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不得志時編纂的書籍,成為後世經典著作,關羽等人很喜歡讀

我們很多人都應該聽過一句名言叫做“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意思是周文王被商紂王拘禁期間創作了偉大的《周易》,而孔子(仲尼)在鬱郁不得志的時候編纂了偉大的《春秋》。

那麼,與《周易》齊名的《春秋》究竟是一部怎樣的著作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孔子在不得志時編纂的書籍,成為後世經典著作,關羽等人很喜歡讀

《春秋》本是春秋戰國時代魯國的國史,後經過孔子整理編纂而成為“微言大義”的經典。

孔子游歷諸國,頗不得志,“仲尼厄而做《春秋》”在這句話中體現了在逆境下能激發人的創作熱情,成就不朽經典。

但我們看《春秋》實際上並非這麼簡單。

所謂《春秋》其實並非單指孔子的著作,確切的說先秦時代列國史書都叫《春秋》。之所以秋是因為春秋是因為一年分為四季而以春秋之名為紀年。當時除了魯國其它各國的史書也冠以名號,比如《楚國春秋》《晉國春秋》等,而魯國春秋由於孔子的緣故在後世被預設為《春秋》之名。

孔子在不得志時編纂的書籍,成為後世經典著作,關羽等人很喜歡讀

原版《春秋》記載了魯國二百四十年間的歷史大事件,全書一萬八千多字,後遺失了一部分是剩下一萬六千多字。戰國時代有人為《春秋》寫註解,其中以左丘明、公羊高等人最成功,故此又有《左氏春秋》《公羊傳》著作。

魏晉三國時代就有不少名人嗜好《春秋》以及相關注解,著名的如關羽和杜預等人。

由於《春秋》中用詞講究,簡單明瞭的詞句往往含有深遠的意義,故此《春秋》又稱“春秋筆法”“微言大義”,使他從一部史書變成了具有教育意義的“經書”。

《春秋》後來成為儒家無上經典之一,位列六經,被稱為“麟經”。

孔子在不得志時編纂的書籍,成為後世經典著作,關羽等人很喜歡讀

後世學者對於《春秋》的定位曾有爭議,有人認為它是一部史書,有人認為它是孔子借史書表達自己思想觀點的經書,還有人認為它既是史書又是經書。

實際上,自先秦時代中國人對於歷史記載就十分重視,甚至可以稱為當時世界第一等。在那個時代的古文明,比如古印度文明對於歷史記載就不那麼重視,他們更多的是師徒之間“口耳相傳”。又比如古希臘文明的歷史記載其實也早已中斷,現在我們看到的很多古希臘的歷史事件,都是文藝復興以後的西方知識分子透過傳說再發揮他們的想象改編而成的,所謂“西方無信史”指的就是這個。

但是中國的史書是有悠久的傳統的,春秋戰國時代各國都有史官,他們負責記載王公貴族的言行編纂成資料,這些人的工作是具有高度獨立性的,一般來說即便是諸侯王也無權干涉史官的記載。

比如晉國的權臣趙盾,因為手下人殺了晉靈公,被史官記載“趙盾弒君”,趙盾向史官求情希望不要把這筆賬記在他頭上,史官沒有理他。

由此可見當時中國人對於歷史記載這件事是具有崇高的使命感的。

孔子編纂《春秋》從根本上說就是在傳承這種歷史,但又有發展,所謂“文以載道”大概就是從孔子那個時候開始定型的。

中國的歷史記載之完備可信可以說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個高峰,而《春秋》是這座高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後世史學家如司馬遷等人對《春秋》就給出了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