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這片山脈被稱為仙山,連詩仙李白都心生嚮往

錢塘江,浙江的母親河,從遠古奔流至今。接運河、通大海、納百川,這條無數文人詠贊的神奇江流,閃耀著燦爛的文化之光,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浙江兒女。

一帶金華山,是怎樣的風光,讓詩仙李白都為之神往?又因為怎樣的傳奇,讓這裡成為萬人迷的仙山?一脈金華江滔滔西去,性格卓異的江水,如何哺育了影響深遠的婺學?呂祖謙又在婺學發展的長河當中做出過怎樣的貢獻?

守望文化家園,傳承歷史文脈,本期文化浙江大講堂為您講述《錢塘江詩路:江南鄒魯 仙境婺城》。

婺城,這座詩歌的國度,每一條江河都自帶韻腳,每一座碧山都懂得平仄。

李白的長詩《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中有佳句:“徑出梅花橋,雙溪納歸潮。落帆金華岸,赤松若可招。沈約八詠樓,城西孤岧嶢。”詩中的雙溪和赤松,說的就是婺江和金華山。

一條雙溪詩意滔滔,一脈赤松山仙霧繚繞。明萬曆《金華府志》引南朝《玉臺新詠》序言“金星與婺女爭華,故曰金華”。婺城天賜寶地,這裡是金星和婺女星爭華的美地。城外北山高聳入雲,溶洞群蔚為奇觀,南山蒼翠連綿,四溪五湖碧波盪漾;市區三江交匯,兩洲相望,八詠樓鐫刻著歷朝的麗句華章。

浙江的這片山脈被稱為仙山,連詩仙李白都心生嚮往

浙江的這片山脈被稱為仙山,連詩仙李白都心生嚮往

在婺城 水是詩路

滔滔的江水向西流,在婺城的燕尾洲,義烏江與南來的武義江匯合後成了婺江,一路向西,沿途接納乾溪、白沙溪等溪流後匯入蘭江,再奔向錢塘江。婺城地處四省通衢的浙中盆地,自古以來“擁一郡之形勝,為兩浙之要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讓這裡成了歷代詩人詞家探訪江南的必經之路。

浙江的這片山脈被稱為仙山,連詩仙李白都心生嚮往

李清照到金華避亂,留下一首《題八詠樓》,“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簡簡單單14個字,道清婺城這座千古名城的浩浩蕩蕩。

一脈婺江,兩岸文明,繽呈多彩,源遠流長。

在婺城,山是仙山

金華城北有金華山,金華山雄踞浙中大地,自然風光秀美奇絕。金華山古稱常山或長山,明萬曆《金華府志》收錄的宋朝詩人王野《始得山橋隱居記》記載:“金華山峙州城之北,橫亙百餘里,博厚崷萃,屹若屏障,所謂長山者是也。山之可遊者,左赤松,右智者,三洞居其西北。洞之勝聞於天下,而赤松、智者亦以仙佛著名久矣。”

浙江的這片山脈被稱為仙山,連詩仙李白都心生嚮往

一座山被稱作仙山,必定美得不可方物。在這裡,山間的白雲皆為仙人吐納,山間的白石是仙人牧過的白羊。滿山都是奇絕的溶洞,神秀的雙龍在洞口迎接四海賓朋,臥舟可以進入龍宮。隱藏著太多寶藏的仙山,自古就是仙家的道場,佛子的蘭若,儒生的書院,隱者的草堂。

浙江的這片山脈被稱為仙山,連詩仙李白都心生嚮往

金華山是黃帝鑄鼎、黃大仙叱石成羊的仙山。

金華的山形水貌為“金衢如盆,山若蟠龍,雙溪匯聚,雙龍來朝”,暗合“天乾地坤,龍蟠龍聚”,在統一華夏後,黃帝為“鼎定南國”,首選的鑄鼎地便為金華山。

浙江的這片山脈被稱為仙山,連詩仙李白都心生嚮往

浙江的這片山脈被稱為仙山,連詩仙李白都心生嚮往

自黃帝南巡金華山開鑄鼎煉丹先河以來,道學家、醫學家、神仙家接踵而至,如赤松子、黃初平等眾多仙道人物,都在金華山留下了採藥、煉丹、修道的傳說和蹤跡。也正是因為這些傳說,讓世代文人墨客,都要到這裡來尋仙。

李白也許沒有真正到過金華山,但他一定是極想要來一趟的。他在《古風》一詩中寫到:“金華牧羊兒,乃是紫煙客。我願從之遊,未去發已白。不知繁華子,擾擾何所迫。崑山採瓊蕊,可以煉精魄。”

這一片山脈,引得無數詩人心馳神往,文天祥說,“牽引駕車如衛玠,叱教起石羨初平。”蘇軾也道“止者自止行者行,先生超然坐其旁。挾策讀書羊不亡,化而為石起復僵。”

浙江的這片山脈被稱為仙山,連詩仙李白都心生嚮往

金華山有多仙,孩子們一定是知道的,因為葉聖陶的一篇《記金華的雙龍洞》:“4月14日,我在浙江金華,遊北山的雙龍洞。出金華城大約五公里到羅店,過了羅店就漸漸入山。”

浙江的這片山脈被稱為仙山,連詩仙李白都心生嚮往

宋代學者方鳳在《金華洞天記》記載:“傴僂踏水入內洞,有形蜿蜒,頭角須尾,凡二,屈蟠隱見,爪尖皆白,石如玉,所謂雙龍也。”雙龍洞是大自然的恩賜,得詩人的盛寵。宋代葉芳寫到“一水穿開巖底石,片槎引入洞中天。”明朝屠隆也說 “千尺橫樑壓水低,輕舠仰臥入回溪。”徐霞客在其《浙遊日記》中也說:“外洞,軒曠宏爽,如廣廈高穹。”

浙江的這片山脈被稱為仙山,連詩仙李白都心生嚮往

浙江的這片山脈被稱為仙山,連詩仙李白都心生嚮往

浙江的這片山脈被稱為仙山,連詩仙李白都心生嚮往

浙江的這片山脈被稱為仙山,連詩仙李白都心生嚮往

雙龍洞旁,還有一個冰壺洞,洞內有一瀑布自暗河飛瀉而出,聲若巨雷轟鳴,其勢壯觀無比,金履祥寫道:“洞外菸雲膚寸合,洞中冰雪百尋飛。壺中日月憑誰記,水自飛淙雲自歸。”

金華山風光無限,有仙的傳說,有水的靈動,有詩的沉澱。

浙江的這片山脈被稱為仙山,連詩仙李白都心生嚮往

浙江的這片山脈被稱為仙山,連詩仙李白都心生嚮往

在婺城,城是詩城

南宋遷都臨安,金華成了陪都,一時名士雲集,開創了以呂祖謙為代表的金華學派。呂祖謙出身於“東萊呂氏”,門蔭入仕,起家將仕郎。他主張明理躬行,學以致用,反對空談心性,開“浙東學派”之先聲。他所創立的“婺學”,是當時最具影響的學派,在理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與朱熹、張栻齊名,並稱“東南三賢”。

浙江的這片山脈被稱為仙山,連詩仙李白都心生嚮往

呂祖謙與其胞弟呂祖儉創辦“麗澤書齋”,後得宋理宗御賜牌匾“麗澤書院”。關於麗澤這個名字的來由有這麼一說。“麗澤”之名取於《周易》“兌封”象義:“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麗澤”意為兩澤相連,其水交流猶如君子朋友透過講會而交流知識、學說。相傳朱熹曾來信建議命名為“尊賢堂”,呂祖謙去信婉言謝絕,他以《易經》聚朋論道的典故,定名為“麗澤堂”。麗澤書院,與嶽麓、白鹿洞、象山書院並稱為南宋四大書院。

呂祖謙開創的麗澤書院是金華學派的發祥地,促進了南宋兩浙學術文化的繁榮,天下稱婺州為“小鄒魯”。

浙江的這片山脈被稱為仙山,連詩仙李白都心生嚮往

而後,婺學由北山四先生傳承。北山就是金華山,北山四先生,即何基、王柏、金履祥和許謙。何基師承朱熹學生王幹,又受呂祖謙一脈婺學的影響,婺學在從他們開始源遠流長,學術思想經久不息。南宋時期,定都臨安,金華作為陪都,成了全國求取功名計程車子一定要去的地方,一方面為了進一步學習,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在這裡尋找更為正統的文脈。

浙江的這片山脈被稱為仙山,連詩仙李白都心生嚮往

現在,麗澤書院已經看不到它的遺蹟,但是在金華山上,還存有一座鹿田書院,書院內供奉金華自宋朝至清朝的婺學代表人物“七賢”,以及讓婺學一直傳承下去的北山四先生。

浙江的這片山脈被稱為仙山,連詩仙李白都心生嚮往

在鹿田書院,向南可俯瞰金華城全貌。站在這裡放眼望去,一脈清流潺潺流淌,一江春水滔滔而來,這裡有靈動的水,這裡有美好的傳說,這裡是江南的鄒魯,這裡是萬千詩人鍾愛的世外桃源,有多少絕妙的詩篇,就有多少傳世的風華。

掃一掃

看《文化浙江大講堂》往期節目

文化浙江,錦繡華章!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聯合浙江新聞頻道,每週日晚 21:20推出文化專題節目《文化浙江大講堂》。

浙江的這片山脈被稱為仙山,連詩仙李白都心生嚮往

告訴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