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心學,實際上只有6個字!是我們想複雜了

王陽明的心學,實際上只有6個字!是我們想複雜了

《傳習錄》由王陽明的頭號大弟子徐愛所著,作為新儒家學派(陽明心學)的必讀經典書目之一。

與其說王陽明是開創新儒學派系,不如說王陽明致力於恢復舊儒學,對先秦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進行深入解讀。

作為傳統的知識分子沒多過四書五經必然會被世人恥笑,作為心學愛好者不細緻入微地研讀《傳習錄》也難逃為學者的囧地。

嚴復曾評價王陽明“夫陽明之學,主致良知。而以知行合一、必有事焉,為其功夫之節目。獨陽明之學,簡徑捷易,高明往往喜之”。

此話將王陽明和他的心學提高到一個巔峰的高度,言外之意是說高明的人才會喜歡王陽明“去繁就簡”的做學問方式。到底王陽明的心學有多偉大,且與大家慢慢說來。

《傳習錄》一定程度上講是四書五經的“明代版本”

以四書五經作比喻咋聽起來有點令人震驚,實則實至名歸。

很多人或許會不屑於翻看陽明心學,事實上自王陽明以後,歷代偉大人物無一不是陽明心學的忠實粉絲。

文人相輕自古都有,抬槓的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幼稚行為。

《傳習錄》包含王陽明日常生活中對弟子們言傳身教的言論,其中較為真實地還原王陽明傳播心學的簡單歷程,越是平淡無奇的生活談資,往往越能夠深刻地反應主人公內心的主流價值。

全盤接受先秦儒學

否定夾雜肯定朱熹

王陽明之所以創立心學,是雜學百家以後的結果。王陽明先師從釋家,後按照朱熹的方法進行格物致知。

與友人相約後院竹園,格竹子七日後大病一場。康復以後的王陽明頓感朱熹格物致知的理學存在很大弊病,進而引發出對明中期以後治學局面的思考。

王陽明覺得世人治學太過混亂,混亂的根源在於朱熹理學將大家帶上一條做學問的錯誤道路。

朱熹過分強調外在的事物,將理打亂分散後,分別將其附著萬事萬物上。

王陽明認為,人的生命有限,不可能一件事一件物地去窮盡道理,所以朱熹的做學問方法一開始便註定是條不歸路。

恢復“親民”一說

否定朱熹“新民”之說

王陽明是研究過朱熹理學的,而且研究的非常深入透徹,從《陽明心學》和《傳習錄》中可以看到,王陽明將自己認為朱熹理學註釋不精準之處進行矯正,比如“親民”與“新民”的說法。

大學開篇講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朱熹獨闢蹊徑地註釋說,“親”字是“新”字。

因為君子的基本德行是“與民同樂”、“以民為本”,類似最基本的要求完全沒有必要過分強調。

此處的“親民”應該是君子升級版的品質-具有創新的精神,即自新之民。

整句話由朱熹作解“君子要彰顯自己的品德,要有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才能抵達善的巔峰”。

可以看出朱熹將強調精神的自我革新,沒有主張實踐的理論。王陽明對此持完全不同的意見。

王陽明先是肯定朱熹對“明明德”的解釋沒有失誤,畢竟“明明德”是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出發點。

對於“親民”解釋為“新民”,王陽明沒有苟同,而是提出自己的觀點“親民即是親民”。

王陽明的論述依據是什麼?實踐。作為君子如果不去實踐“與民同樂”,是不可能體會到民之憂樂。

對於“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王陽明的系統解釋為“知德”、“行德”、“成德”。接著往下看,王陽明驚人的邏輯論述。

知德,明白初心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一切做學問的初衷必然是服務於德,內心先有德,才能明白自己做事的方向。

所以,知德是一個初心,也是貫穿始終不變的主線。

行德,注重實踐

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

人們的通病是知道,但是做不到。知道與做到之間往往間隔十萬八千里之遙。

由此,王陽明認為如果學問只是停留在“知”和“想”的層面,道理懂得越多,越是一種負擔,逐漸地會演變成坐而論道、泛泛空談的地步。

成德,有所收穫

止於至善是做學問的終極目標。

大學沒有具體解釋何謂“善”,只是用一個“至”作為形容詞修飾,對學問的最終歸宿進行模糊概括,此是古人的智慧所在,告訴人們“善”無疆界,此生為終。

由“大學之道”引出王朱之間的精彩論述,辯論的落腳點無非是“知與行”。

王陽明雖看不慣朱熹過於強調“知”的重要性,忽視“行”的不可分割性,但王陽明又是肯定朱熹相關的註解。

筆者認為,王陽明的心學之所以震鑠古今,關鍵是他回答出一個千古難題,即“如何用有限的生命,做出無限的學問”。

陽明心學的答案是“知行合一”,用心窮盡一物之理,則萬物萬理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