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笄”是什麼?“及笄”是幹什麼?這個唐代銅笄幫您揭開謎底

在中國古人的眼裡,人生的每一個腳印似乎都有著特定的意義,於是,年齡的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稱謂,如:不滿週歲的嬰孩稱“襁褓”, 幼童時期叫“總角”“垂髫”,十三四歲的少女稱“豆蔻”,女孩年滿十五歲則叫“及笄”。那麼,“笄”究竟是什麼東西?“及笄”是幹什麼呢?今天,就讓商洛市博物館館藏文物——唐代銅笄,給您揭開謎底吧!

“笄”是什麼?“及笄”是幹什麼?這個唐代銅笄幫您揭開謎底

商洛市博物館這件銅笄為1999年商洛地區建築公司家屬院基建工地出土。銅質,長11。2釐米,重0。005千克,笄身薄且長,笄首被捲成小圓桶狀。考古專家根據造型特徵及出土資訊等綜合分析,判斷這件銅笄為距今約1000餘年的唐代器物。

“笄”是什麼?“及笄”是幹什麼?這個唐代銅笄幫您揭開謎底

《說文·竹部》記載:“笄,簪也。”通俗地說,笄就是古人用來穿插挽起的髮髻或固定帽子的簡單工具,屬頭飾的一種。笄最初也許就是一段竹枝或荊條,因此“笄”字從“竹”。古人把妻子謙稱為“拙荊”就是佐證。笄在完成定形後,一般為細長的棒狀物,也有部分為薄片狀,一端逐漸變細,可插入髮束之內防止綰結的髮髻鬆散;另一端較粗,可雕刻各種精美圖案,起到裝飾作用。早期的笄包括兩種:“鬠笄”和“冠笄”。“鬠笄”是單純固定髮髻的,男女均可使用;“冠笄”則是男子用來固定冠冕之物的。因為古代男子也蓄長髮,並在頭頂綰髻,冠冕帽子就套在髮髻上。

考古資料顯示,我們的祖先使用“笄”的歷史非常悠久。在河北磁山遺址、山東大汶口遺址和龍山文化遺址中都曾出土過笄,材質有動物骨骼、石頭、玉石等。夏商周時期伴隨青銅冶煉技術和制玉工藝的發展,笄的製作材料和裝飾工藝更加豐富,出現了以銅、金、象牙為基礎鑲嵌各類寶玉石的笄;秦漢以後,笄的樣式及裝飾形式更加豐富,有幾何紋、動物紋和植物紋等;雕刻技法上,鏤雕、透雕、圓雕等雕刻技法廣泛應用。從隋唐五代開始,“簪”的叫法開始盛行,逐漸取代“笄”,並保持至今。

“笄”是什麼?“及笄”是幹什麼?這個唐代銅笄幫您揭開謎底

那麼,笄和女子年齡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這還得從古代女子的成人禮——“笄禮”說起。笄禮是古代“五禮”中的“嘉禮”之一,俗稱“上頭禮”。《禮記·內則》記載:“女子十有五而笄。”鄭玄注:“謂應年許嫁,笄而字之。其未許嫁,二十則笄。”周代禮儀規定,貴族女子在許嫁(訂婚)以後、出嫁之前應行笄禮,一般在十五歲舉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許人,則年至二十行笄禮。“行笄禮”類似於今天的“成人禮”,有條件的要舉行一定的慶祝儀式,在親友的見證下,由家中或族中長輩把女子的髮辮綰成一個髻,然後用笄加以固定,以示成年。

商洛市博物館館藏的這件唐代銅笄,造型勻稱,精巧別緻,從中我們可以窺見古老中國作為“禮儀之邦”的厚重文化底蘊。它不僅有助於研究古代儒家的禮樂文化,而且對探究唐代商洛地區婚嫁習俗有一定意義。(文/任蕊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