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形象的詩意美與寫意美

林黛玉形象的詩意美與寫意美

因為家裡有《紅樓夢》的藏書,所以小時候,我悄悄的拿來讀了。書中詩歌特別多,曹雪芹要以各自人物特點擬詩,小時候雖然不是讀得太懂,但的確非常喜歡這部小說。

在高中教學,教材中有選文,校本課程教學中,也為學生開設了《紅樓夢》,因此有了更多的時間去重讀這部經典。喜歡黛玉的形象是因為作者對她的描寫形神兼備,她的容貌、才情、品性蘊涵的詩意美從曹雪芹對她的肖像描寫之中便可看出,作者寫出的是人物的意態風神。寥寥幾筆,形貌卻能傳神,雖筆簡而意遠,作者寄寓人物的豐富的內涵和超遠的生活境界,藉助文學的表達,呈現寫意美的特質。

初讀便被黛玉形象打動了,黛玉以文學的典型呈現在我的眼前。“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這是曹雪芹對黛玉形象的描寫。果戈裡說:“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鑰匙。”黛玉的形象筆墨不多,詩意美和寫意美的特徵,卻巧妙地傳達了人物的性格內涵、鮮明個性和悲劇命運並融合了審美關照。理解探討典型人物形象塑造的意義,既是推進作品深度閱讀的重要方法,也是學生學習並運用到寫作之中的範例,前提是教師的教學指導要讓學生領略的文學典型創作的精妙之處。我以為一個悲劇的命運之中可能包含精神的覺醒。因此僅從人物描寫的微觀之處研究是不夠的,還必須從研究作者的思想和作品創作的境界去理解文學典型的意義。林黛玉的形象,是作者對人的自我塑造和人的生活一種至上的境界追求的具有象徵意義的符號,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作為一個走在時代前列的覺醒者,卻無路可走,個體的理想必然與現實產生極大的衝擊。因此林黛玉的容貌、學識、智慧、品質、生存方式等形成詩意美和寫意美,並以悲劇的結局昭示著作者的思想追求和現實困境。可以說黛玉這個形象既承載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又標誌著高度的精神起點,是精神覺醒的標誌。在曹雪芹生活的時代,作者藉助文學的樣式表達的對個體生命和自我價值的尊重,對平等崇尚的思想,顯然具有文化啟蒙的意義。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可以從研究黛玉形象切入,指導學生閱讀《紅樓夢》。

黛玉形象的教學實踐有我對語文文化價值的思考。選擇某一個文學典型作為名著鑑賞的切入,是以在培養學生在語文能力、語文素養,文化積累等方面體現的語文教學價值為教學研究的視角。以黛玉形象為例,人性的黛玉、文學的黛玉、文化的黛玉,她的生存方式是詩意的生活,體現的是作者的審美理想。和雨果一樣,曹雪芹不僅發現了美,而且創造了美。作者借黛玉表達了人類對愛的理想境界的追求:天下萬物皆有情。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平等和愛惜,人類善待自然萬物的博大情懷;借黛玉的文化大家風範和藝術才華表達的是人類在愛的追尋中的自我完善。從高中教學需要培養的讀寫能力上看,以黛玉為典型,聯絡到整個作品,是豐富的學習資源。比如作者寫環境大處著筆,細處落墨的方法;在眾多人物的描寫上,因人而異,個性化描寫、肖像描寫、細節描寫等都可以進行範例教學。

語文教師研究的視角決定了專題教學可以選擇不同的教學角度。例一:可以用講授法進行審美教學,譬如以黛玉為主線,比較寶黛,理解作品的基本思想。可以從 “ 木石前盟 ” 的故事看黛玉:用一生眼淚報灌溉之恩;從香菱學詩故事中看黛玉:熱情大度和同情弱者;從寶釵吃冷香丸、撲蝶中看:黛玉的純潔高尚;從黛玉創作的詩篇中看她:詩人氣質和悲劇命運。例二:可以以詩社生活為專題,理解詩意生活的文學意義與“千紅一窟” “萬豔同悲”的悲劇意義。例三:可以運用問題提問式讓學生掌握《紅樓夢》中重要的人物、重要的情節。配合趣答的方式,幫助學生透過回讀,更多的瞭解作品。例四:可以進行閱讀比較教學。譬如可以從愛情主題看作者的思想境界,指導學生比較閱讀《紅樓夢》、《哈姆雷特》、《簡愛》、《飄》等作品,審視愛情背後的人性世界:以愛為靈魂的人類在自我完善中應該擁有的高貴的品質和美好的情感。也可以從女性主題評作品的審美價值:尊重女性彰顯進步的現代民主平等的思想。經過專題教學指導,學生把握了作品精髓和基本閱讀方法,再指導學生用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在課外自主研讀原著,關注紅學最新研究動態。精選學生的研讀文章,編入讀本,用於教學,激發同學的閱讀興趣和寫作的信心。

文學名著教學策略的選擇是基於對作品教學價值的把握和對學情的分析,在教學實踐中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研究興趣,有必要教給研讀的方法,引導學生透過鑑賞文學人生,來審視現實人生,從而激發創造未來人生的熱情。

比如吳蓀甫形象的研究,對比當代民族工業和《子夜》呈現的30年代民族工業,激發了學生為民族工業之崛起而奮鬥的理想,有學生甚至談到企業創新的重要性。

簡愛形象對學生的人格塑造具有現實意義,在教學過程中, “我希望生活中有更多的簡愛,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不管是美貌,還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靈和充實的心胸,都能以獨立的人格和堅強的個性生活”的審美價值得到認同。

《家》的閱讀,選擇了鳴鳳作為重點,學生從作品中人物被長輩安排的悲劇命運聯絡到現實生活,認識到“喪失獨立人格,迷失自我的人生註定是一個失敗的人生”。

學生從駱駝祥子形象中體會到“只要在你的人生中曾為夢想奮鬥過,拼搏過,那種過程中的酸甜苦辣,艱難困苦就是你莫大的幸福”。由葛朗臺形象學生有了“人生要有事業更要有愛心和平常心,在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保住自己的心靈淨土”的現實反思。

從學生的閱讀體會和對人生的感悟中,可以看到文學教育的意義,就在於具有豐富內涵的人物形象會讓學生產生現實的聯想,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他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此,重視文學名著的教學不僅是語文教學的需要,也是促進學生成長的需要。

名著閱讀不能只是單篇的閱讀,要讓學生把名著閱讀作為一種閱讀習慣,還必須藉助課程教學,透過課堂的有效指導,讓學生把握作品的精髓,以此促進課後的閱讀。當然閱讀鑑賞要有側重點,有些側重作品的文化價值,有些重在文學價值,也有一些還在語言的欣賞。

而且課程教學目標與發展學生密切相連。比如在人格發展上,要以培養學生的信念、情操、情感、美感、心智等有益於終身發展品質為目標;在學業發展上,應該培養學生自行讀書作文的習慣和有個人風格的有益於終身發展的語文自能學習的品質 ;在能力發展上,需要引導學生由文學到人生,從文字到生活,能著眼於未來的發展,植根現實的土壤,在設計自我,完善自我,實現自我中,培養自己的語文能力、文學能力和文化能力。其次,要制定課程綱要,編寫教材和讀本,有計劃的指導閱讀。第三,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具體運用審美式教學策略、問題式教學策略、對話式教學策略和體驗式教學策略,選擇主題對話式、質疑研討式、寫作交流式、表演體驗式等多種課型,更好的促進學生的閱讀和理解。在教學模式上可以以人物為主線,透過典型情節和比較閱讀,理解作品的基本思想;也可以給學生一個閱讀的主題,讓學生閱讀質疑,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產生研討的中心問題,以作品為印證,對作品內涵和人物進行評析;還可以輔助趣答、誦讀、表演、寫作競賽等方式提高閱讀的興趣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