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在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仁”是大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儒家提倡“仁、義、禮、智、信”,也是把“仁”放在第一位的。

可是在《道德經》中卻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 ,以百姓為芻狗。”這句話乍聽起來,很難讓人接受。孔子被後人尊稱為孔聖人,他最看重的就是“仁”,而老子卻說“聖人不仁”,這不是跟孔子唱反調嗎?我們到底應該聽誰的呢?

其實,老子說的和孔子說得並不矛盾,“不仁”和“仁”是一不是二,都是一回事。“不仁”也是“仁”,而且是“仁”的最高境界。這樣說好像比較難以理解,下面我們仔細分解一下。

《道德經》:“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先從“芻狗”說起。芻狗,就是用草結紮而成的狗,在古代是一種祭品。古人祭拜天地鬼神,祭拜自己祖先,都會擺上一些供品,表示自己的誠意。開始的時候,是殺一些活的動物來祭祀,但畢竟成本太高,一般人家負擔不起,所以後來就改為用草紮成的動物,最主要的是表示自己的誠意,而不在於那個祭品,所以祭品是否貴重,大家也就不計較了。

這個“芻狗”,在沒有祭拜之前,是非常重要的,不能亂動,不能搞髒了。但是在祭拜完之後,就沒人把它當成一回事了,隨便丟掉就算了。那芻狗的結果怎樣呢?就是迴歸天地之間,任其自生自滅了。

《道德經》:“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下面來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我們常說“上天有好生之德”,但這只是人的一廂情願,上天可沒有這個想法。天地可以生髮萬物,也可以毀滅萬物,完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根本沒有什麼主觀意願的想法。也就是說,上天沒想著做好事,也沒想著做壞事,就只是做了它自己該做的事情而已。

現在再來說“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是明心見性的人,是悟道的人,所以聖人是能夠體會天地之心的。所以他和天地一樣,看起來好像不仁,好像不存在,以百姓為芻狗,讓百姓自生自滅,自己過自己的生活。

事實上,聖人做了很多事情,只是他不居功,不自傲,做了就像沒做一樣。老百姓什麼都沒有感覺到,就認為聖人好像不管他們一樣,實際上是老百姓沒有覺察到,並不是聖人沒有做事。

《道德經》:“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如果聖人做了很多事情,讓老百姓感覺到了,老百姓都感恩戴德。那聖人就要自我反省了,因為你給大家帶來壓力了,人家如果不感謝你把,好像人家又不懂得感恩,就有點勉強的意味了,這在老子看來,都是不自然的。

什麼是自然呢?杜甫的那首《春夜喜雨》描述得就很形象: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所以說,“聖人不仁”,就是做了“仁”的事,自己卻並不認為是“仁”,別人也感覺不到“仁”,這才是“仁”的最高境界。用大白話講,就是做好事不留名,把做好事當成分內的事,心中根本就沒有“做好事”的概念,別人也沒有感覺到他做了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