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行當|箍桶匠

老行當|箍桶匠

我20歲那年,家裡發生了一次火災,全部財產化為烏有。那時我有兩個哥哥已經結婚,但是還沒有分家,家裡窮得揭不開鍋,每天中午每人只能吃一碗飯。我年輕,飯量大,常常吃不飽,為了擺脫這種困境,我總想尋找一條出路,維持生計。

有一次我去挖水坑,賺了十幾塊錢,回來之後就用這個錢買了三條香菸,跑去當時的嶺上公社美坑大隊,投師劉順銀,和他學箍桶。學藝三年,第一年不計工資,只管飯吃,第二年有了工資,但每天也就幾毛錢,到了第三年我每天就能賺一塊六了,這個收入已經很接近師傅的了。當時箍桶,一天的工錢是一塊八,木匠和泥水工要比箍桶稍微低一些,大概是一塊六,篾匠最少,是一塊二毛五。

剛學藝的時候是很苦的,每天早上剛聽到雞叫就要出門,晚上聽到狗叫才收工。最初,都是由師傅取好木料,我只需要用斧頭把木料劈成粗略的形狀,精細的活都由師傅來做。這樣日復一日地劈木頭,直到斧頭用得得心應手,師傅才放手讓我去做,如有做的不對的地方,再由他修改。到了第三年,凡是師傅能做的活,我都能獨立完成了。如果師傅要外出辦事,我也基本能獨當一面,比如有次,有戶人家要我做一個殺豬時用來接血的桶,一個腰盆,外加一隻水桶,我花了一天就完成了。

三年滿師那天,我拿了“饅頭籃”(農村叫法,竹籃裡裝五十個饅頭),還有雞和豬肉謝師。師傅回贈我一隻長推刨和幾隻各式各樣的小刨。長推刨是我們箍桶手藝人最重要的工具,手藝再好沒了它也寸步難行。以前不是有一臺戲叫《九斤姑娘》嗎?裡面有一場就講這九斤姑娘的爸爸把長推刨落在家裡,結果什麼活都做不成。

滿師之後,有個和我要好的木匠,介紹我到湯溪寺壠酒廠去箍桶。酒廠裡有各種各樣的桶,我做了一段時間,後來活兒少了,又有人介紹我到西北角的蓮塘、澤口、大洋畈和毛家等村去箍桶,最遠到過蘭溪那邊。

木匠做的活分“圓木”、“大木”和“小木”三種,箍桶屬於“圓木”。雖然有些做“大木”(如造房子)、“小木”(如做傢俱)的師傅也會做圓木的活,但這畢竟不是他們的專長,所以做出來的桶就有區別。比如說同樣做一個鑊蓋,雖然看起來一樣,用起來就不同了,他們做出來的鑊蓋往往會漏氣。這裡面就有點奧妙了,關鍵就在這長推刨。我們箍的桶,每一塊板都在長推刨上刨過,這樣的木板,都有一定的弧度,兩頭合縫,兩板之間會有頭髮絲般的空隙。使用時,蒸氣一冒出來,板一脹合,中間的空隙就消失了。而不用長推刨刨出來的木板,雖然很合縫,使用的時候,木板兩頭就會翹開。所以說,沒有這絲空隙,水桶反而容易漏水。

除了這些,我們做“圓木”的還得會另一套功夫,那就是雕刻。挈盤、肉桶等的把

老行當|箍桶匠

提手和蓋子都要雕刻圖案,這樣看起來才精美大氣。挈盤是用來裝菜的,肉桶(過去叫挈盒)是用來裝肉的,做這兩種桶要用樟木。它們的提手,彎彎的如大梁一般,我要順著木頭的弧度,雕出一些花草,這樣看去會有立體感。肉桶有個木蓋,寓意著五穀豐登,一般會在上面雕蝙蝠的圖案。這都是些精細活,可惜的是,我的師傅只會簡單的雕刻。我的師爺是百善村人,叫丁海林,在厚大源一帶箍桶,名氣很大。有一段時間,師傅身體不好,我就跟師爺一起做活,他雕刻的圖案活靈活現,十分精美。但因為他年紀大了,後來這活也被他簡化,最後改為只雕七張葉子。雕刻這門手藝我始終沒學好。

有了硬功夫也不能壞了規矩,我們箍桶,一般都是一天做一個桶。別以為小桶要比大桶好做,其實花費的精力差不多。過去有人這樣唱:“飯甑兩頭空,大小都一工。”

箍新媳婦桶,一般要箍五個,哪五個呢?大腳桶、小腳桶、浴桶、小尿桶、還有帶把的水桶,過去生孩子時,要用這個桶裝“紅男湯水”(給新生兒洗澡用的熱水)。如果是富裕人家,連挈盤、肉桶、矮桶、擺放梳子之類的掠桶,都要算在嫁妝裡頭,再加上一個米升。做新媳婦桶起工這天,主人家會先請我們吃糕餅、雞蛋和茶,還會給一個紅包,紅包的數目是一天的工錢。吃了東西,收了紅包,然後再上工。如果按五個桶來算,新媳婦桶一般要做四天。箍細尿桶這天又會額外給一個紅包,5角到1元錢不等,現在聽起來很少,在當時可不是個小數目,那時候油條和大餅每根只要3分錢呢!也有一些人家,他們雖然知道這些規矩,但是手頭緊,實在拿不出錢,能混過去就混過去,給紅包本來也就是圖個開心,我也不會為難他們,沒有紅包也一樣給他們做。

我們箍桶的,每天手不離斧,什麼活都用斧頭完成,木板和木板的拼合要用的竹楔,也得用斧頭剖、削、砍、敲。別看這小小的竹楔,裡面也大有學問,得在桐油或菜籽油裡沸煮過,這樣放在桶板間,上百年都不會變形,也不容易腐爛。幾年後,拆開木板一看,那竹楔的顏色還紅彤彤的。

桶的外面都有一個起固定作用的箍,它能防止木桶散架。山外的人都喜歡用鐵絲來固定,但山裡人就用竹篾。這細長的竹篾也是我們用斧頭剖開,削好。竹篾箍有兩種,一種叫雙花箍,你用手掰開,會有兩朵花的圖案,也叫九束頭。另一種叫單花箍,掰開只有一朵花的圖案。單花箍用在豆腐桶、大腳桶、尿桶上。雙花箍用在飯甑、徛桶上。篾箍和鐵絲不同,一到冬天,天一冷,桶上的鐵絲就會自動掉下來,而用篾箍就不會,因為它和木板一樣熱脹冷縮。篾箍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它養桶,桶不易損壞,也不會漏水。現在的人都忽略這些細節,連飯甑上的箍都用鐵絲了。

我們上別人家裡做桶,收工早的話,也會主動幫主人家修理些壞了的東西。出門在外,百人有百心,時間久了也總會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有一次我到一個地方做活,做好之後主動幫他們修一隻水桶,我把木板拆開,發現木板的底部已經損壞,要刨掉一部分才能保證不會漏水。裝腳箍時,又要鋸一點點才能安裝進去。所以修好的水桶比之前足足矮了一兩個公分。男主人見了,一定要說水桶小了。我和他解釋說一定要把壞的木板鋸掉,不然還是會漏水,結果他卻和我吵了起來。無奈之下,我把腳箍拆了下來,說今天的工錢我也不要了,這水桶你自己找人修理吧。裝腳箍是技術活,不在行的人根本裝不上,就算裝上也會漏水。聽到有人爭吵,許多村民都圍過來,都說我有理。還好女主人通情達理,她說:“師傅,你別聽我家男人的話,你重新裝起來,工錢我給你。”聽她這麼一說,我反而不好意思起來,於是又重新裝好腳箍,再讓她把水倒入水桶,當場試驗,說如果漏水,那我今天的工錢也不要了。結果當然是滴水不漏,我不但拿了工錢,最後主人家還留我吃了晚飯。

如果到外地箍桶,路太遠,當天回不來,我就會在朋友家借宿,朋友家有什麼桶壞了,我也會免費幫他修一下。以前沒有電話,哪戶人家需要箍桶,就會託人帶口信,要我某天去哪個村裡的誰誰誰家裡做活。

單幹(分田到戶)後十來年,市場上的塑膠製品多了起來,會箍桶這門手藝的人也慢慢地少了。你想啊,一個塑膠桶,花不了幾塊錢,用的時間久,就算壞了也可以馬上丟了買新的,多方便。箍一個水桶,起碼要花一天的時間,按每天300塊的工錢來計算,還要加上買木板,刷油漆和伙食的錢,怎麼說總要有400元吧,不划算。當然到現在,每年還總有這麼幾個人請我去箍桶。這些年裡我賣過水果、蔬菜,現在在一家企業裡打工。

老行當|箍桶匠

老行當|箍桶匠

老行當|箍桶匠

講述者:王果生

記錄者

蘇易,金華市外國語學校初中部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