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人有術,不及“對自己有數”

閱人有術,不及“對自己有數”

文/梓溪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閱人有術,不及“對自己有數”

閱人有術是一種能力,它可以讓自己比普通人更容易辯識君子或小人,更好地避開煩煩,更從容地應對他人的算計。

閱人有術是一種智慧,在人心叵測的複雜社會形態之下,它可以讓智者在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做到很好的自我保護。這種能力、這份智慧,是很多人羨慕不及的。

但是,人們只知道閱人有術可以“防患”,卻忽略了另外一個比閱人有術更能保護自己、也更容易掌握的本事,那就是:對自己有數。

“對自己有數”,這也能算得上是本事?

答案是肯定的:當然算。

閱人有術,不及“對自己有數”

所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貴有自知之明,也就是這個意思。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過於淺薄和浮躁,無法對自己的能力做到一個正確的評估,就很容易親手將自己置於尷尬、難堪的境地。

看過這樣一則小故事:

說有一個人因為偷了別人一袋洋蔥被抓了現行,法庭之上,法官提出了三種懲罰方案,讓他任選其一。

第一種:一次性吃掉所有的洋蔥;

第二種:被鞭打一百下;

第三種:交納罰金。

閱人有術,不及“對自己有數”

這個偷洋蔥的人,不假思索地就選擇了第一種:一次性吃掉所有的洋蔥。可是,才吃了兩三個,他的眼睛就被“辣”得受不了,嘴巴也像被火烤一樣的難受。

“我實在是一口也吃不下了,你們還是鞭打我吧。”他重新選擇了一個看似比較“划算”的懲罰辦法。

然而,鞭打到五十下的時候,他就再也忍不了皮肉之痛了。又一次要求改變懲罰辦法,哭喊著說:“不能再打了,我願意交錢,我交錢。”

之後,這件事便開始被大家瘋傳,幾乎成了全城一個很有標誌性的笑話。因為,那個小偷原本只需要接受一種懲罰就夠了,偏偏,他卻將三種懲罰都“認”下來了。

閱人有術,不及“對自己有數”

他之所以會把該受的和不該受的“罪”都挨個兒受了一遍,正是因為他對自我沒有做到一個客觀正確的評估,先是輕敵了洋蔥對眼睛的刺激程度,緊接著又高估了自己對疼痛的耐受力,導致最終親手將自己置於三重疊加懲罰的“火堆”上好好“烤”了一番。

一個人,沒有必要苛求自己做到閱人有術,但一定要做到對自己有數,一定要對自己有一個客觀而正確的評估,尤其不能因為過分自信而高估自己的能力。不然,就會在做決擇的時候因誤判或者高估而付出許多本不必要的代價。

閱人有術,不及“對自己有數”

一個人能對自己做到心中有數,知道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就能夠在處理一些人際關係或者棘手問題的時候做到從容不迫、應對自如,過起日子來也才會更得心應手。

反之,只會聰明反被聰明誤,損害了自己的利益不說,還給別人的茶餘飯後送上了津津樂道的談資。

所以說,

相比閱人有術,倒不如“對自己有數”。對自己做到心中有數,正視自己的不足和優點,才能讓自己在紛繁的世界裡活得從容。

閱人有術,不及“對自己有數”

關於“對自己有數”這個“本事”對一個人的重要性,胡適先生曾做過一個特別妙的比喻,他說:

如果一個有作詩天才的人,不進中文系學作詩,而偏要去醫學院學外科,那麼,文學院便失去了一個一流的詩人,而醫療界卻添了一個三四流甚至五流的外科醫生,這是國家的損失,也是他自己的損失。

一個人如果做不到客觀正確地評估自己,也就很難找準自己的位置,連自己的位置都擺不正的人,又能指望其有什麼出息?更別說為社會、為人類做貢獻了。

一個人能做到閱人有術固然令人佩服,但是,一個能做到對自己有數的人更讓人敬重。因為,有自知之明的人,更辨得清善惡,拎得清輕重。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乃至對社會都會有著更積極向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