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那篇的英雄人物,這篇的刀下之魂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那篇的英雄人物,這篇的刀下之魂

《古文觀止中的歷史密碼》17:在小文章裡看到大歷史,還有不一樣的思維方式

寺人披見文公 僖公二十四年

這篇小文章,引起我對兩件事的思考。

儒家對待“忠誠”這件事的態度

歷來都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說法,在歷史長河中,“從龍”之功最大,也是這個道理。

在依附關係盛行的封建王朝中,儒家的見解是一股清流,建立了一套清晰的明規則。

這個明規則,我簡單總結了一下,叫作:各為其主、既往不咎。

這裡面,有兩個典型的例子,也是古人最津津樂道的:

第一個,是管仲與齊桓公。

在齊桓公失意的時候,管仲作為敵對派,對他多狠呢?差點一箭把他射死,幸虧只射到衣鉤上,但齊桓公還是受了傷。

就算這樣,齊桓公即位之後,還是聽了鮑叔牙的建議,信任並重用管仲,成就了一番事業。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那篇的英雄人物,這篇的刀下之魂

第二個就更有名了,是李世民與魏徵。

魏徵是太子李建民的謀臣,為對付李世民出了不少主意,但李世民既往不咎,創下了一番君臣相得的佳話。

但是,這些事例之所以突出,就是因為大多數情況下,領導與屬下,並沒有這樣美好的關係。

我們見到更多的是,朱棣把忠於自己侄子的大臣屠戮殆盡,哪怕一個公司領導更換,也有一大批屬下被替換……

《古文觀止》的這篇短文,實際上介紹了這樣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堅持這種明規則的古人:寺人披。

寺人是他的職務,一般指宦官。

但是他很不簡單,做過刺客,武功高強,而且從這篇文章來看,見識和口才也都不錯。

文章一開始,就充滿刀光劍影:呂、郤畏逼,將焚公宮而弒晉侯。寺人披請見。

呂甥、郤芮兩位大臣,因為害怕遭到傷害,準備放火燒了宮殿並殺了晉侯。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那篇的英雄人物,這篇的刀下之魂

這裡要交代一下背景:晉侯就是大名鼎鼎的晉文公重耳,在秦國的幫助下,在流亡了二十多年後,以六十多歲高齡成為諸侯。

而呂甥、郤芮呢,是人品不怎麼樣的晉惠公、晉懷公的舊臣。

這樣說,動機就很明確了。

他們找宮裡伺候的寺人披合謀,也算是找對了人。因為這位披也是位狠人,曾經兩次差點殺了重耳。

按照一般的邏輯,這是敵人的敵人,是自己的天然盟友。

但是,寺人

披不

準備跟他們幹這件事,而是求見晉文公,想通風報信,但是被拒絕了,理由是:

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後餘從狄君以田渭濱,女為惠公來求殺餘,命女三宿,女中宿至。雖有君命,何其速也?夫袪猶在,女其行乎!

看來,重耳對這位寺人給予的傷害,刻骨銘心。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那篇的英雄人物,這篇的刀下之魂

晉文公是這樣說的:

蒲城之戰的時候,獻公讓你一晚上趕來殺我,你立刻就趕到了。

後來我逃到狄國,惠公讓你過三個晚上趕到來殺我,你兩個晚上就到了,真夠快的。

被你斬斷的袖子還在呢,你要不要參觀參觀?

寺人

披是

怎麼回答的呢?

對曰:“臣謂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猶未也,又將及難。君命無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惡,惟力是視。蒲人、狄人,餘何有焉?今君即位,其無蒲、狄乎?齊桓公置射鉤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眾,豈惟刑臣?”

能在歷史上留下名的人物,真的都不簡單。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那篇的英雄人物,這篇的刀下之魂

寺人披談的是為君之道,也是怎麼對待大臣之道。

大臣服從君王的命令,是應該的,而且要盡力而為。您看看,我自己就是盡力而為的典型。

我就是唯君王之命是從,之前追殺你,是服從命令,以後你要殺誰,我服從你的命令。

就是這個意思。

寺人披這麼說,是很符合儒家思想的。

因為儒家認為,忠君,忠的就是君王這個職位,而不是某一個人。

這種思想,是很現代的。

現在很多公司裡面,拉幫結派,那是你的人,這是我的人,實際上還比不上幾千年前古人的思維。

然後,寺人披又舉了齊桓公與管仲的例子,成功說服了文公接見他。

事實證明,這次接見是成功的,勝利的。

他告訴了文公即將發生的陰謀,陰謀也沒有得逞。

文公聯絡秦,抓住了呂甥、郤芮,殺之。

說到這裡,這篇文章就結束了,但忍不住要感慨一下另一件事。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那篇的英雄人物,這篇的刀下之魂

歷史和小說有什麼區別?

有很多優秀的作者,把歷史寫得好玩又好看,情節跌宕,引人入勝。

但是,再精彩的歷史讀物,跟小說都有一個很明顯的區別。

什麼區別呢?

主人公的命運。

小說裡面,再悲情的人物,都會交代他怎麼來,怎麼離開,而承載著作者情感的人物,更會給他(她)一個或美好或哀婉或悽美的結局。

而歷史人物,常常突然出場,又突然湮沒於歷史深處,給人一種雲深不知處的感覺。

比如霍去病,大漢冠軍侯,功業彪炳千古,卻在23歲時隕落,如流星劃過天際。

如果他是一本小說的主角,生命絕不會這樣戛然而止。

就算是莎士比亞這樣大家耳熟能詳的大作家,其生平也藏在迷霧之中。

《古文觀止》裡,有很多這樣的歷史人物。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那篇的英雄人物,這篇的刀下之魂

前面我們說過

曹劌

,這篇文章有個大家都不太熟悉的呂甥。

這個人,是我們所講第十五篇文章的主人公(陰飴甥對秦伯 僖公十五年)。既然能入選《古文觀止》,說明他說的話,是被儒家學者所認可的。

從那篇文章也可以看出,他言辭犀利,頗有外交家的風範。

但是,像這種在朝堂上混的人物,個人命運,常常是跟大形勢聯絡在一起的。

如果看不清形勢,做了錯誤的選擇,往往就會萬劫不復。

所以,上一篇文章叱吒風雲的人物,在這一篇文章裡,落了一個陰謀失敗被殺的下場。

真實世界中,不到最後,不知道誰是主角。

或者,根本沒有主角,只有看世界的模型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