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的快樂:我們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談談錢了

文 | 小貓

毛姆在《刀鋒》裡寫過:錢能給人帶來世上最最寶貴的東西——不求人。

01

孔乙己先生對著櫃裡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然後排出九文大錢。

多年以後,孔乙己先生被魯迅老師寫成了中華最家喻戶曉的網紅,大家都記得孔乙己先生的長衫皺紋,卻唯獨不記得“排出九文大錢”的一瞬間,卻是孔先生一生最高光的時刻。

九文大錢排在酒櫃之上,讓這個讀書人享受到了瞬間的快感。

這種快感,我們每個人都能體會到,只是我們不願意說。

因為我們一直有含蓄的傳統,談色含蓄,於是有了很多鹹豬肉;談錢含蓄,然後就有了很多貪官汙吏。

但其實含蓄之中,多少都隱藏了真實的內心。

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的快樂:我們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談談錢了

02

孔乙己先生這人很好,與同代人相比,他獨一無二,有同代人所缺少的耿直真實,可愛得要命。

穿長衫是內心文化的隔離,“茴”字的四樣寫法也是文化隔離,意思是說 “老子與那些人是不同”的。

剛剛過去一百年,孔乙己這樣的老兄,我想依然大有人在,醉酒開寶馬的、在臺上的,有身份卡的,我想不少也是孔乙己,只是換了另一種形式。

但一百年前,孔乙己和同去飲酒的人,他們依然是相同的,都有著一樣的貧窮。

好在孔乙己先生是幸運的,他遇到了魯迅,在筆端實現不朽。

虛構的人往往比活著的人幸運,這是事實,不容辯駁。

而我讀書,記得的全是他“排出九文銅板”的快樂。

這始終是關於錢的故事。

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的快樂:我們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談談錢了

03

金錢究竟是什麼?

曾經的四川首富樊建川在28歲給出回答 “當宜賓市副市長工資太少了,我只能選擇下海”。

於是離職,投身地產,用掙來的幾十億建了“建川博物館”。

日本大導演北野武出生東京,爸爸是建築工人,少年家境貧寒,長被餓醒。

等拍電影有了錢,立馬拿現金買一輛保時捷,立馬開車上路,可覺得不過癮,就讓朋友開車,而他自己則叫輛計程車,在後面跟著看。

阿里巴巴上市前一個夜晚,馬雲說:“我一生做任何事,從來不是為錢,我一點都不愛錢。”

李嘉誠先生70歲生日那天,賓客滿座,有賓客問他:你平生最大的願望是什麼,70歲的李嘉誠俯下身來,小聲對賓客說:“開一間小飯店,忙碌一整天,到晚上打烊後,與老婆在被窩裡數錢。”

賓客大笑,李嘉誠亦大笑。

發出笑聲的人,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也許李嘉誠和馬雲回答都是真實的,但顯然這樣的回答讓沒有享受過金錢的人很難理解。

金錢究竟是什麼?

金錢是不是意味著快樂?

如果你在中國做這樣的調查,70後一定很含蓄,80後一定很沮喪,90後一定很直接。

把這個問題回答更直接的是英國一位叫馬丁·摩爾斯的人,這位英國最大期貨公司終身總裁,少年貧寒,用盡一生才將自己打造成為一位標準的英國紳士,上流人。

可在臨終之前,他的人生總結卻一點也不紳士,他說:“我一生最幸福的時刻,是十八歲那年賺到第一個英鎊。”

上一次說類似這樣的話的人是誰,我查了資料,是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臺,巴爾扎克一生都厭惡的這類人,把生活搞得一團糟,死的時候有很多錢,非常二逼。

更有趣的是巴爾扎克的生活也不見得比葛朗臺好到哪去。

他寫《歐也妮·葛朗臺》,是為了償還個人的債務危機,即使寫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的《人間喜劇》,也是為了還錢。

這位寫作狂人,最後只活了51歲,死於慢性咖啡中毒。

和孔乙己一樣,巴爾扎克也是個悲劇。

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的快樂:我們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談談錢了

04

在我能看到的所有不幸之中,有人前日還是堂中客,明日就是階下囚;有人遠走他鄉,也有人敗走麥城。

在我所能看到的所有命運中,沒錢時諂媚,有錢時放逐,得了勢的欺人,失敗時刻薄窮酸。

太多的社會悲劇,有人性之惡的,而更多的悲劇則源自沒錢。

賣火柴的小女孩,如果有錢,不會凍死街頭。

《我不是藥神》依然是一個缺錢的故事,用錢續命的故事。

在醫院,你能看到一張張臉愁眉不展,除了對生命無能為力,更多時候也源自沒錢。

在所有命運中,多少妻離子散、多少顛沛流離、多少居無定所,多少牢騷抱怨,多半也與金錢有關。

人活一天,便會多看悲劇一天。

見得悲劇越多,便會對金錢有一些刻骨銘心的感受。

首先金錢可以讓自己自由。

保證自由的方式雖然很多,讀書、思考、睡覺都可以,但自由最有效保證方式依然是金錢。

自由其實就是多一些選擇,除了選擇平等、尊嚴、話語權以外,還有就是可以支配自己的時間。

對一個打工者來說,沒有錢,就意味著將自己的時間拱手交給他人。

擁有金錢,也就意味著不再把自己的時間低價出售他人,贖回本屬於自己的時間。

人世很短,贖回自己的時間,生命就會變得很長。

其次金錢意味著尊嚴

談錢是件很赤裸的事,卻是實話。《喜劇之王》裡,尹天仇對同是小人物的柳飄飄說“我養你啊”,聽起來浪漫,但這不是尊嚴,浪漫背後依然還是心酸。

任何一個現代獨立女性想必都不會願意接受他人的包養。

法國女設計師香奈兒有一句名言:

金錢讓我獲得了獨立性變得有價值,時至今日,這依然是許多女性朋友的人格追求。

然後金錢讓家人溫暖

想必沒有人反對,因為反對的人都出家了。

帶妻子去旅行需要金錢,孩子上學讀書,接受更好的教育,去和世界聊聊天、扯扯淡同樣需要金錢。

老人有質量的晚年,打打牌、釣釣魚,看看片,參加老同事的聚會,同樣需要金錢。

最後掙到一定量的錢,溫暖他人

人到了一定階段,價值這件事就會變得無比重要。

你獲得的價值越多,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成就感越大,快樂也就更多。

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投身於慈善,NGO等公共事業,本質上也是金錢保障了快樂和自由。

“覺得自己得到的太多了,拿出一部分幫助別人”,各自身心愉悅。

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的快樂:我們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談談錢了

05

這是我淺薄的“金錢觀”,有一定順序,這個順序裡,包含了主動承認人性的自私。也包含我不與金錢對抗,對金錢多一份自己的理解。

金錢讓脆弱者堅強,也會讓自卑者自信,讓絕望者免於絕望。

再說回到孔乙己這位可愛的人,我想一個好的社會也是如此,就是

能夠讓孔乙己這樣的破布長衫者有酒喝,讓他不因貧窮而遭到嘲笑,不因衣著破爛而遭到鄙夷,不因讀書這點破事,堅守自己陳舊的價值觀而遭到排擠。

讓他能夠一生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任何一座城市都能享受“排出九文大錢”帶來的幸福。

這樣的社會,我想才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