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說新語‖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詩說新語‖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文丨王亞楠(方塘傳媒編輯傳播中心實習編輯)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中唐時期有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遙望著遠方,不斷搔頭沉思,眼神中充滿了憂愁。他在憂愁烽火連天,親友離散,家書一字難求;他在憂愁山河破碎,時世動亂,百姓痛不欲生。突然有一天,他聽到國家收復失地的捷報,喜極而泣,手舞足蹈,放聲歌唱,寫下了“生平第一快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他就是憂國憂民的詩人——杜甫。

杜甫,字子美,出生於河南省鞏縣。他的青年時代是在繁華的盛唐度過的,過了一段南北漫遊,裘馬輕狂的生活。三十歲時在洛陽偃師定居成婚。三十三歲時在洛陽遇到了被“賜金放還”的偶像李白,結下了千古傳頌的友誼。之後登泰山,抒發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慷慨情懷。和盛唐的許多詩人一樣,他胸懷遠大的抱負,渴望登上要路,致君堯舜,成就一番事業。但在天寶五載到達長安後,他的理想逐漸破滅。

入長安第二年,他陷入了李林甫操縱的科考騙局,落第後,四處獻賦上書,干謁贈詩,渴望引薦,但都落空。十年的長安生活,他受盡了冷落、辛酸與不平,也看到了百姓的貧窮、痛苦與掙扎。他的仁民愛物的情懷沒有被現實的冷水澆滅,反而更加炙熱。之後他經歷了安史之亂,受盡了人間的疾苦,寫盡了底層百姓的苦難,全面地反映了這場戰亂的社會生活,所以他的詩也就被人們稱之為“詩史”。安史之亂結束後,他棄官漂泊,在大曆五年冬,卒於自潭州到嶽州途中的舟上,享年五十九歲。

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作於唐代宗廣德元年(763)的春天。據《新唐書》記載,唐肅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十月“官軍破賊於洛陽,進取東都,河南平,史朝義走河北”,“次年春正月史朝義走至廣陽自隘。其將李懷仙斬其首以獻,河北平”。第二年春,也就是寶應二年(763年),持續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終於結束了。

當時流落在四川,飽經滄桑之苦的杜甫,聽到了這個大快人心的訊息後,欣喜若狂,遂落筆寫下了這首反映史實的詩。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安史之亂平定後,詩人對故鄉深切的思念和對國家無盡的熱愛。

“我在劍門關外聽到官軍收復薊北的訊息,剛聽到這個喜訊就歡喜得淚灑衣裳。回頭看妻子和孩子,哪還有一點兒憂傷?胡亂地捲起詩書高興得簡直要發狂。太陽高照,放聲歌唱,開懷痛飲,趁著明媚春光,正好返回我的故鄉。乘舟從巴峽東行,穿越巫山的疊嶂,順流而下。一過襄陽,便直奔故鄉洛陽。”

這首詩的主題已是十分得明確,就是抒寫詩人忽聞叛亂已平的捷報,急於奔赴家鄉洛陽的急迫與狂喜。詩歌首聯到尾聯,四聯環環相扣,情感層層昇華。

首聯“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劍外”指的是劍門關以南的地方,這裡指的是四川一帶。“劍外忽傳”說明這個捷報來得突然,意料之外。詩人此時已有五十二歲,還流離在異鄉梓州(今四川省三臺縣),他不是不想回到故鄉,而是因為薊北未收,歸鄉無望。如今,戰亂平定,失地收復,回家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幻想,心中湧上來的悲喜之感猶如洪流決堤,滾滾而來,不可阻擋。“初聞”轉承上句,這捷報使詩人不禁回憶起過往的種種辛酸與苦難,但終究是苦盡甘來,轉喜為悲,又轉悲為喜,悲喜交加的複雜情感交織在一起,透過“涕淚滿衣裳”生動傳神地宣洩出來了。

頷聯所表達的喜悅之情進一步高漲,落腳在“喜欲狂”。“卻看”指的是回頭看,回頭看妻子和孩子,想一起訴說勝利的喜悅,想說卻又無從說起。其實也無需多言,籠罩在家人頭頂上的烏雲已經沒有了,只有臉上喜氣洋洋的笑容。家人們的喜增加了詩人的喜,使得詩人“狂喜”,迫不及待地去整理書卷,只想奔赴家鄉,回到洛陽。

頸聯“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進一步抒發了歡喜之情,是上聯“喜欲狂”的具體表現。白日不僅要大聲歌唱,而且必須還得有酒來助興,喝酒不是喝到微醺,而是要縱情地喝,來慶祝國家的勝利和回家的喜悅。這寫的是詩人的“狂態”。趁著春光正好,心情舒暢,與妻子兒女一起返回故鄉,是多麼令人振奮激動的美事啊,這寫的是詩人的“狂想”。

尾聯“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這是詩人還鄉“狂想”的生動詮釋,足以見得詩人歸心似箭。四個散文字詞“即從”“穿”“便下”“向”形成動態迅疾之勢,它們分別連線四個地名,對仗工整,一氣貫注,給人一種風馳電掣之感。巴峽、巫峽、襄陽、洛陽這四個地方相距甚遠,但在詩人筆下彷彿是一閃而過的畫面,一個接著一個在讀者的眼前飛過。這句詩是詩人對自己迴歸之旅的規劃,是夢想照進現實的抒寫,此時詩人的喜悅也已經達到了高峰。

眾所周知,杜甫是煉字高手,從這句詩中我們可以深刻地體會到。從巴峽到巫峽,兩岸狹峰險峻,河流湍急,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字。出巫峽入襄陽,順流而下,所以用“下”字,從襄陽到洛陽已轉為陸地,所以用“向”字。可見詩人用詞高度準確恰當,完美地踐行了“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這一煉字追求。

唐代的大文學家韓愈在《荊譚唱和詩序》中曾說“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聲要妙;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但並非所有描寫喜悅歡愉的詩歌都“難工”,杜甫這首詩歌就是個例外。這首充滿時代感的詩歌,經過杜甫來雕琢,其中的喜悅之情也就超越了一已的感受,是為國家而喜,為百姓而喜,為時代而喜。這個“喜悅之情”便成了更為高階、複雜的情感,越品味越能感受到詩人的偉大。

品讀完杜甫這首詩,我們首先可以感知到這是漂泊他鄉的遊子對故鄉的思念,是心繫天下的文人對祖國由衷的熱愛。其次我們感受到的是詩歌表達形式,猶如散文一般,連貫性、整體性極強,絲毫不受律體的束縛。除了思想內容和形式技巧,詩歌究竟還可以給我們帶來什麼?

我覺得詩歌給我帶來了一種心靈慰藉,總是想和詩歌背後的那個生命暢談,互訴衷腸,瞭解他們這一路走來內心的愜意與掙扎,探知他們堅忍的處世之道與獨特的人生感觸,從而激勵我們勇敢地、從容地踏上一條條未知的路。品讀一首好詩就如同飲上一杯美酒,讀完之後會有一種陶醉感和莫名的快樂感,彷彿傲遊於天地之間,飄飄然,忘乎所以。

那麼品讀詩歌給你帶來了什麼?

附:詩文中的地理

1、河南:指唐代的“河南道”,“道”是唐代設立的全國行政區劃名稱。唐朝採用了“道州縣”三級制,唐代的“道”大致相當於今天的省。唐代的“河南道”包括今天的河南省、山東省黃河以南,安徽省、江蘇省淮河以北的廣大地區。

2、河北:指唐代的“河北道”,包括現在河南省黃河以北地區及河北省地區,“河北道”也包含范陽,范陽是安史叛軍的老巢。

3、劍外:指劍門關以南的地方,指的是四川一帶。因杜甫此時寓居在梓州,是詩人聽聞到捷報的地方,所以詩人才寫“劍外忽傳”。

4、薊北:是今天的河北薊縣以北地區,聞名遐邇的黃崖關,始建於隋開皇初年,就屹立在薊北的長城上。

5、巴峽:長江三峽之一。位於湖北省巴東縣西,由石洞峽、銅鑼峽、明月峽組成。巴山正好臨江而立,這一段峽谷稱為巴峽。它位於巫峽之東、夷陵之西,水流湍急。

6、巫峽是長江三峽中的第二峽,巫峽從巫山縣城東大寧河起,到巴東縣官渡口,全長46千米。巫峽綺麗幽深,以俊秀著稱天下。

7、襄陽:今屬湖北,歷史文化名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郡為州。唐太宗貞觀初年設立“山南道”,治所就在襄陽城內。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屬山南東道,治所仍在襄陽城內。

8、洛陽:杜甫在這首詩後還有自注“餘田園在東京”,東京就是唐代的東都洛陽,詩人杜甫的故鄉在今河南省鞏縣,唐朝時屬於洛陽。唐王朝軍隊收復河南,包括杜甫的故鄉。

編審:袁媛丨編輯:徐豐超丨設計:孫月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