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終於發現了《道德經》的精髓,大家來看下對不對?

好吧,終於發現了《道德經》的精髓,大家來看下對不對?

《道德經》的精髓是“道法自然”四字,但是對於“道”的理解、如何取法,又怎麼看待“自然”二字,卻是有著種種大相徑庭的不同看法。

首先,“道”是什麼?《道德經》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說“道”是很抽象的,無法確定也無法命名,但是“道”又是宇宙間的至理,是自然存在的最高規律,是天下萬物莫不依存的法則……

第二,如何取法於自然?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想取法於自然,就應該按照自然規律理解和辦事,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深刻了解事物表面下蘊藏的基本規律,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取法於自然。

第三,何為自然?

好吧,終於發現了《道德經》的精髓,大家來看下對不對?

《道德經》裡所說的這個“自然”,既是合乎大道的自然本源、自然法則,也是秉天地靈氣而生的自然界的世間萬物,當然也可以是一種自然而然、自自然然的境界和狀態!

說到這裡,道法自然的意思其實已經很明白了,就是天下之道、萬物之道都要遵循自然規律,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自然而然、自自然然。

但是!本來道法自然很容易理解,也便於在日常生活中施行,可是由於《道德經》後文的轉折,道法自然這句話竟然成了一句空話,深為可惜!

因為老子身處戰亂紛爭朝不保夕的春秋末期,所以他主張無為而治、清心寡慾,甚至在《道德經》第八十章中這樣寫道,“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幻想回到一種小國寡民、謙讓守弱的消極狀態。

好吧,終於發現了《道德經》的精髓,大家來看下對不對?

所以後人大多被這些事實所誤導,以為清靜無為、消極退讓和清心寡慾的出世思想才是《道德經》的精髓,才是道法自然的正確理解,這真是大錯特錯了!

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不加分析毫無懷疑的完全相信任何一個人的所說的話,都有可能犯錯!

老子是在《道德經》中說過要清靜無為清心寡慾,那是因為他當時所處的戰亂環境下只能這樣選擇!

戰火瀰漫、朝不保夕就是老子當時所處的“自然”,他要道法自然,就要根據當時戰亂的情況下做出清靜無為、小國寡民的選擇來保全自己,這樣選擇非常正確。

而反觀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身處和平環境、又在經濟發展的快車道上,現在的“自然”其實早已不是老子那時的“自然”,而是奮鬥、發展、超越和重鑄輝煌!

好吧,終於發現了《道德經》的精髓,大家來看下對不對?

在如今這個朝氣蓬勃、向陽而生的“自然”之中,難道我們還要讀死書一樣執守清靜無為、清心寡慾的彼時的“自然”嗎?!

本來,風和日麗、清風細雨是一種“自然”;大江東去、電閃雷鳴也是另一種“自然”,只有這樣理解,兩者兼顧,或者全面認清現實,才能真正瞭解並掌握“道法自然”的原本含義,做到古為今活學活用,而不只是古板僵硬的讀死書!

道法自然,讓我們大家都能根據自己現在所處的自然,做出適合自己的正確選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