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市磁山:磁山“張爺”與“靠山紅”的傳說

山“張爺”與“靠山紅”的傳說

張海江

紅山(磁山)上“老張爺”很靈。無論求籤問卦、看病求藥,無不靈驗,真可謂是“有求必應”、“普渡眾生”的一位神祗。在磁山周圍幾百裡內享有“靈張爺”的盛名。

相傳,“張爺”原名叫張三鋒,是我國南方人。一年近秋,他上京趕考路過磁山,看到靠山面水,山紅水秀不同於江南水鄉的另一種風光。塊塊梯田穀子都是綠葉紅穗,山紅、石紅、莊稼紅,他好奇地遊覽、考察紅山為什麼呈紅色?

原來,磁山又名紅山,屬太行山之餘脈,小摩天嶺終止於南洺河北岸,海拔427米,是我國著名的鐵礦山之一。由於鐵礦床裸露地表氧化成赤鐵礦及半假像赤鐵礦而呈深紅色,故有“紅山”之稱。盛產礦石,多為磁性,能引針不墜。據1982年3月《光明日報》報道:磁山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的發源地。據1982年3月《古礦錄》記載,《明史地理志》稱:“磁州武安縣西南有磁山,產磁鐵石。”又《明一統治》稱:“磁山在縣西南30裡,上產礦石,州名取此。”磁山也因產磁石而得名。據歷史記載,戰國時曾開採過鐵礦。

張三鋒瞭解到紅山上金石洞裡有能屙金尿銀的金馬駒子的傳說,認為磁山是塊寶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他立志將來定居磁山。當他考中進士後,正好分配到山西臨縣做知縣。從此以後,因為離磁山較近,他經常到磁山來,幫助這裡的人民開發礦石鍊鐵。這裡沒有鍊鐵和鑄鍋技術,他就從山西請來會鍊鐵鑄鍋的人員來幫助,傳授鍊鐵技術,於是磁山一帶用堅固耐用的鐵鍋替代了古輩沿用的砂鍋。鐵製農具如鍁、钁、鐮、斧大大增多了,而且價格也便宜,促進了磁山一帶農業的發展。他還將磁山生長的優良品種,帶到山西。如“靠山紅”這一優良品種在磁山原來只叫“紅山谷”、這種穀子的特點是:產量高,顆粒飽,生長期短,六十天還倉,最長不超過75天就要成熟,而且耐旱效能強,特別是碾出的小米金黃金黃,做成米飯是金黃噴香。張三鋒說:“我種穀子長在紅山坡,就叫它“靠山紅”吧。於是乎“靠山紅”的名字就流傳至今。

邯鄲市磁山:磁山“張爺”與“靠山紅”的傳說

有一年紅山上修蓋廟宇,張三鋒這天正在山坡地給老農座談總結種穀經驗,突然無病猝死。按當時迷信說法,張三鋒被塑神像“抓胎”抓去了,也就是說張爺“歸位”了。因他在磁山幫助這裡人民採石鍊鐵,打製各種鐵製農具,總結推廣磁山種穀經驗,受到了人民的愛戴和敬仰。於是死後,將正打胎塑像的這位神祗尊為“張爺”,並將每年三月十九張爺生日立為紅山全神廟香菸大會,於是形成慣例,流傳到現在變成物資交流大會。

磁山過去廟會時間之長,香菸之之盛,波及面之廣,香客之多,都是罕見的。每年從三月十三起唱,一直延續到二十四,會期前後長達半月餘,遠方香客一連幾天吃住在山上。是日,善男信女成群結隊,手舉香餜,接踵登山,有求藥問病的,有拜神求子的,也有遊山望會的,特別是青年人嫌盤山道路擁擠,就滿山趴登上山。一時雲集山頂、廟院,真是滿山遍野人山人海。廟院更是香菸繚繞,煙火瀰漫,磨肩擦背,水洩不通。有一年曾同時唱過八臺大戲,一天光敬神“願戲”數以千計。

相傳有一年,八特龍玉章騎著騾子來磁山趕會看戲,不慎將大騾子丟失。在磁山找了半天也沒找見,急得沒辦法,就去找張爺求籤問卜。結果得了上上籤,一查籤薄,寫著“ 硝”、“大黃”兩位中藥名稱。這兩位藥本來是叫病人瀉肚的藥,這與丟騾子的事是“風馬牛不相及”兩回事,但龍玉章出於對張爺的虔誠,照簽抓藥。回到八特煎後吃下去了。騾子沒找到,不死心又來磁山找騾子,當走到八特大坡中間時急著拉屎,就往坡西地裡去解手。一看,丟失的大騾子正在那莊稼地裡啃莊稼吃。這也可能是“心誠則靈”的原因吧。於是,他喜出望外地將騾子牽回去,第二天又來磁山給老張爺唱“願戲”還願。

作者簡介:張海江,男,1977年3月出生,武安市磁山鎮西萬年村人,大專文化,自幼痴迷書畫,文學藝術、潛心對其研習,其書畫事作品在國內、國際書畫展賽中入選,獲獎80餘次,入編百餘部書畫典集。2004年在磁山文化博物館參加工作,磁山文化研究上大有造詣。現系磁山文化研究會會長、河北省影視家協會會員,邯鄲市影視編導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武安市作家協會理事、武安文化學會理事,武安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常務理事、武安市詩詞協會理事、中國冀南書畫家協會名譽主席,大陸臺港澳書畫家聯誼會名譽副會長等職。

邯鄲市磁山:磁山“張爺”與“靠山紅”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