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鄉愁之揹簍

每當聽到歌唱家宋祖英唱的《小揹簍》:小揹簍 晃悠悠,笑聲中媽媽把我背下了吊腳樓,頭一回幽幽深山中,嘗呀野果喲,頭一回清清溪水邊,洗呀小手喲,頭一回趕場逛了,山裡的大世界,頭一回下到河灘裡我看了賽龍舟,喲……喲……

我就常記起小時候用過的揹簍,回憶起童年的清新與歡樂,激起我對鄉土、對母愛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中國鄉愁之揹簍

揹簍又名“背篼”,是用竹、藤、柳條等做成的背在背上運送東西的器具,成筐狀,主要用慈竹編。

根據編法和筐眼疏密程度的不同,背篼可分四種,一是大蔑絲揹簍,用於背穀子等;二是小蔑絲揹簍,又名夾背兒,編得非常細密,沒有漏眼,可以背米、面等;三是大花籃揹簍,又稱倒花籃揹簍用於背豬草、牛草,四是小花籃揹簍,用於去集市時裝一些小物品。篾絲揹簍和花籃揹簍的區別在於,前者的筐眼細小些,後者大一些。還有揹小孩的娃娃背。製作簡單、形態多樣,使用起來非常靈活,適合於山區不同地形下背運不同性質的物品,大大方便了當地群眾的生活和生產。

背繩有用布條,竹條,打包帶,甚至草繩等,我們瑤鄉用棕繩的居多。

背累了,背篼可以倒放在地上,然後坐在背篼上,或者乾脆直接坐在背篼口上,整個屁股都落在了背篼裡。

中國鄉愁之揹簍

製作揹簍先要選用長夠3年以上的竹子,用篾刀削去竹節凸起部分,颳去外面的青皮,再將竹子劈開,劃為一塊一塊細細的長條,竹條的寬窄薄厚要均勻。

做籠骨的6根條子寬約2公分左右,匠人趁著竹子中的水分還沒有完全蒸發掉將做籠骨的竹條放在火上加熱烤軟,又趁熱板彎浸在水裡冷卻,使其不易折斷。

其編織過程一般有以下幾道工序:盤底—編織—按壓成型—打釺—底邊加固—穿籠骨鎖口—編揹帶等。給揹簍盤底,篾片一圈一圈地盤一個圓圓的底,有面盆口那麼大。盤完底後,織篾絲,篾絲一圈一圈地織,也是一個圓形,每織完一圈都要用手擠壓緊,不留一點縫隙。越往上圓圈越大,呈敞口狀,形如喇叭。

在編織的過程中,要注意不斷地按壓成形,這也是一個非常要緊的步驟,按壓的結果,直接影響揹簍最後的形狀。如果織的過程中,按壓不到位,織成揹簍,可能會是鼓鼓捏捏地,直接影響使用人背在背上的舒適感,也不耐用。一個上好的揹簍可以使用十多年。

中國鄉愁之揹簍

那時瑤山裡家家戶戶都要使用竹編的揹簍、撮箕、簸箕、篩子、籮筐……竹子與瑤山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對於我們“七山半水三分田”的江永大瑤山區來說,大多地勢起伏高低。山高坡陡,地闊人稀,交通主要靠一些山間小道,道路崎嶇狹窄,挑擔極不方便,便與揹簍結下了不解之緣。

揹簍能隨身而帶,變負重為靈巧,“背”成了主要的運輸方式。那時,揹簍用途廣泛,砍柴、扯豬草用“柴揹簍”,它篾粗肚大,經得作摔打;摘苞谷、裝紅薯、芋頭則用“扎揹簍”,也可用來背孩子。每到趕集時間,揹簍裡承載的是鄉親們全家對生活的希望與憧憬,山上山下成了揹簍的世界,無論男女人人都會揹著一個竹揹簍,裡面裝滿山貨換回種子、化肥、油鹽等生活物資。

蜿蜒崎嶇的山道上,揹著揹簍的鄉親們如一串串美麗的音符,在青山綠水間跳躍,不時從他們口中飄出美麗的山歌在山中迴盪,傳得很遠,很遠。

中國鄉愁之揹簍

山裡的孩子,揹簍裡盛著的是一個勤勞的童年。女孩從小就與揹簍為伴,打豬草,摘野果,山間遊玩,水中嬉戲,洗衣服甚至是愛情的火花,大多緣於揹簍。揹簍背出的是瑤山女人的健康美麗,純潔可愛;背出的是男子的體魄矯健,背出對愛的忠貞,對家庭的責任。過去由於家庭狀況不好,我很早就學會了用揹簍拾柴禾、打豬草,裝紅薯、包穀、芋頭,上山扯竹筍,採蕨菜,山蒼子等,還用揹簍揹著從山上採回的山貨到十多里遠的桃川鎮和粗石江街上賣掉換學費和掙油鹽錢。十二歲的我用揹簍能背起五六十斤的東西,肩頭常勒起紅印,及到長成厚繭。

中國鄉愁之揹簍

揹簍既是一件純手工的民間藝術,又是瑤鄉人民勤勞勇敢,飽含智慧的結晶。瑤族也是揹簍裡的民族,小小的揹簍,沉澱歲月的滄桑,承載著現實與夢想,濃縮著瑤鄉的歷史與文化傳承,是瑤族人民不畏艱險、敢於拼搏的見證。

多年以後,我常想起一個瘦弱少年在崎嶇不堪的山道上揹著揹簍的身影,揹簍裡載著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向著山外,直起腰身奮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