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不知肉味

成語故事:不知肉味

不 知 肉 味

原指被美妙的音樂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後形容專心學習,吃東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難,無肉可吃。

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sháo)》,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譯文:

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孔子在齊國聽到了《韶》樂,有很長時間嘗不出肉的滋味,他說:‘想不到《韶》樂的美達到了這樣迷人的地步。’”

故事

成語故事:不知肉味

春秋時期,有一位著名的學者叫萇(cháng)弘,亦作萇宏,字叔,是古蜀地資州人。為中國古代政治家、教育家、天文學家。萇弘博聞強識,涉獵廣泛,通曉歷數、天文、地理,並精通音律樂理,以才華聞名於諸侯,周景王、周敬王的大臣劉文公所屬大夫。

萇弘在學術方面的造詣主要體現在孔子“訪弘問樂”上,也因此被稱為我國音樂學界的開山鼻祖。《大戴禮記》曰:“孔子適周,訪禮於老聃(dān),學樂於萇弘”。韓愈《師說》雲:“古之學者必有師。”又稱:“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tán)子,訪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問禮於老聃(即老子)。”也印證了孔子適周拜訪萇弘的史實。

周敬王二年,孔子前往洛邑拜訪萇弘,求教韶樂與武樂之異同和不解之處。也由此留下了著名的“孔子六問”。

孔子在請教萇弘韶樂與武樂異同後,問萇弘道:“韶樂和武樂都很高雅,都流行於諸侯國的宮廷之間,二者的區別在哪裡呢?”

萇弘緩緩地說:“據弘愚見,韶樂,乃虞舜(yú shùn)太平和諧之樂,曲調優雅宏盛;武樂,乃武王伐紂一統天下之樂,音韻壯闊豪放。就音樂形式來看,二者雖風格不同,都是同樣美好的。”

孔子進一步問道:“那麼,二者在內容上有什麼差別嗎?”

萇弘回答說:“從內容上看,韶樂側重於安泰祥和,禮儀教化;武樂側重於大亂大治,述功正名,這就是二者內容上的根本區別。”

孔子恍然大悟地說:“如此看來,武樂盡美而不盡善;韶樂則盡善盡美啊!”

萇弘稱讚道:“孔大夫的結論也是盡善盡美啊!”孔子再三拜謝,辭行回國去了。

第二年孔子出使齊國,齊國是姜太公開建的,是韶樂和武樂的正統流傳之地。正逢齊王舉行盛大的宗廟祭祀,孔子親臨大典,痛快淋漓地聆聽了三天韶樂和武樂的演奏,進一步印證了萇弘的見解。而孔子出於儒家禮儀教化的信念,對韶樂情有獨鍾,終日彈琴演唱,如痴如醉,常常忘形地手舞足蹈。一連三個月,睡夢中也反覆吟唱;吃飯時也在揣摩韶樂的音韻,以至於連他一貫喜歡的紅燒肉的味道也品嚐不出來了。

後來後人常用“盡善盡美”和“三月不知肉味”來評論孔子向萇弘請教和痴迷於韶樂的這段佳話。成語“三月不知肉味”是指在三個月內,吃肉都不知味道。形容專心一意,全神貫注,別的事都不放在心上。現也用以形容清貧,謂三個月沒有吃過肉。亦作“不知肉味”。“盡善盡美”意思是極其完善,極其美好。指完美到沒有一點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