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來,堪稱“頭號玩家”的中國男人

文 | 隨俗

這個人不是李白,因為他始終惦記著功名,不夠灑脫。

不是宋徽宗,他沉溺於字畫,“玩”殘了國家,一點也不好玩。

不是徐霞客,他主要限於“遊玩”,“玩路”不夠寬闊。

不是金庸,他夢斷夏夢,是作為男人的一大憾事。

不是何鴻燊,他做的買賣,對社會的危害不輸李嘉誠。

不是劉鑾雄,他只會用錢買春。

不是馬未都,好像沒聽說他有什麼緋聞。

當然,也不會是王思聰。

……

這個人說不上聲名顯赫,但也絕非無名之輩。

他可能是歷史上唯一因為會生活而成“家”的人。

他是中國休閒文化的開創者。

他的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他也恰恰是一位傑出的戲劇家,被譽為東方莎士比亞。

他還是暢銷書作家、出版家、社會活動家、園林藝術家、水利專家、發明家、選美導師、美麗鄉村規劃師、編劇、導演、娛樂公司老闆、生活藝術大師……

得,我也甭繞了,他的名字叫李漁。

如果你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那你一定看過或聽說過《肉蒲團》——甭管是小說還是動作電影——它的原作者就是李漁。

他還創作了一部兒童很宜的《笠翁對韻》,風靡至今。

這兩樣在現代人當中有點知名度的作品,只不過是李漁的即興客串之作。

他在清初通俗文學界的地位,好比上個世紀下半葉的瓊瑤。

但是,他玩的花樣,遠不止有文學……

01、星宿降地,少年失怙

李漁(1611-1680),初名仙侶,後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素有才子之譽,世稱“李十郎”。

關於他的“仙侶”這個名字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

李漁祖籍在距金華蘭溪縣城約四十華里的夏李村,由於家境貧寒,一家人就居住在村裡一間破舊祠堂裡。

父親李如松長年在江蘇如皋做藥材生意,難得著家,母親則在村裡幫人燒火做飯。

李漁的母親懷他,足足懷了11個月,肚子痛了三天三夜,還是沒有分娩。

到了農曆八月初七,有個白髮長老路過此地,看了看產婦,又繞著房子轉了一圈,說肚裡的胎兒是“星宿降地”,小祠堂——按風水相學上說的——地盤太輕,載不住“星宿”。

經長老建議,大家把產婦抬到夏李村的總祠堂裡,才得以順產。

長老又說了,這孩子不是凡胎,是“仙之侶,天之徒”。於是就取名仙侶。大概跟李白的“謫仙”、孫中山的“逸仙”,是一個意思。

李漁出生後不久,其父將全家遷往如皋,以便兼顧家庭和生意。

李漁自幼聰穎異常,據說尚在襁褓時就能識字,《四書》、《五經》過目不忘。十歲左右便能賦詩作文,下筆千言。

李家雖說世代貧農,也意識到這個小孩有可能會讓祖墳冒煙,因此對他著力栽培,有意讓他去博取功名。

為了讓李漁靜心攻讀,李漁母親學“孟母三遷”,將李漁安置到李堡鎮上的一座“老鸛樓”裡讀書。

正當李漁在書山學海中發奮讀書、學有所成的時候,他父親因病去世,全家人頓時陷入困境。這一年李漁十九歲。

迫於生計,也因自己要回原籍浙江參加科舉考試,李漁決計扶柩回鄉。同年,娶了隔壁徐村(今屬水亭鄉)徐氏女為妻。

02、科場失利,國難臨頭

父親的去世更堅定了李漁謀取功名的決心,崇禎八年(1635),李漁去金華參加童子試,一舉成為五經童子,名噪一時。

那麼,這個五經童子,是個什麼東東呢?

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這五部作品。童子試時,考官會根據五經,各出一題,考生可選擇其一進行答題。

但對於熟讀五經、才思敏捷的李漁來說,只選一題太過輕鬆,便乾脆把五經之題全答了。

李漁這種豪橫的考法,對於考官來說,還是頭一回遇到,當場就傻了。

雖說早在晉代,有一位叫周續之的,自幼熟讀五經五緯,人稱“十經童子”,這畢竟還只是一種稱譽。

李漁的“五經童子”,可是實打實地經過官府考試而獲得的榮譽,屬於官方認可,所以也算是古今第一人了。

首戰告捷,使李漁嚐到了讀書成名的甜頭,他信心更足,讀書也更加刻苦。

崇禎十二年(1639),29歲的李漁赴省城杭州參加鄉試,原以為穩操勝券,結果竟名落孫山。

崇禎十五年(1642),又逢鄉試,這也是明王朝舉行的最後一次鄉試,李漁再赴杭州應試。

孰料途中,局勢急轉直下。滿清鐵騎橫掃江南,明王朝已成風雨飄搖之勢。李漁聞警,中途折返,回到蘭溪。

國難當頭,謀求功名已成泡影。

不久,李漁受新任婺州(即金華)司馬許檄彩之邀,做了他的幕客。

清順治三年(1646)八月,清軍攻佔金華,李漁被迫離開金華回到蘭溪。

清軍佔領金華後,“婺城攻陷西南角,三日人頭如雨落”。清廷還頒佈了剃髮令,所到之處,“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03、志存鄉野,歸隱伊園

功名不遂、身經戰亂的李漁,無奈回到故鄉夏李村居住。面對民族巨大災難,李漁只能歸隱鄉野。

他決定學唐代詩人王維,“此身不作王摩詰,身後還須葬輞川”,並自喻為“山中宰相”。

他在伊山之下買了一塊地,營造了自己的“世外桃源”——伊園(與“伊甸園”一字之差),並打算在此隱居終老。

伊園是李漁展示園林技藝的最初傑作,他在此隱居三年,課農賦詩,著有《伊園十宜》、《伊園十便》,乃鄉村宜居之寫照,對照當下振興鄉村具有借鑑意義。

有史以來,堪稱“頭號玩家”的中國男人

蘭溪市永昌夏李村復古建築伊園

李漁歸隱家鄉期間,做了不少公益事業。比如,他在遊諸線上籌資倡建了一座過路涼亭,方便行人過客休憩。

在取亭名時,捐資人李富貴想以“富貴”命名。畢竟人家出錢了,享有冠名權。只是這名兒實在庸俗了點。

李漁是文化人,一聽這哪兒成啊?他機智應對,勸富貴兄接受他取的新名“

且停亭

”,並題聯曰: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來者往者溪山清靜且停停

亭名和楹聯都堪稱一絕,一直為後人傳頌。此亭也因此被列為“中國十大過路涼亭”之一。

李漁應該是呼籲“中國人請停一停,等等你的靈魂吧”第一人。

好險沒有聽李富貴的,也感謝富貴兄能夠從善如流。否則這亭子不可能躋身“十大”。

李漁還經常在涼亭裡擺攤贈茶,以獲取路人故事及社會新聞,積累創作素材與靈感。這個跟蒲松齡的故事有點類似,蒲比李小29歲,據說兩個牛人有交往,還結成了忘年交。

李漁還帶領村民修建堰壩,開鑿溝渠,大大改善了農田水利,並解決了村民飲水問題。

順治八年(1651年),李漁在一次興修水利過程中,與鄰村發生爭執。

這種事兒,現在的鄉下也經常發生,很容易引起械鬥,甚至還會出人命。

此事對李漁的觸動很大,他想自己一身才華,就這麼終老鄉野,終究不是個事兒。於是萌發了要到大城市去闖闖的念頭。

他心中的大城市當然不是鐵嶺——那個離家太遠——而是杭州。

拿定主意之後,他果斷賣掉了悉心經營多年的伊園,舉家移往杭州開闢新天地。

04、找準風口,賣文發家

初到杭州,人生地不熟,儘管有朋友接濟,李漁一家仍然舉日維艱,處境十分尷尬。

李漁並不氣餒:都說杭州勝似天堂,一定有我李漁的謀生之道。

他開始做市場調研,不斷遊走在杭城的大街小巷、戲館書鋪。

彼時天下初定,杭州逐步恢復了昔日的繁華。

經過反覆觀察,李漁發現杭城上下,從豪紳士大夫到一般市民,對戲劇、小說都有著濃厚的興趣,而自己正好有編故事的專長。

李漁於是決定“賣賦以糊其口”,類似於現在體制外的專業網路寫手或者自媒體。

李漁要賣的“賦”,不是詩詞歌賦,也不是“鐵肩擔道義”的那種文章,而是類似於韓劇演的那種,通俗小說。

李漁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如此定位,是需要相當大的勇氣。

在中國古代,職業是有嚴格等級的(現代是什麼情況呢?),“賣賦”不堪入流,被時人視為“賤業”。

早在漢代,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首次將百家劃分為:陰陽、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其中沒有小說家。

後來,劉歆在此基礎上增加了“縱橫、雜、農、小說”等四家,湊成十家,寫小說的總算入流了。

不料,再後來的班固認為: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又把“小說家”給剔除了,剩下的九家被稱為“九流”——這就是那個時候的職業等級排序。

班固還給小說重新下了定義——

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

口氣甚是不屑。

再到後來,誕生了科舉制度,寫小說的、看小說的,更成為了“不務正業”。比如《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和賈寶玉讀《西廂記》,得偷偷摸摸地,就跟幹壞事似的,生怕別人瞧見了。

而李漁要乾的,就是要大量批發類似《西廂記》這樣的文字。

他不認為這是“賤業”,決心用一支健筆打天下,既可以養家餬口,又可以大隱於市。

他給自己取了個網名:湖上笠翁。數年間,以其旺盛的創作精力,連續推出《憐香伴》、《風箏誤》、《意中緣》、《玉搔頭》等六部傳奇,以及《無聲戲》、《十二樓》兩部白話短篇小說集。

這個產出速度,堪稱快槍手。要知道,那個時候,寫作的工具是毛筆而非鍵盤,離百度問世尚有400餘年——借鑑(抄襲)別人的東西也不容易。

這些通俗文學作品雖在當時被正統文人所不齒,但由於通俗易懂,寓教於樂,貼近市民生活,適合讀者的欣賞情趣,所以,作品一經問世,便銷售一空。

隨著作品的連綿產出,“湖上笠翁”不斷在讀者跟前刷臉,很快成了家喻戶曉的網紅,成了金字招牌。

養家餬口已經不是問題了。

可以說,李漁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專靠“賣賦”就可以“餬口”的專業作家。

接下來,李漁開始遭遇甜蜜的煩惱:盜版。

05、打擊盜版,維權第一人

李漁的作品開始以驚人的速度向各地流傳。在缺少交通工具的當時,數日之內,三千里外的地方也能見到笠翁新作。

杭州、蘇州、南京等地的不法書商,以最快的速度私刻翻印笠翁作品,以牟取暴利。

還有的乾脆拿一些無名作者的作品,以“湖上笠翁”的名義發行,矇騙讀者,彷佛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滿大街的“全庸”或“金庸著”。

不法書商不擇手段牟取暴利的行徑,不僅侵犯了李漁的著作權,還極大地影響到他的聲譽和經濟收入。

為了捍衛著作權,李漁一邊請求官府為他主持公道,傳札佈告;一邊與女婿沈心友四處奔走,上門交涉——這個就十分剽悍了。

他曾在《閒情偶寄》裡寫道:

至於倚富恃強,翻刻湖上笠翁之書者,六合以內,不知凡幾。我耕彼食,情何以堪?誓當決一死戰……彼焉能奪吾生計,使不得自食其力哉!

一副要跟人玩命的架勢。

可以說,李漁是中國最早具有版權意識、也是最早捍衛自己著作權的作家。

不過反盜版這事兒,就算擱現在,也非易事,當時的社會更沒有形成對智慧財產權的法律保護。盜版屢屢發生,防不勝防,使李漁疲於交涉,興嘆不已。

其中以金陵(今南京)的盜版者最為猖獗。為了便於交涉,李漁索性於康熙元年(1662)離開了杭州,舉家遷往金陵,直抵“盜匪”老巢。

06、經營書鋪,成為出版巨頭

寓居金陵後,為了防止別人私自翻刻他的著作,他成立了自己的書鋪——芥子園。

本身就是暢銷書作家的李漁,至此貫通了出版行業的全產業鏈,集寫作、編輯、出版、銷售於一體,經營理念與策略因此變得更加靈活多樣,尋常書商哪能比得了?

他的出版事業由此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他寫的大部分書都在芥子園印行。書鋪同時還印行、銷售他自己精心設計的各種箋帖,以及其它文化用品——這算是周邊產品。李漁的經營頭腦可見一斑。

除了出版自己創作的作品,芥子園還編輯出版了大量的通俗文學作品。李漁可是親自給讀者餵過料的人,知道他們好哪口。

他根據讀者的口味,編輯出版了諸如《古今史略》、《尺牘初征》、《資治新書》、《千古奇聞》等一大批讀者愛看而買不到的書。

李漁本身是文化大家,見多識廣,他根據馮夢龍的說法,炒作了一個概念:四大奇書。並配套出版銷售這四種書:《三國演義》、《水滸全傳》、《西遊記》、《金瓶梅》。

這種手法,有點類似於現在書腰上的廣告詞:人的一生不可不看的N部……

結果收到奇效,四大奇書大賣,芥子園的生意紅紅火火。

後來李漁遷回杭州,芥子園屢換主人,但一直保持李漁優良的經營作風,它不僅是清代為數極少的具有二百多年曆史的老店,也是中國出版史上為數不多的百年書鋪。

07、寓居金陵,玩轉官場和文壇

在文人薈萃、虎踞龍盤的六朝古都金陵,李漁少不了又要營造園子。

他在孝侯(就是那個晉朝的牛人周處)臺邊購得一屋,因“地止一丘”,故取名為芥子園,取“芥子雖小,能納須彌”之意。

沒錯,這個園名,也被李漁用作書鋪的名字。

隨著書鋪生意的發展壯大,李漁的家口也跟著壯大,一家人連同奴僕少說也有幾十口人。為了維持一家人的日常開銷,他不得不廣開財路。

其中的一條財路,被時人蔑稱為“打抽豐”。意即“因人豐富而抽索之”,就是利用各種關係,假借各種名義,向有錢人索取財物。

比如《紅樓夢》中的劉姥姥跟賈府攀親戚,進榮國府討要財物,就是典型的“打抽豐”行為。

但李漁乾的,與劉姥姥形似而神非。

他也是與達官貴人打交道,但是為他們賦詩撰聯,談文說藝,度曲演戲,設計園亭,編輯出版他們的書信、文案等等。

這些活動,跟今天的文化名流受邀出席各種活動,賺出場費,性質完全一樣。順帶給權貴們有償寫點吹捧之類的文章,好比吳曉波寫《騰訊傳》。

生意嘛,不丟人。

但當時不少所謂的正統文人看不起李漁,說他“有文無行”。

面對這種偏見,李漁很不以為然,回懟道:

我以這才換那財,

兩廂情願無不該。

這種互懟,有點類似於當今社會兩撥價值觀迥異的人“互道傻逼”的意味。

當然,李漁“打抽豐”也是有自己的原則的:絕不折節自辱!

一次,有朋友來信說,有個大官要他去見見面。他回信說:“弟雖貧甚賤甚,然枉尺直尋之事,斷不敢為……且此公之慾見貧士,豈以能折節事貴人乎?有緣無緣,聽之而已。”

聽這口氣,人家是站著掙這錢的。

出眾的才華,加上善於交遊——這二者往往很難統一在一個人身上——李漁經常“混跡公卿大夫間,日食五侯之鯖,夜宴公卿之府”,也確實獲得了豐厚的饋贈。

寓居金陵二十年,李漁以文會友,以戲會友,與整個社會有著廣泛而頻繁的接觸。

在與他交往的、有文字記載的八百餘人中,上至位高權重的宰相、尚書、大學士,下至三教九流、手工藝人,遍及十七個省,二百餘州縣。

可以說,李漁是中國古代文化人中交友最多、結交面最廣的文人。

眾多的朋友,使李漁能自由往來於朝野文人之間,也使他增加了不少知識,懂得了許多人情世故,更為他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生動的文學素材。

李漁在《交友箴》中談到了他的交友之道:

交道戒紛紜,交情忌稠密。

神交千里通,面交九嶷隔。

寧寡無濫觴,寧淡無膠漆。

意思是說:交友貴精不貴多,朋友不易太過親密無間,網友最好不要見面……云云。這些交友之道,在朋友圈氾濫的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借鑑意義!

08、廣吸地氣,遊遍大半個中國

李漁與古代許多文人一樣,不僅讀萬卷書,而且行萬里路。

一方面,為了生計,他不得不四處奔走,交結權貴“打抽豐”。

另一方面,他每到一地,都要遊覽山水勝地,“生平錮疾,注在煙霞竹石間。”

他把大自然稱為“古今第一才人”。他說:“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還說:“不受行路之苦,不知居家之樂。”

在古代交通條件十分落後的情況下,他攜帶家班遠途跋涉,走遍了燕、秦、閩、楚、豫、廣、陝等省區,“三分天下幾遍其二”,“名山大川、十經六七”,“四海歷其三,三江五河則俱未嘗遺一”,中華大地的奇山秀水到處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這個遊覽量,應該跟職業旅遊家徐霞客有得一拼,讓生活在交通四通八達的今天的我們心生慚愧。

我們再看看李漁是怎麼遊的:

過一地即覽一地之人情,經一方則睹一方之勝概。且食所未食,嘗所未嘗。

在長期的遊歷過程中,李漁對大自然作了深入的觀察研究,對各地風土人情作了詳細的調查,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創作素材。這些素材成為他創作小說、戲曲和營造園藝連綿不絕的靈感源泉。

這種精細化的遊法,讓只會跟團遊的我們,更加慚愧了。

至於人家還能把素材用於創作,更讓只會拍照發朋友圈的我們,羞慚至極。

09、組建戲班,成為娛樂大亨

康熙五年(1666),李漁應朋友之邀,遠遊西北。

經過平陽(今山西臨汾)時,地方官贈給他一名喬姓歌姬——瞧瞧這贈品,是不是深刻體會到什麼叫做“時代不一樣”?

喬姬年僅13歲,但聰慧過人,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天份,李漁專門請老師教她學唱。她記憶驚人,領悟極快,師授三遍,便能自歌。

老師都驚著了,說他授曲三十年,從未見過如此聰敏之人。

僅一個多月,喬姬便學會了老師的全部技藝,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李漁可算撿到寶貝了,也終於有東西可以曬朋友圈了。每當有客來訪,李漁便叫喬姬隔屏清唱,客人聽得食肉忘味。

李漁一直有個心願:創辦自己的戲班子。可惜直到年過五旬都未能如願。

得到喬姬之後,李漁覺得:時機終於到了。

幾個月後,李漁途經甘肅蘭州,又得貴人贈予王姓歌姬,也是13歲。

哎——時代居然不一樣到這個份上,真不知道說什麼好。

王姬的長相雖不出眾,一旦易妝換服,卻與美少年無異,令人驚歎。

李漁便讓喬姬教王姬學戲,扮演生角——這回連老師也省了。喬姬自然就是旦角。

男、女主角都有了。

於是,李漁以喬、王二女為班底,正式成立了自己的李家戲班。

這一年,李漁已經56歲了,他的演藝娛樂事業剛剛開張。

讀到這兒,奔五、奔六的朋友們,是不是感到很振奮?

編劇和導演,自然是由李漁親自擔任了。

這工業門類,真是齊全啊。

當家臺柱子喬、王二女超群脫俗,演戲的悟性極高,只需李漁略加指點,便能心領神會,觸類旁通,創造性地表演劇本內容,常常是“朝脫稿,暮登場”,效率很高。

李氏家班以芥子園為根據地,並經常赴全國各地巡迴演出,“全國九州,歷其六七”。

由於有好編劇、好導演、好演員,所以李氏家班創辦不多久,便紅遍了大江南北,影響波及大半個中國。

李漁每到一處,都以戲會友,備受戲曲名流們的歡迎。金陵芥子園,自然成了當地文藝界的活動中心。

李漁在芥子園戲臺上題楹聯曰:

休縈俗事催霜鬢

且制新歌付雪兒

意思是說,別整天搞得俗事纏身,加快了兩鬢髮白的速度;你看我老李,沒事就創作新歌,給雪兒演唱,豈不快活似神仙?雪兒便是喬姬的愛稱。

這是典型的凡爾賽式炫耀,同時代的人可能會恨得牙癢癢:去你的吧笠翁,雖說時代允許我這麼玩,有錢、有閒、有才一樣都不落下的人,這世上能有幾個?

每當逢年過節、生辰喜日、賞花玩月、朋友聚會之時,李漁必在園中演劇為樂。往往是夜間上演,曲未終而東方已白,興致昂然,意猶未盡。

李漁有詩記載:

更衣正待演無雙,

報道新曦映綠窗。

佳興未闌憎夜短,

教人飲恨撲殘缸。

瞧瞧你們現代人,整日忙忙碌碌,不知圖個啥?

家班作為李漁自己的實驗劇團,使他在戲曲創作、導演、演出等實踐活動中如魚得水,不僅成為謀生手段之一,而且在普及戲曲文化、推動崑曲發展上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什麼叫做興趣和工作合二為一?李漁這個就是,夜夜笙歌之間,還把藝術給推動了,把文化給繁榮了,上哪兒說理去?

10、白髮紅顏,友藝愛三情融合

李漁是個才子,自然難免風流,曾經自稱:予,情士也。

他有一妻數妾,再加上前面說的,別人送給他的幾個婢姬,基本上跟韋小寶有得一拼了。

李漁又是一個非常重情的才子,對男女之情,也確實頗有心得。他認為:男女相交,全在一個“情”字。

喬、王二女原本是秦晉民女,歸李漁後,稍加調教便脫穎而出,成為一代戲曲表演藝術家。

她們一旦一生,珠聯璧合,演技精湛,對李漁也是體貼入微,曲盡婦道。

三位常年在外巡迴演出,朝夕相處,相互之間早已忘記了年齡上的差距,而是將友情、藝情、愛情融合在了一起,彼此已經成了——按照現在俗話說的那種——“靈魂伴侶”。

對照當今貴圈和商界的各種結合,大都不脫一個貪財,一個貪色。跟人家李漁仨人的三融合相比,自然是不可同年而語。

就在李氏家班聲譽鵲起、蜚聲海內的時候,一場變故發生了。

喬、王二人由於長年在外演出,積勞成疾。康熙十一年(1672年),年方19歲的臺柱喬姬英年早逝。第二年,另一臺柱,也是19歲的王姬也撒手西歸。

想想看,馮小剛的身體出點狀況,華誼的股價就會幾連陰。

喬、王二人的故去,對李漁戲曲事業的打擊是致命的,家班從此一蹶不振。

失去了親密戰友和愛妾,李漁老淚縱橫,悲慟欲絕,寫下了不少詩作哭悼喬、王二人。其中有一首,標題有點長:

《自喬姬亡後,不忍聽歌者半載,舟中無事,侍兒清理舊曲,頗有肖其聲者,撫今追昔,不覺泫然,遂成四首》

就衝著這標題,我們可以斷定:這絕對是真愛!

他後來又為二人寫了一篇《喬復生王再來二姬合傳》,還是看標題,意思很直白:希望兩位一個能復生,一個好再來。真是情深意重,不用讀文章,已經催人淚下了。

李漁的悲痛,不僅因為二女在家班裡是不可或缺的主角,更因為在生活上是這位年過六旬的老人形影不離的伴侶,在藝術上是最能領悟其文心並可與之促膝交流的紅顏知己。

11、老居層園,不算差的謝幕

隨著喬、王二女的先後離世,支撐李漁富足生活的家庭戲班也漸次瓦解。由於老邁,他也不可能再有精力去培養新人重整家班了。

李漁的生活從此轉入了捉襟見肘的困頓之中,經常靠舉貸度日。

晚年的李漁思鄉之情日切。為了便於兒子回原籍應試,康熙十六年(1677),六十七歲的李漁遷回杭州。在當地官員的資助下,李漁買下了西湖邊的一處舊宅,再次開始營造園子——層園。

有一回,由於搬家勞累,李漁不幸失足從樓梯上滾下,傷了筋骨,從此貧病交加,連正在修訂的《笠翁一家言》也難以繼續了。

他為此向京師老友寫了一封公開信《上都門故人述舊狀書》,請求援助。信中所述景況,讓人痛心憐憫。朋友們紛紛解囊相助,次年層園終於修成。

此園依山而建,坐臥之間都可飽賞湖山美景。李漁作詞曰:

繁冗驅人,舊業盡拋塵市裡;

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畫圖中。

這是妥妥的西湖邊的超豪別墅啊,擱現在,起碼得是阿里P10以上的主才能住得起。

養老的園子總算是安頓好了,李漁打算貧中尋樂,安享晚年清福。

可好景不長,由於長期奔波勞累,李漁再次病倒,最終在康熙十九年(1680)的一個大雪紛飛的凌晨,與世長辭。

李漁死後,被安葬在杭州方家峪九曜山上,錢塘縣令梁允植為他題碣:

湖上笠翁之墓

12、文學成就

李漁的主要文學成就當然體現在戲劇創作上。從1651至1668年,他在流寓杭州、南京等地期間創作了《憐香伴》、《風箏誤》、《比目魚》、《凰求鳳》等大量劇本。

他把其中十個劇本合稱《笠翁十種曲》出版發行,一時洛陽紙貴,被當時的戲劇界推為“所制詞曲,為本朝第一”。

這個評價,已經到頂了,足以說明李漁的戲劇創作成就和在戲劇史上的地位。

《笠翁十種曲》的題材全是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而且喜劇色彩十分濃郁,這是李漁傳奇最突出的地方。他為此寫詩解釋道:

傳奇原為消愁設,

費盡枝頭歌一闕。

何事將錢買哭聲,

反會變喜成悲咽。

唯我填詞不賣愁,

一夫不笑是吾憂。

舉世盡成彌勒佛,

度人禿筆始堪投。

郭德綱要是知道有這首詩,只需把其中的“傳奇”改成“相聲”,即可掛在德雲社舞臺正中間,作為其服務宗旨宣告天下。

李漁是中國戲劇史上第一個、也是惟一專門從事喜劇創作的作家,被後人推為“世界喜劇大師”。

除此之外,他還著有《無聲戲》、《十二樓》兩部白話短篇小說集。後人普遍認為,這兩部小說集是繼馮夢龍、凌濛初的“三言二拍”之後,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是清代白話短篇小說中的上乘之作。

李漁稱自己的作品是“新耳目之書”,一意求新,不依傍他人,也不重複自己。他努力發現“前人未見之事”,“摹寫未盡之情,描畫不全之態”,故事新鮮,情節奇特,佈局巧妙,語言生動。

思想主題方面,李漁的小說重在勸善懲惡,同情下層人物,歌頌戀愛婚姻自主,譴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批判假道學,具有一定反封建的進步意義,應該屬於正能量。

如果按照當今N線的劃分方式,李漁當然跟曹雪芹、李白、蘇東坡不是一個層級,但是不應該比他的戲劇同行關漢卿、王實甫等人矮半分。

李漁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被低估,顯然受了他寫的那些三俗作品的拖累。

其實那些作品應該是李漁極盛時期的惡搞之作,並不是他的創作主流。

另外一個原因,他可能吃了題材的虧。

因為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喜劇。而文學理論家認為悲劇才更深刻、更震撼,給讀者心靈的衝擊也更強烈。

但是,有這種偏見的學者不妨摸著自己的心口問問自己:讓你看一個月的戲,並且只能看一種,請問你是選《竇娥冤》,還是《凰求鳳》?

喜劇,其實比悲劇更難整。

讓人哭,易。

讓人笑,難。

普通人都可以不費勁地編造一個悲慘的故事,但是要寫個段子、編個小品把人逗樂,太難了。

陳佩斯說過:無論什麼時代,笑聲都是一種稀缺品。

創造笑聲的人,自然也十分難得。

13、戲曲理論成就

除了創作不少深受觀眾歡迎的劇作之外,李漁還有足以名垂青史的理論鉅著《閒情偶寄》。

該書寫成於康熙十年(1671年),分為詞曲、演習、聲容、居室、器玩、飲饌、種植、頤養八部,共有234個小題。

這是李漁一生藝術、生活經驗的結晶,堪稱生活藝術大全、休閒百科全書,也是中國第一部倡導休閒文化的專著。

其中的《詞曲部》、《演習部》實為戲曲理論專著,從創作、導演、表演、教習,直到語言、音樂、服裝,都一一作了論述。後人曾把這兩部抽出來,獨立印成一書,取名《李笠翁曲話》或《笠翁劇論》。

《詞曲部》談論戲劇的結構、詞采、音律、賓白、科諢、格局;《演習部》談論選劇、變調、授曲、教白、脫套;《聲容部》中的《習技》詳述教女子讀書、寫詩、學習歌舞和演奏樂器的方法,都和戲劇有關。

李漁在汲取前人(如王驥德《曲律》)的理論成果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藝術實踐經驗,對中國古代戲曲理論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從而形成了一套內容豐富、自成體系、具有民族特色的戲劇理論體系。

李漁擺脫了前代戲曲理論家僅對戲曲語言形式進行研究的單一局面,還涉及戲曲的編導以及表演等方面。

他十分重視戲曲作為一種舞臺表演藝術的特徵,強調“填詞之設,專為登場”;特別看重觀眾反映,留意舞臺效果,使戲曲真正變為有別於案頭文學的舞臺藝術。

其中有一段對編劇的要求,李漁寫道:

手則握筆,口卻登場。全以身代梨園,復以神魂四繞。考其關目,試其聲音,好則直書,否則擱筆。

就是說編劇要有代入感,你編的這些東西,想想你自己登臺,能否表演,臺詞能否說得通順。否則你就擱筆,別再胡編亂造了。

這對當代神劇的編造者們,也是當頭棒喝啊!

《閒情偶寄》是中國古典戲劇理論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的戲劇理論著作,比法國著名文學家狄德羅的戲劇理論體系,早一百年。其中關於導演的論述,則是世界戲劇史上最早的導演學理論,比前蘇聯的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相關論述,早兩個世紀。

14、專業“玩”家,品質生活的不懈追求者

因為會“玩”、會生活而成“家”的,歷史上好像就李漁這一位。

李漁涉獵雖然廣泛,但他折騰的這些事兒,始終圍繞一條主線展開:

就是以娛樂休閒為主,彷佛現代投資人眼中的大文娛概念,在給廣大人民群眾帶去歡樂的同時,自己也獲得了享受。

李漁的《閒情偶寄》的後六部,主要就是談娛樂養生之道和美化生活,內容豐富,切合實用,同時也為我們全景式地提供了十七世紀中國人們日常生活和世俗風情的影象——

從亭臺樓閣、池沼門窗的佈局,界壁的分隔,到花草蟲魚、鼎鐺玉石的擺設;從婦女的妝閣、修容、首飾、脂粉點染,到窮人與富人的頤養之方,等等,無不涉獵,表現了作者廣泛的藝術領悟力和無限的生活情趣。

這六部的寫法,和一般生活知識讀物不同,往往結合抒情和說理。他希望人們讀了他的書之後,對美化生活有新的認識,能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他還希望透過對草木蟲魚、攝生養性的論述,旁引曲譬,有助於規正風俗,警惕人心。

如“飲饌”部,較為全面地反映了李漁的飲食觀與飲食美學思想,對飲食養生之道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堪稱卓有建樹的美食家。

李漁是大閘蟹的重度上癮者。傳說大閘蟹上市期間,他家大缸總是裝滿了螃蟹,每天必吃。家裡還特設“蟹奴”一職,專事做蟹、剝蟹工作。

大閘蟹剛退市,李漁就開始準備下一季的買蟹錢,他把這筆錢稱為“買命錢”。

李漁的生活之細膩,連後世的講究人林語堂也自嘆不如。

林在《生活的藝術》中寫道:他是一個戲劇作家、音樂家、享樂家、服裝設計家、美容專家兼業餘發明家,真所謂多才多藝。

15、李漁之謎

具有傑出商業才華的李漁,為什麼不選擇做一個純粹的商人,卻偏偏要扮演這樣一種商不商、文不文、官不官的角色?

本人認為,這,恰恰就是一種

的心態!

因為,在李漁看來——

當官,外表光鮮,實則處處是陷阱,隨時有兇險,一點也不好玩。

商人,從古至今,都給人一種只知道數錢,而沒什麼文化的感覺。

文人呢,太窮酸!

李漁選擇了作劇這個行當作為職業,一個在世人看來並不“光彩”的行當,就是有一種惡作劇的“玩”的心理。

他大概是這麼想的:第一、我天生就喜歡寫故事。第二、你們越是看不起的行當,我越是要做一番非凡的業績來給你們看。

這種高階“玩”法,有幾個人能玩得了呢?

就像當今一些罵金庸的作家同行,他們連給金庸提鞋都不配。

李漁肯定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落第文人了,他代表的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一種橫掃千年喧囂和冗雜的新鮮氣息;就像他那藏匿於圓滑之中寸寸尖刻的筆觸,就像他那搖擺於官場、文場和商場之間遊刃有餘而又步步驚心的飄渺蹤履。

有史以來,堪稱“頭號玩家”的中國男人

為了紀念被譽為中國戲劇理論始祖、世界戲劇大師、東方莎士比亞的清代戲劇家、戲劇理論家、小說家李漁誕辰393週年,2003年9月10日,李漁全身銅像在李漁家鄉蘭溪市芥子園內揭幕。銅像高近2米,由中國美院教授陳長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