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社會定律:弱者拆臺,強者補臺(深度好文)!

驚人的社會定律:弱者拆臺,強者補臺(深度好文)!

作者:洞見RDJ

看過一個頗有寓意的動畫短片。

獨木橋上,熊和鹿分別從橋的兩端走來,誰也不願意讓對方先過。

這時,從兩邊走過來的松鼠和兔子也想過橋。

結果熊一把提起松鼠扔了出去,鹿也一腳把兔子踹開。

一氣之下,松鼠與兔子合力弄斷了一側的繩子,熊和鹿都掉到了河裡。

此刻的獨木橋只剩一半在支撐,松鼠和兔子走到橋中間,思忖了片刻。

松鼠蹲下身子,讓兔子踩著過去,自己也輕鬆過了橋。

短片的最後寫道:

狹路相逢,共存者勝

人生在世,誰都不是獨角戲,每個人之間相互連線,彼此依存。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雙贏。成就別人,也是成就自己。

聰明的人,彼此幫助,道路會越走越寬,而愚笨的人,互相拆臺,路越走越窄,最終只會害到自己。

驚人的社會定律:弱者拆臺,強者補臺(深度好文)!

01

弱者拆臺,兩敗俱傷

《左傳》中講道:“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人與人之間,彼此互相關聯著,沒有人能完全脫離他人而長久存在。

這個世上,很少有能憑藉一腔孤勇,就能達到的成功,塵世間幾乎所有的成功,都是來自互相扶持。

因為一個人總有獨木難支,孤槳難行時。

互相搭臺,好戲連臺;互相拆臺,大家垮臺。

《三國演義》裡袁氏兄弟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東漢戰亂時,袁術和袁紹兩兄弟,各自稱霸一南一北,遙相呼應,大有一統天下的勢頭。

連董卓都不掩忌憚:“但殺二袁兒,則天下自服矣。”

但是,兩兄弟因同父異母的不平等身份,一直看不慣對方,不甘下風。

在諸侯討伐董卓的關鍵時刻,二人互相拆臺,爭鋒相對。

袁術與袁紹的死對頭公孫瓚結盟,袁紹則聯合袁術的強敵劉表,成天窩裡鬥。

後來,袁術獲得玉璽稱帝,但因治國無方導致眾叛親離,被曹操擊敗。

袁紹全程冷眼旁觀,甚至恨不得踩上一腳。

袁術死後,曹操又轉頭攻打袁紹,最終成功“滅二袁”,成為最大贏家。

兄弟二人聯手明明可得天下,卻互相拆臺,兩敗俱傷,便宜了外人。

常言道:“有因有緣事易成,有因無緣果不生。”

“因”是自身努力,“緣”則為外界助力。

人生從來不是獨角戲,人際往來中,往往有因有緣方有結果,有些事的表面似是毫不相干,暗裡痕跡卻是相互連線。

人性最大的愚蠢,就是相互為難。

這世間的所有的人和事都是相互的。

拆了別人的臺,也給自己挖了坑。

堵了別人的道,也給自己封了路。

當我們抓起泥巴扔向別人的時候,最先弄髒的是自己的手。

驚人的社會定律:弱者拆臺,強者補臺(深度好文)!

02

強者補臺,彼此成全

《易經》中講:“利者,義之和也。”

雲映日而成霞,泉掛巖而成瀑。

真正的強者,懂得相互扶持,彼此成就,相映成輝。

在知乎看到一個問題:成功者有哪些共同點?

有人回答說:“大凡有成就的人,都善於搭臺,更善於補臺。”

有這樣一則故事:

爺爺愛看戲,經常帶她去老家的戲院。

有一陣子,戲院連著唱好幾天的著名豫劇《拷紅》。

講的是,紅娘送鶯鶯到張生的書房幽會,事發後崔夫人對紅娘進行拷問。

紅娘據理力爭,辯稱此事是夫人許婚又賴婚造成的,崔夫人無奈,只好允下婚事。

最後一晚,飾演紅娘的演員,在臺上明顯有些精氣神不夠,臺詞也唱錯。

但崔夫人的扮演者詞兒接得恰到好處,舉手投足都是戲。

爺爺在臺下鼓掌:“真是高手啊!”

旁人不解:“怎麼高了?”

爺爺說:“那個演紅娘的今天狀態不行,崔夫人給她補臺呢。”

散場後,果然聽說由於好幾天的夜戲,“紅娘”累病了,今天是帶病上場,而搭戲的“崔夫人”是團長。

博主最後感慨道:

“年少時不懂,成年後才慢慢悟出其中真諦。那就是,合作關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高水平的人,都會補臺。因為他知道,一旦出事,雙方都輸了。”

生活裡,人與人之間最長久的關係,莫過於是合作共存。

紅頂商人胡雪巖深諳這一點。

曾經有一個落魄的布商找到胡雪巖,想以兩千兩的低價轉賣自己的家族產業。

胡雪巖吩咐手下去打探一下市場價。

最終,他按五千兩的市場價給這個布商,還說只是幫他暫時保管家產,渡過難關以後隨時來贖回。

布商東山再起後,反過來鼎力相助,成就了胡雪巖的商業傳奇。

如今,不是一個單打獨鬥就能成功的時代。

正如古語云:“強者搭橋,弱者築牆。”

為別人搭橋,成全別人,其實也是在為自己鋪路,成就自己。

多搭一座橋,便是多了一條路,閒時多搭橋,遇水急時方有人渡。

你在成全別人時,其實也是以另一種方式成就自己。

損人,永遠不能利己。

唯有助人,方能達己。

驚人的社會定律:弱者拆臺,強者補臺(深度好文)!

03

人生到最後,拼得是格局

曾國藩曾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什麼是格局?

看到他人的成功,有的人只想拉對方下馬,有的人為對方鼓掌喝彩。

當自己稍有成就,有的人選擇唯我獨尊,有的人選擇百家爭鳴。

這就是格局的區別。

歷史上,劉邦出身農家,剛打入咸陽時,看見宮中財寶無數,頓時眼睛發直,兩腿走不動路

張良看見後,立馬過來勸阻,並告知:

“等日後成就大業,眼前這些財寶根本不算什麼,若是因此敗壞名聲,甚至喪失稱霸天下的決心,簡直得不償失。”

劉邦聽後恍然大悟,不僅封了宮廷,同時還向關中的百姓“約法三章”。

這一做法不僅得了民心,也為日後成就霸業奠定了基礎。

反觀項羽,推翻秦朝後,在咸陽不僅放火燒了阿房宮,搶奪大量金銀財寶,甚至還屠殺百姓。

如此做法,怎能得人心?最終項羽在垓下之圍戰役中慘敗,落得烏江自刎的下場。

真正有格局的人,往往有著與常人不同的氣度。

《論語·里仁》雲:“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古往今來,但凡是有所成就之人,都有著遠大的格局,不會因眼前的蠅頭小利而忘掉追求,自斷生機。

格局不夠大,人生成就再高也有限度。

在人生這場旅途上,有大境界者方能有大胸懷,有大格局者才能有大作為。

你的格局,註定了你的結局

格局越小的人,越以拆臺為樂,毀人不倦,路越走越窄。

格局越大的人,越互相扶持,共同成長,最終行穩致遠。

最後,我們一起來看一張漫畫:

驚人的社會定律:弱者拆臺,強者補臺(深度好文)!

用一句老話來說,就是“分則兩敗,合則兩利。”

總是互相刁難的人,兩個人就像拔河,彼此負重,誰都討不了好。

行走世間,常存互濟心,拋開眼前一點得失,才不會孤立無援。

《菜根譚》中說道:“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因為不爭,所以天下都難與之爭。

弱者拆臺,寸步難行;強者補臺,彼此成就。

勾心鬥角之人,所到處皆是地獄;欣賞互助之心,一念即是天堂。

幫助別人,就是在成就自己。永遠記住,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是彼此成就。同意的點個“在看”,請您轉發分享,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國學文化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