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東坡詞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元豐五年三月五日,作者在沙湖遊玩。

三月七日,忽逢大雨,因為作者和同行的人都沒有帶雨具,同行之人皆覺狼狽。

雨過天晴,作者聯想到自己人生的坎坷,加上遇見的大雨,寫下了這一首千古流傳的《定風波》。

從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豁達與樂觀。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芒鞋:草鞋。

一蓑(suō):蓑衣,用棕製成的雨披。

料峭:微寒的樣子。

蕭瑟:風雨吹打樹葉聲。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大家沒有雨具,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麼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做了這首詞。

不必去理會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著、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輕捷得更勝過馬,怕什麼!一身蓑衣,足夠在風雨中過上它一生。

略帶寒意的春風將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頭初晴的斜陽卻殷殷相迎。回頭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我信步歸去,既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

本詞作於蘇軾黃州之貶後的第三個春天。

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一方面渲染出雨驟風狂的環境,另一方面又以“莫聽”二字抒發了一股外物不足縈懷之意。“何妨吟嘯且徐行”一句,則延伸前文,寫出了詩人置身雨中,仍是從容高歌,瀟灑徐行,全然沒感到淋漓之苦的狀態,呼應小序“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又引出下文“誰怕”,即不怕來。

徐行而又吟嘯,是加倍寫;“何妨”二字反問,透出一點俏皮,更增加挑戰色彩。首兩句是全篇樞紐,以下詞情皆由此生髮。

“竹杖芒鞋輕勝馬”,寫詞人不過手提一根竹杖,足穿一對草鞋,便頂風衝雨,從容前行,以“輕勝馬”的自我感受,傳達出一種笑對風雨、笑傲人生的輕鬆、喜悅和豪邁之情,勾勒出了一個隱居江湖過著從容淡泊生活的隱士形象,他雖無榮華富貴之享受,但亦無宦海浮沉之憂患,心情得以平靜,心境得以安寧。

“一蓑煙雨任平生”,此句更進一步,由眼前風雨推及整個人生,有力地強化了作者面對人生路途上的種種風雨,依然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懷。

以上數句,表現出了作者蘇軾曠達超逸的胸襟,全詞充滿清曠豪放之氣,寄寓著獨到的人生感悟,讀來使人耳目為之一新,心胸為之舒闊。

過片到“山頭斜照卻相迎”三句,是寫雨過天晴的景象。這幾句既與上片所寫風雨對應,又為下文所發人生感慨作鋪墊。

結尾“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飽含人生哲理意味的點睛之筆,道出了詞人在大自然變幻莫測的氣象中,所獲得的頓悟和啟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屬尋常,毫無差別,社會人生中的政治風雲、榮辱得失又何足掛齒?

句中“蕭瑟”二字,意謂風雨之聲,與上片“穿林打葉聲”相應和。“風雨”二字,一語雙關,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風雨,又暗指幾乎致他於死地的政治“風雨”和人生險途。

縱觀全詞,一種醒醉全無、無喜無悲、勝敗兩忘的人生哲學和處世態度呈現在讀者面前。

“也無風雨也無晴”,是一種寵辱不驚、勝敗兩忘、曠達瀟灑的境界。蘇軾在這裡表達的正是這樣一種哲理,歸去之後(可理解心靈的皈依),心靈進入了寧靜的境界,再看生活中的風雨或陽光,哪有什麼區別呢?都微不足道。

他在此勸人既不要因風雨而擔驚受怕,也不要因陽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處之。這看來似乎有些唯心的色彩了,但實際上,這卻是一種人生的大境界,是一種了悟宇宙、人生之後的大超越。這也反映出了蘇軾的人格境界,應該說蘇軾的一生基本上達到了這一境界。

解讀|東坡詞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若有“修改、糾錯”,請聯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