了傳說。2016年,我區全面啟動《海門傳》籌備工作,並將其列為全區“文藝精品工程”重點專案,聘請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名譽主席、省委宣傳部原常務副部長周世康撰稿。

資料缺乏是撰寫過程中最大的難題。在漫長的歲月中,海門多次遭受風暴潮災,江坍海侵,縣城被毀,很多文獻資料被水沖泡,化為泡影。倭寇來襲,災年逃荒,大量的歷史資料在動盪中遺失。從古海門縣到海門鄉,到清代海門廳,再到民國海門縣,共有9本志書,記錄了不同時期的海門。

正因如此,為千年海門留一部連貫、完整的傳記,意義尤為重要。《海門傳》在原有志書的基礎上,透過查閱大量古籍資料、實地走訪調研,進行補充完善,又以城市傳記文學的寫法,分21個部分72章,輔以十幾張古地圖,生動全面地展示了海門的歷史風貌。

為海門人民立傳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在《海門傳》中,每一段歷史的記錄,都有著人民的鮮活身影。《海門傳》中記錄了海門歷史上的一個個先賢,宋初三傑,探花崔桐,海門廳同知徐文燦,清末狀元張謇,名醫朱南山……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績,在海門的歷史上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同時,《海門傳》也翔實地記錄了海門歷史上的流犯和流人,商人與集鎮,苦力與學徒,以及抗戰中的海門人等。這些千千萬萬的小人物匯聚起來,才構成了歷史的浩瀚與多彩。例如,書中記錄了一個名叫蔣司徒的人,在煮海製鹽方面掌握了當時的先進技術,並把這些技術傳授給鹽民,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海門的千年鹽業。

江蘇人民出版社社長王保頂說,《海門傳》雖以地名為名,實則寫的是世世代代的海門人,記載了他們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樂,反映了他們生生不息、堅韌不拔的精神內在,這種從千千萬萬的平凡人中提煉出來的精神,也為奮發新時代提供了精神資源和動力。

為海門精神修書

“海納百川,強毅力行”是刻入海門人骨血中的精神之源。周世康先生在撰寫《海門傳》的過程中深有體會,並提煉出了海門人特有的一種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求精緻、特別重文教、特別能應變。

瀕江臨海是海門獨特的地理優勢,但江坍海侵時,人們又不得不離江遠海。周世康認為,海門人的祖先不懼艱難,一次次面臨家園被毀,一次次又重返家園、重建家園,形成了一種“追江趕海,闢我草萊”的豪氣、勇氣。海門人把“種地”叫“種花地”,就是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像繡花一樣精細地種地,創造了複種指數全國前茅的奇蹟。海門人歷來尊師重教,縣城被沖毀,最先修復的是學宮,更留下了“無地可種,有書可讀”的動人心聲。海門人能應變,不僅能適應變化,也勇於主動求變,很多海門人從一江之隔的大上海放眼看世界,帶回了新的思想、技術和文明,推動著海門不斷向前。

江蘇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左健偉認為,《海門傳》是一種堅韌不拔、勇於開拓的精神家園,這種精神值得世代相傳。

編輯:朱清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