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茶具的產生、演變與發展(四)

元代是中國茶葉與茶文化發展史上,一個上承唐、宋,下啟明、清的過渡時期。元代統治中國時間不足百年,由於歷史較短,所以在茶學研究上建樹不大,但我們仍可以從一些文人詩文、書畫等史料之中看到元代茶文化與茶具的一些發展變化。

自元始茶葉經清蒸後經搗、拍、焙、穿、封加工而成的餅茶法開始衰退,而經揉、炒、焙加工而成的散茶法開始在上流社會和文人生活圈中流行起來。這種原本在唐、宋為社會底層民間流行的草茶飲用法,逐漸成為主流。因此,在元代,與宋代流行的點茶法相適應的茶具開始消亡。元代飲茶習尚的這一變化在內蒙赤峰出土的一幅元代墓道壁畫——《烹茶圖》(圖1)中得到印證。此圖生動地再現了元代的飲茶習俗。長桌上有內建長匙的大碗、白瓷黑託茶盞、綠釉小罐、雙耳瓶。桌前側跪一女子,左手持棍撥動炭火,右手扶著炭火中的執壺。桌後右側女子,手託一茶盞;中間男子,雙手執壺,正向旁側女子手中盞內注水;左側女子一手端碗,一手持紅色筷子攪拌。此圖表現了一套完整的茶具及點茶過程。

古代茶具的產生、演變與發展(四)

圖1 內蒙赤峰出土的元代墓道壁畫

明代的飲茶風尚也發生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變革。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倡導之下,窮極工巧的團餅茶為散茶所代替,鬥茶之風消失。就明代文震亨《長物志》、許次紓《茶疏》、馮可賓的《芥茶箋》、陳師的《茶考》等著述中的記述分析,明代人的散茶沖泡飲茶法可以歸結為:使用燒開的水以壺具沏茶和以茶盞盛茶飲用。圍繞沏茶、飲茶而所需的茶具比唐宋要簡單得多。

就明代茶具的時代特點而言,最有特色的就是茶壺和茶盞的變化。明代為適應散茶沖泡,故因而發明了一種適宜沖泡的小茶壺。明代最為崇尚的茶壺為紫砂壺(圖2)與各式瓷制的小茶壺。文震亨《長物志》對此有專評:“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明代張謙德在《茶經》中亦指出:“茶性狹,壺過大則香不聚,容一兩升足矣。”他在評品茶具材質時又言:“官(窯)、哥(窯)、宣(宣德窯)、定(窯)為上,黃金、白銀次,銅、錫者鬥試家自不用”。

古代茶具的產生、演變與發展(四)

圖2 南京市馬家山明嘉靖

12年吳經墓出土柿蒂紋提樑壺

明代茶盞,以瓷質為主,但由於茶類的改變,宋時興盛的鬥茶之風不再,故茶盞已由黑釉盞變為白瓷、青瓷或青花瓷(圖3)。

古代茶具的產生、演變與發展(四)

圖3 青花梵文杯

清代,茶具基本承明制沒有發生大的變化。清代的茶盞、茶壺,通常以陶或瓷製作,以康、乾時期最為繁榮,並以景德鎮與宜興兩地所出的茶具最為有名。清代的茶具以其形制而言,在康熙、雍正、乾隆時盛行的蓋碗最負盛名(圖4)。蓋碗由蓋、碗、託三部分組成。蓋呈碟形,高圈足以利提手;碗為大口小底,有低圈足;托實為中心下陷的一個淺盤,其下陷部位正好與碗底相吻。

古代茶具的產生、演變與發展(四)

圖4 豆青地粉彩魚藻紋帶託瓷蓋碗

清代以及民國江蘇宜興紫砂陶茶具,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也有了新的發展(圖5、6)。清代紫砂名家輩出,每一件作品,匠心獨運,窮工極巧,是清代茶具的傑出代表。清代紫砂代表性的名家有陳鳴遠、邵大亨、陳曼生等。

古代茶具的產生、演變與發展(四)

圖5 民國鐵畫軒款紫砂壺

婺州窯歷史文化陳列館藏

古代茶具的產生、演變與發展(四)

圖6 清代徐飛龍款紫砂漢方提樑壺

婺州窯歷史文化陳列館藏

自清中晚期始,福州的脫胎漆茶具、四川的竹編茶具,海南的生物(椰子、貝殼)茶具也開始出現,自成一格,形成了新的特色。

文章來源:根據雷國強、李震發表於《東方收藏》

2018年第3期文章摘錄整理

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絡刪除!

茶具欣賞

古代茶具的產生、演變與發展(四)

古代茶具的產生、演變與發展(四)

名稱:

龍泉窯茶盞

資產編碼:

GDB500015

尺寸:

口徑10。3釐米,高3釐米

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託管資產

本品折沿,短弧腹,圈足,盤外剔蓮瓣紋,盤內觀貼塑了一對遊動的小魚,魚身紋理細膩,整器釉料肥腴失透、溫潤如玉,紋飾寓意吉祥,具時代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