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工作學習中檔案課本的標準楷體,輸入法中供你選擇的數種楷體形式,書法大展中靈活變幻、琳琅滿目的楷體書寫……當下,我們的工作、學習、審美欣賞

被楷書豐富的“今生”形態環繞著

,相信大家內心定然對楷書的演變發展充滿了溯源的渴求吧?

那請書友們上車吧!

4站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1

第一站:漢晉風韻

(形成階段)

楷書,又名正楷,正書,真書。伴隨著兩漢社會的繁榮發展,由

篆書簡化了的隸書書寫仍不能滿足人們日益繁忙的交流需要

,章草雖能趨急但不夠莊嚴。於是在長期的書寫實踐下,在隸書不斷簡化的孕育下,早期楷書誕生,又稱為“

章程書

”。想來大概是用於書寫奏章而得名。著名文字學家唐蘭解釋道:“章程兩字的合音,是正字,後世把章程書讀快了,就變成正書,又變成真書。”這期間的代表書家有:

正書之祖:鍾繇“四表”真名世!

鍾繇(151_230),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人。史載“鍾書三體”:一曰銘石之書(八分隸書),二曰章程書(正書),三曰行狎書(行書)。鍾繇並不是正書的創制者,但他是文獻記載中第一位以擅正書而聞名於世的書法家,被奉為“正書之祖”。傳世名作,《宣示》、《力命》、《薦季直》、《賀捷》四表,都是小楷。整體上尚含隸意,古意拙趣。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鍾繇

《宣示表》最負盛名,傳王導曾將它“衣帶過江”。筆體平正整肅,隸意殆盡。開篇楷法濃厚,愈往後,氣韻愈發躍動,後部分滲透了行書筆意。通篇清新、雅氣、清瘦挺拔、神采奕奕。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宣示表》

《力命表》形體呈扁方,不及《宣示表》平整,筆體有跌宕之致,疏瘦自然,尚含隸意。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力命表》

《薦季直表》字勢橫扁,饒有隸書筆意。結體鬆散,又帶有行書筆法。此帖中縱向筆畫較為肥厚,與史傳“鍾書瘦”的特徵並不吻合。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薦季直表》(日本宇野雪村氏藏宋拓本)

《賀捷表》字態多欹側,顯得“勢巧形密”。結構疏散而橫闊,筆力勁健,縱向筆畫短促而橫向筆畫舒展。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賀捷表》(鬱岡齋帖本)

“書聖”:王羲之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王羲之

王羲之(303_361),字逸少,琅琊臨沂(今山東)人。擅草書、行書、楷書。唐代內府錄其楷書書目有十四帖,其中最著名的當為《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贊》三篇。

王羲之將楷書字勢由橫張便為縱斂,即收斂了鍾繇的翻挑筆法,改為“內擫”。

如寫橫向筆畫往往起筆輕,收筆略重,豎向筆畫則引筆縱下舒展。整體書貌結體緊密,形巧而勢縱,勻稱整飭,端莊精緻。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樂毅論》 (越州石氏本)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黃庭經》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東方朔贊》

其他名作欣賞: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三國志·吳書·虞翻傳》(殘卷)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三國志·吳書·孫權傳》(殘卷)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法華經殘卷》(區域性)

以上這些以及敦煌遺書中的寫經書跡、樓蘭文書中的楷書都顯現出了由隸書的簡化與草寫向楷書轉變的演化痕跡。

2

第二站:魏碑雄風

(發展階段)

北魏結束了五胡十六國割據的混亂局面,在佛教藝術的盛行下,由於民眾遷葬故土之願,士大夫刻石記功、樹碑頌德的好名風氣以及佛教信仰的引發這三大原因,

北朝刻石書法大興

。北朝刻石,千石千面,這些刻石大致可分為三大風格。

第一類、端莊嫻雅類

這類風格大部分為墓誌,

多出於洛陽地區,數量較多

。代表作如《元懷墓誌》《元楨墓誌》、《元弼墓誌》、《元鑑墓誌》、《元思墓誌》、《元詳墓誌》、《刁遵墓誌》(河北南皮)、《崔敬邕墓誌》(河北安平)、《司馬悅墓誌》(河南孟縣)等。由於墓主人多為貴族士大夫階層中人,故講究法度規矩,崇尚端莊規整。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元懷墓誌》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元楨墓誌》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元弼墓誌》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刁遵墓誌》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崔敬邕墓誌》

第二類、方正樸實類

以刻在洛陽城南的龍門石窟中的十二則造像題記

《龍門十二品》

為代表。在方切、挺勁的基調上,其中《始平公造像記》、《楊大眼為孝文皇帝造像記》、《魏靈藏造像記》、《孫秋生二百人等造像記》更顯

工整端莊

。而《太妃侯為幼孫造像記》、《比丘法生造像記》、《尉遲為亡息牛橛造像記》、《高樹造像記》更顯

靈動多姿

。《安定王元燮造像記》、《孫保造像記》、《元詳造像記》更顯

開張灑脫

。《元祐造像記》、《比丘道匠造像記》更顯

拙樸天真

。《賀蘭汗造像記》更顯

獷野

等等。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始平公造像記》(區域性)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楊大眼為孝文皇帝造像記》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孫秋生二百人等造像記》(區域性)

第三類、巧麗遒健類

典型的如《張猛龍碑》,體格修長,重心偏上,上部密集而下部疏空。如《張玄墓誌》,法度嚴謹而又輕鬆靈活,

用筆乾淨明快,方切中見圓轉,挺勁而兼柔婉

大抵熱愛魏碑的書友所痴迷的正是那數百方碑刻中所蘊藏的樸拙而本然的力量與熱情,這是渾然天成的生命狀態所創造出的藝術形態,美哉壯哉!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張猛龍碑》(區域性)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張玄墓誌》(區域性)

3

第三站:隋唐氣象

(高峰階段)

隋文帝統一南北割據的局面後,

將鍾系舊體、王氏新體的南北書法同爐共冶,完善法度

。到了唐代,書家們更以積極進取的姿態,從自身的氣質性靈出發,對二王書法進行研究並在前人基礎上

大膽地個性創造,創造了中國楷書書法史上的輝煌和高峰。

隋代墓誌精品:《董美人墓誌》、《蘇慈志》為峻嚴方飾類,楷法精健,端妍而含古意。《龍藏寺碑》為秀朗細挺類,被稱為隋碑最為煊赫者,結體寬博,運筆細挺,筆畫遒勁。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董美人墓誌》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龍藏寺碑》

智永

,由南朝入隋的僧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王羲之七世孫,世稱“永禪師”。研習家法,使其系統化,規範化。“智永得右軍肉”,他的楷書較王羲之更豐腴溫潤,骨氣深穩,均勻平衡,筆法精熟,出神入化而達到疏澹的境界。傳世名作《真草千字文》。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真草千字文》

歐陽詢

(557-641年),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初學二王及北齊劉珉,後變更其法,表現出王羲之楷書所沒有的險勁和莊重。從傳世作品《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邕禪師塔銘》、《蘭亭記》、《千字文》可窺得其書法面貌:結體疏密欹正,法度謹嚴,用筆多側鋒斬截,筆意險峻,遒勁清古。其子歐陽通承其筆意,二人有“大小歐陽”之稱。名作有《道因法師碑》、《泉男生墓誌》。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九成宮醴泉銘》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化度寺邕禪師塔銘》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千字文》

虞世南

(558-638年),字伯施,越州餘姚(今浙江)人,書法得智永親傳,對二王筆法精熟。後世稱他“君子藏器”,《孔子廟堂碑》妍美端莊,不尚奇巧,以含蓄取勝,有一種深沉端莊之靜和樸素淡雅之淨,但於溫潤沉實中顯現剛勁。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孔子廟堂碑》

褚遂良

(596-659年),字登善。初學史陵、歐陽詢,既學虞世南,終法二王。他的楷書綽約疏瘦,婉媚勁逸,用筆清健遒美,結體舒展蕭朗。楷書代表作有《伊闕佛龕碑》,結體方正寬博,剛勁細挺。《孟法師碑》、《房玄齡碑》,《倪寬贊》清雅靈潤,秀勁舒展。最為精美的是《雁塔聖教序》,用筆的起止與轉折處多含楷書筆意,線條中段與兩頭的輕重變化又極富有彈力,字態婀娜輕靈,翩翩欲飛,但中宮又不失緊密,氣勢開張,彷彿隨心所欲又在法度之中,彷彿“美女嬋娟”。晚年則多見二王行法,筆意連帶如《大字陰符經》,被稱為“一代教化主”。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伊闕佛龕碑》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倪寬贊》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雁塔聖教序》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大字陰符經》

薛稷

(649-713),字嗣通。與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並稱“初唐四大家”。他的楷書纖瘦疏通,用筆遒麗多姿,結構寬綽沖和。傳世楷書代表作有《昇仙太子碑陰》、《信行禪師碑》、《洛陽令鄭敞碑》等。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信行禪師碑》

鍾紹京

(659-749),字可大,鍾繇第十七世孫。不同於寫經小楷的古拙厚實,王獻之的清秀委婉,鍾紹京將小楷寫得更新鮮活潑。在章法上,不再是密不容針,而是注重鬆散,俯仰多姿。起筆重,輕提筆,微呈弧狀,又微微頓筆,輕輕收回。將筆畫拉的悠長,似輕揚長曲,又豐腴沉實。代表作《靈飛經》。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靈飛經》

徐浩

(703-782),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紹興)人。書法出自家學,嚴謹整肅,用筆沉著,結體穩健,與顏真卿並稱“顏徐”,稱其“得右軍面板眼鼻也,所以似之”。傳世楷書如《不空和尚碑》、《大證禪師碑》、《陳尚仙墓誌》等。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陳尚仙墓誌》

顏真卿

(709-785年),字清臣,京兆萬年(今陝西臨潼)人,封魯郡開國公,世稱“顏魯公”。楷書發展至顏真卿又為一變,由初唐的瘦健變為豐腴。端莊雄偉,氣勢開張,寬博清雄。傳世名作有《多寶塔感應碑》,此碑用筆清勁腴潤,結體勻穩嚴謹。《東方朔畫贊》雖字間櫛比,然秀媚多姿,氣韻清遠。《顏勤禮碑》、《郭家廟碑》中線條由清剛趨於圓勁。《麻姑山仙壇記》勁健自然。《顏氏家廟碑》莊重篤實。《大唐中興頌》頌中興之文,方正平穩,用筆瀏漓頓挫,雄厚端嚴。從整體來看,顏真卿的書貌用筆典重遒健,圓厚碩壯,結構外緊內寬,方嚴端嚴,雄渾蒼勁的格調正如他寧死不屈的氣節,為後世學習典範。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多寶塔感應碑》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顏勤禮碑》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麻姑山仙壇記》

柳公權

(778-865年),字誠懸。楷書發展到柳公權這裡已有成熟面貌,他的楷書,出入顏真卿,兼收歐陽詢的峭勁,虞世南的圓融,褚遂良的疏朗,而更骨稜特出,勁拔威嚴,用筆勁媚而富彈性,結體極具法度。後世稱“顏筋柳骨”,書友在學習時要避免硬直。傳世楷書代表作有《大達法師玄秘塔碑》、《神策軍記聖德碑》、《西嚴王李晟碑》、《諸葛武侯祠堂碑》等。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大達法師玄秘塔碑》

4

第四站:宋明雅緻

(延伸階段)

自“唐法”確立以後,書法由崇尚法度轉向追求縱情恣性的浪漫主義的“尚意”書風。伴隨著文人群體的崛起以及禪宗思想在士大夫階層的普遍接受,文人的處世方式和生活觀念發生了轉變,這自然也影響了他們的書法審美追求,從而形成了具有獨特審美價值的禪僧書風,文人清雅書風。

蔡襄

(1012-1067),字君謨,福建仙遊人。北宋書法家,與蘇軾、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

他的小楷效法二王,筆法近虞世南,書意近顏真卿

,點畫清剛,精到勁利,有一種氣息安閒靜謐從容之致。代表作如《寒蟬賦並序》、《謝御賜書詩》。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謝御賜書詩》

蘇軾

(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楷書取法徐浩、顏真卿等而能自出新意。字形稍扁,肥厚跌宕,結體茂密自然。傳世楷書代表作有《表忠觀碑》、《真相皖釋伽舍利塔銘》、《豐樂亭記》、《醉翁亭記》、《宸奎閣碑》、《羅池廟融送杵辭碑》、《上清儲詳宮碑》等。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表忠觀碑》(左)《上清儲詳宮碑》(右)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豐樂亭記》(左)《羅池廟融送杵辭碑》(右)

趙佶

(1082-1135年),徽宗皇帝雖在政治上怠於國政,但在書畫藝術上實在是有過人的才幹和天賦。他的楷書取法薛稷、薛曜而變法自創“瘦金體”,體態寬鬆,中宮豐滿,下部疏闊,長畫外揚,挺拔清健似修竹,婀娜委婉如幽蘭。傳世楷書代表作有《閏中秋月詩帖》、《夏日詩帖》、《穠芳詩帖》等。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閏中秋月詩帖》《夏日詩帖》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穠芳詩帖》

趙孟頫

(1254-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道人,由宋入元。他的楷書純和灑落,秀美雋麗,用筆嫻雅滋媚,結體靈動活脫,既精到縝密,又有飛動自然之勢,世稱“趙體”。小楷取法鍾繇、王羲之、王獻之和東晉道士楊羲。傳世名作有《書禊帖源流卷》、《洛神賦》、《過秦論》、《漢汲黯傳》、《黃庭經》、《金剛經》、《高上大洞玉經》等,筆力柔媚,備極楷則。大楷取法鍾繇、智永、李邕,代表作有《玄妙觀重修三清殿記》、《湖州妙嚴寺記》、《妙玄觀重修三門記》、《帝師膽巴碑》、《杭州福神觀記》、《道教碑》等,風姿流動又沉穩遒勁。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帝師膽巴碑》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妙玄觀重修三門記》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杭州福神觀記》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湖州妙嚴寺記》

沈度

(1357-1434),與其弟沈粲同為明代臺閣體書法的代表人物,被譽為“官楷之祖”。取法宋克,上溯王羲之、王獻之、趙孟頫,書法面貌婉媚飄逸,廣雅潔淨,有一種清雅之韻,是典型的優美書風,除藝術價值外,還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代表作《敬齋箴》。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敬齋箴》

祝允明(1460-1526年),字希哲,號枝山。楷法沿晉遊唐,取自鍾繇、二王、智永、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趙孟頫等。以小楷為上乘,用筆渾厚、形態略扁、精謹古雅。傳世楷書代表作,有《千字文》、《赤壁賦》、《敘字帖》、《臨黃庭經卷》、《諸葛孔明出師表》、《松林記》、《毛珵妻韓夫人墓誌銘》等。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小楷《千字文》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千字文》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臨黃庭經卷》

文徵明

(1407-1559年),別號衡山,取法鍾繇、歐陽詢、趙孟頫等,以小楷最為後世稱道。早期作品如《高士傳》、《題趙魏公二帖》體態略扁,起筆尖細,猶有趙體影子。晚年作《歸去來兮辭》、《醉翁亭記》、《蓮社圖記》、《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離騷經九歌冊》如八面觀音,色相俱足,已入化境。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歸去來兮辭》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蓮社圖記》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 小楷《落花詩冊》(左)《太上老君》(右)

王寵

(1494-1533年),字履仁,號雅宜山人。小楷得力於鍾繇、二王、智永、虞世南等,傳世楷書代表作有《東方朔畫贊冊》、《琴操十首》、《五憶歌並序卷》、《前後赤壁賦》等,結字空靈,氣息高古典雅,頗具靜逸之趣。

這些景觀,讓我們一同開啟楷書演變發展的前世之旅

好了,4站景觀一覽,相信您心中對楷書的前世發展已有清晰的脈絡了,想要提筆去寫的“洪荒之力”是不是已經按捺不住了?別急,不妨再聽聽

書藝課堂給您一些溫馨建議吧:

1、

選帖的時候不要盲目,要深刻體察書家的個性氣質

,雖然“用筆千古不易”,筆法相通,但不同書家的書法畢竟是不同的精神風貌,要有針對性。切忌在初入門階段多家混寫。

2、

楷書不同於其他書體,“容錯率”最低。

結構大小、疏密、長短,一毫之失,神氣與之俱變。董其昌講“初若印泥”,這時候不妨採用

“雙勾”法、單頁精臨法

,達到與原貼“橫斜曲直,無不合者”相互貫通的程度。

3、在前者的基礎上,加入一個直覺化的觀賞與一個漸忘、背臨、意仿的過程,

力圖達到與原貼神氣、神采相契合

。就像人有相貌、筋骨、精神,字也有相貌、筋骨、神韻。字的結構有大小、疏密;點畫有長短、粗細、曲直;筆勢上又有虛與實、動與靜;佈局上有行與行之間的關係。

4、

將楷書當行書去寫。

有些書友楷書臨習的筆法、結構、章法都與原貼具有極高的還原度,但看起來卻好像總差那麼些生氣和精神。這是因為筆法通了,但筆意沒有通。古人寫字是一氣呵成的,把楷書當行書去寫,就是把字的筆意和氣“貫”起來。

5、在楷書練習過程中,

基礎好的書友不妨兼練篆書與行書。

錘鍊線條,貫通行氣。

願每一位書友都能在書法寶藏中良多受益,收穫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