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明沒有食物代言?寒食節習俗斷層,造成了清明食物的斷裂

現在保留下的寒食節食物,可能只有“彩蛋”了。

文3300字

,閱讀約

需6.5分鐘

春節是餃子節,端午是粽子節,中秋是月餅節……那麼清明節是什麼節呢?

擅長把每個民俗節日過成吃貨節的中國人,在清明節這天有點尷尬。除了青團這種地域性食物近年方興未艾外,好像沒有特有的食物為清明節帶鹽,難道古人在清明節悲傷過度,而清心寡慾,無心琢磨口腹之慾?

為什麼清明沒有食物代言?寒食節習俗斷層,造成了清明食物的斷裂

清明節,在漢代被確立為一個節氣,經過隋唐到宋元時期融合寒食節和上巳節,成為春天最大節日。

但在唐代,寒食節才是一個盛大的節日,不僅有超長國家節假日,而且規定在節日期間不可用火,人們只可食用冷食。

為什麼清明沒有食物代言?寒食節習俗斷層,造成了清明食物的斷裂

說到清明節的食物,首先要從對其影響最大的寒食節說起。寒食節,這個名字就標榜了自己的吃貨節性質——哪怕吃的是冷食。

在清明節與寒食節並未涇渭分明的時期(唐到元),在許多習俗食物上兩者具有共享性質。

那麼寒食節有哪些“寒食”呢?

學者張勃說:生活在現代的人們無論如何都難以相信,我們的祖輩居然曾經在滴水成冰的隆冬季節,在幾天、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裡禁止用火,以吃冷食度日,哪怕有人不堪寒冷凍餓而死亦不能放棄。但這絕非荒誕無稽的天方夜譚,而是千真萬確的歷史事實。

為什麼清明沒有食物代言?寒食節習俗斷層,造成了清明食物的斷裂

明代文徵明所畫的《蘭亭修禊圖》。上巳節習俗“修禊”,清明節是融合了寒食節和上巳節之後的一個節日。

中國人食用寒食的歷史悠久,自周代便有傳統。《周禮·秋官 》中記載,“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到漢代,一度曾在冬日食寒食一個月之久。

為什麼清明沒有食物代言?寒食節習俗斷層,造成了清明食物的斷裂

資料圖:清初書畫家惲壽平的《春山暖翠圖》。

但在東漢前,寒食的習俗幾被消弭,隨著“介子推”故事與寒食節出現,到被官方承認的唐代,寒食節地位才逐漸走向穩固。寒食節也被確立為元旦後105日(有106日、104日說,大概是寒食節持續多日,非一日緣故)。

為什麼清明沒有食物代言?寒食節習俗斷層,造成了清明食物的斷裂

介子推故事與禁火寒食聯絡起來,最早出現在漢代蔡邕的《琴操》中,而且是和五月五有關,後來才逐漸演化到和寒食節、清明節的關係,在東漢之前“寒食”和介子推沒半毛錢關係。

漢代,是寒食節出現和形成時期,最早的寒食或許是大麥粥,做法上將幹炒後磨成粉面的小麥、大麥或粟、粳米,吃時用水調成稀糊狀。在大麥粥中新增麥芽糖,就是“餳粥”。《荊楚歲時記》中記載:“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鄴中記》中說:“寒食三日作醴酪”。此時寒食節還算一個地方性節日,到三國時只在太原、上黨 、西河 、雁門等地流行。並多次為統治者所禁止。

為什麼清明沒有食物代言?寒食節習俗斷層,造成了清明食物的斷裂

到南北朝時期,寒食中又增加了“彩蛋”,流行於湖南、河北等地。彩蛋古稱“畫卵”,至今猶存,是在雞蛋外面染“藍茜雜色”(藍色和紅色),並加以雕鏤加工,放在菜盤和祭器裡。因為煮蛋儲存時間可稍久一些。《荊楚歲時記》載:“古之豪家食稱畫卵,今代猶染藍茜雜色,仍加雕鏤,遞相餉遺,或置盤俎”。

到了唐代,寒食節成為與元旦、冬至並列的三大節日,也從一個地方性的節日一躍成為全國性的重大節日。這一天,唐代政府規定可以放假四天(後來又改為5日、7日)。唐代寒食稱為“熟食”,也是多以“餳”、“粥”為主,杜甫他老人家在詩裡就說“幾年逢熟食,萬里逼清明”。與前代不同之處,是此時“研杏仁為酪”,加入大麥粥調製,這種“杏花味大麥甜冰粥”很受歡迎,曹松《鍾陵寒食日郊外閒遊》記載:“可憐時節足風情,杏子粥香如冷餳”。

另外也有青精飯等出現,杜甫就寫“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江蘇等地多食用。用楊桐葉、細冬青的汁液,或烏飯樹的樹葉,將糯米蒸熟曬乾,再用葉汁染色。明代做法中,要復蒸復曬9次,成品米粒堅硬,可久貯遠攜。

為什麼清明沒有食物代言?寒食節習俗斷層,造成了清明食物的斷裂

而到商品經濟更為發達的宋代,寒食節的食物就更加多樣了。

為什麼清明沒有食物代言?寒食節習俗斷層,造成了清明食物的斷裂

蘇軾《黃州寒食帖》又稱《寒食帖》,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僅次於王羲之和顏真卿。千萬別跟人說蘇軾《寒食帖》是講“寒食”的,蘇老師正經書法作品好伐?

子推餅(子推燕)、糜粉蒸的甜團(有些類似今青團)、清明果、烏稔飯、臘月肉、餳粥、雞蛋均在此時出現和流行。

子推餅,類似棗糕和花饃,以紅棗和麵粉蒸制而成(古代的“餅”,是今之饅頭,武大郎賣的炊餅就是一例)。古籍上談到了它一個奇怪用法,那就是用柳枝插子推餅放到門楣之上,過一年,可以治療口瘡。

子推餅類似的有子推燕,將子推餅做成燕子形狀。

為什麼清明沒有食物代言?寒食節習俗斷層,造成了清明食物的斷裂

山西“捏燕”。

為什麼清明沒有食物代言?寒食節習俗斷層,造成了清明食物的斷裂

陝西“子推面花”。

糜粉蒸的甜團,具體用何種穀物之糜,今天不知道了,但其蒸好後“切破暴幹,尤可以留久”,可能與後市的青團之類食物有一定淵源。

烏稔飯,流傳於閩東等地,尤為畲家族擅長,每年三月三(上巳節)做烏稔飯祭祀之用,久而久之,當地漢人便有此習俗。福建畲族三月三吃烏稔飯,是將糯米用洗淨煮熟的烏稔樹葉浸泡後蒸煮而成,顏色烏黑但卻米香撲鼻,別有一番風味。

寒食節只是禁火不是禁肉,除子推餅青團等素食之外,許多人家就提前將豬肉做熟,放灶臺旁熏製多日,名曰臘月肉。到寒食節,就洗淨取而食之。

宋代規定三日不可用火,但老弱之人若想食用點熱食,怎麼辦呢?

答案是需要去占卜一下,如果卦象不好,含著眼淚也只能吃冷食。或者可把冷食拿到太陽下暴曬,或者“埋食器於羊馬糞窖”(咳咳,吃口熱乎的容易嗎)。

到元代後,寒食節不再官辦,明清兩代,不再禁火,和寒食節一起的許多習俗和食物也一起消散。清明節的祭掃、踏青、放風箏等習俗都已成熟,對於食物並不專限某種型別。

現在保留下的寒食節食物,可能只有“彩蛋”了。至今,山東等地依然保留清明吃雞蛋習俗,我的老家河北為例,特別強調需是紅皮雞蛋,實為古代寒食節“畫卵”的流傳和簡化。也是“鬥雞子”(碰雞蛋,手中蛋殼先破者,為輸)文化的餘留。

說清明節沒有食物帶鹽其實並不確切,時至今日,許多地方到清明節確有固定的食物。但就整體而言,確實沒有出現如月餅、粽子一類跨越地域,具有明顯節日文化標識的食物。即使在寒食節存在的時候,各地雖有“寒食”的總體稱謂,但也少有某一特定食物超越地域和朝代更替,作為寒食節民俗固有飲食文化一部分而出現。

在寒食節融入清明節之後,食物上的地域性更加強烈。清明節也同時吸收了上巳節很多習慣,從而與春天發生了更多聯絡。漸漸地,之前的“寒食”被改造,食物不再以耐儲存、不可用火烹製加工為主要特性,而由春日時令性植物製作的食物取代“寒食”,成為清明節食物的主流。而各地時令性植物因地域分佈不同,也呈現出多樣性。

為什麼清明沒有食物代言?寒食節習俗斷層,造成了清明食物的斷裂

臺灣、福建、廣東的汕尾海陸豐、潮汕地區的清明果是用鼠麴草做的,叫鼠麴粿。

例如江南之青團,乃是用漿麥草或艾草汁液,拌進糯米粉,蒸制而成。皖南江西等地的艾蒿粑粑,用艾蒿做成,方法與青團類似,不過是煎熟而已。福建的薄餅,卷菜可達十幾種,類似北京春餅,但餅更薄。

為什麼清明沒有食物代言?寒食節習俗斷層,造成了清明食物的斷裂

艾蒿粑粑

為什麼清明沒有食物代言?寒食節習俗斷層,造成了清明食物的斷裂

台州春餅(用面做薄餅卷菜而成)

這些飲食習俗與其說唯清明獨有,不如說是國人立春時節“吃春”習俗的延續。青團、艾蒿、清明果之類,類似北方吃春菜春餅,將新韭、香椿芽融入食物。不過是時節上正好可與清明節所對應。

而這也淡化了它們為清明食物帶鹽的特性。

只是隨著消費文化發展,節日性食物與其說是一種帶有濃重文化意味的流傳,更像是一種民俗文化逐漸消逝背景下對其“找尋”的消費心理需求。此時,一些春日應季食物,則主動靠攏,慢慢成為具有清明節帶鹽性質的節日食物,網紅食品青團就是明證。

在民俗文化層面,則有更加深遠原因。由於清明形成時間較晚,在宋代之後,尤其元代寒食節被廢棄後,才在春日一節獨大,其相關傳說中仍藉助與寒食節相關的介子推的故事,在故事生成層面未擺脫寒食節的影響,而寒食節習俗的斷層,也造成了後繼清明節節日性食物的斷裂和曖昧不清。

比較而言,清明節不似唐代形成的中秋節,後者一則時間悠久,二則可在“團圓”的意義下,依託嫦娥飛天的故事,將月餅作為月亮的化身,且其兼具“團圓”象徵意味,不同地域的人可以超越地理限制,共享一個故事系統和統一的象徵體系,因而不斷流傳。但也由於此,月餅幾乎只作為一種節日食物出現。

說完這些,你的家鄉春天有什麼好吃美味的食物嗎?清明節有帶鹽食物嗎?在留言區留下你的評論。

參考文獻:

[1]龐樸,寒食考,民俗研完 ,1990年第4期(總第6期) 。

[2]周愛東。寒食節及其食俗考辨[J]。揚州大學烹飪學報,2003(02):11-15。

[3]清明食俗[J]。農業工程技術(農產品加工業),2013(03):61-63。

[4]你的家鄉清明吃什麼[A]。 《神州民俗》雜誌社。2015年03月民俗非遺研討會論文集[C]。《神州民俗》雜誌社: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2015:4。

[5]唐川子,試論唐代詩人筆下的寒食節民俗,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

[6] 何海華,論唐代寒食清明詩,碩士論文,華中師範大學,2005

[7]胡豔紅,百種宋人筆記所見飲食文化史料輯考,碩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2006

[8]周和平,中國傳統節日在當代的精神價值,博士論文,中國藝術研究院,2013

新媒體編輯 李凡宗 實習生張萌 校對 郭利琴

值班編輯 吾彥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