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印記:追溯文公祠

古鎮印記:追溯文公祠

南陽古鎮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是古運河上的一個重要商埠,而且也是無數英雄豪傑們輾轉落腳的地方。明代中期時,南陽已成為古運河畔四大名鎮之一。說到文公祠,就會想到一代民族英雄文天祥,儘管年代已是久遠,但歷史的光芒常常普照當下,那份火熱的愛國情感更是歷久彌堅。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人(今江西吉安市),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公元1256年進士第一,官至右丞相兼樞密使。

公元1275年(德祐元年),元朝的大兵長驅東下,面對亡國之險,文天祥熱血上湧,在家鄉起兵抗擊。1276年,南宋的都城臨安被元軍圍困,每況愈下,文天祥奉旨到元軍的營中議和,實則讓他向元軍卑躬屈膝,這哪是文公的脾氣性格,結果可想而知。文天祥昂首闊步地走到元軍的營中,堅決不屈服,誓死要抗爭,結果被元兵給扣留。在被押解至鎮江時,文天祥得以逃脫,轉戰贛、閩、嶺等地,後又與張世傑、陸秀夫等人一起矢志不渝地抗擊元軍,目的只有一個,還我河山,當時的文公已完全被岳飛附體。

古鎮印記:追溯文公祠

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五嶺坡(今廣東海豐北)兵敗被俘,次年解往大都(今北京市)的途中路過魚臺,沿古泗水經南陽鎮北上,在南陽鎮短暫停歇期間,文公寫下了著名的詩篇《發魚臺》,“晨炊發魚臺,淬雨飛擊面。團團四野周,冥冥永珍變。疑是江南山,煙霧昏不見。豈知此中原,今古經百戰。英雄化為土,飛霧灑郊甸。天寒日欲短,遊子淚如霰。”就這樣,文公的愛國情懷躍然紙上,也為南陽鎮留下了厚重的一筆。

文天祥離開南陽鎮後不久,就在大都被元軍殺害,儘管肉體已去,但言行永存,為紀念文公,深受感動的南陽人在他住過的地方建了祠堂。據說,祠堂位於南陽鎮的東頭,臨河面湖,四周的濤聲恰是文公內心的憤恨與吶喊。祠堂為一間茅草房,泥巴做牆,一門一窗。屋子內陳設簡單,一張條几與門同寬,兩把木椅分列左右,條几分兩層,上層有供奉文公的神龕,次層有一個香爐。

古鎮印記:追溯文公祠

相傳,康熙皇帝當年乘船南巡,當船泊至南陽鎮東頭時,皇帝老遠地看到了岸頭的這間不一般的茅草房,頓時興致倍增,想一探究竟,於是下令停船上岸。而後,康熙帶領幾位官員來到茅草房前檢視,得知是文公的祠堂後心生敬意,立馬差人買來香火進屋祭拜,並鞭策身邊的官員學習文公的精神,誓做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的好官。

乾隆尋父住南陽時,聽說其父曾經到過文公祠,便獨自尋跡而去。當看到茅草房年久失修,於是就找到周圍的鄰居,自掏銀兩讓鄉人注意修繕維護,可見帝王對民族英雄的敬仰之心。清代文人馬崇拜謁南陽鎮文公祠時,有感而作詩《文公祠》:“浩然正氣自天來,追逐社稷歌不衰。憑弔孤忠尋往事,雨飛擊面發魚臺。”此去多年,文公祠櫛風沐雨,巋然不動,靠的也是文公當年的那口氣,每逢初一或十五鎮上的老百姓都會來文公祠送香祭拜,祈禱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文公祠也一度香火繁盛,深受南陽人的信奉。

古鎮印記:追溯文公祠

關於文公祠,還有這樣一則小故事。一天,漁民家的調皮小孩跑到文公祠裡玩耍,他麻利地爬上條几,伸手拿下文公的牌位就想跑,不料被一個白髮蒼蒼的老頭從背後用柺棍打了兩下,結果小孩號啕大哭,隨即放下手中的東西便跑回家中告狀。爹孃領著小孩來文公祠尋找那老頭,可找了大半天也沒看見個人影,後來才知道那老頭原來就是文公的化身。再說這小孩,十五六歲就成了戍邊計程車兵,剛正不阿,驍勇善戰,四處隨軍打仗,後來成了小有名氣的將領,自稱這都是受文公所賜。

不知何時何因,文公祠在南陽古鎮隱沒了,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卻影響至今,讓後人們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也曾激勵著一批湖區兒女走上反抗侵略的戰場,英勇殺敵,保家衛國。近年來,隨著愛國教育的深入,目前有關方面正在考慮對南陽鎮的文公祠進行修復,我想英雄的豐碑會先前一步從我們的心頭上立起來。

古鎮印記:追溯文公祠

作者簡介:

馬加強,濟寧微山縣人,濟寧市作家協會會員、微山縣作家協會理事、任城區作家協會理事、濟寧市散文學會會員,走上寫作發表的快樂之路已經有十多年了。曾先後幾次參加市運會和省運會,現定居在微山縣城,工作於微山縣公安局。擅長於散文、詩歌的創作,陸續有作品在“詩潮”、“西北文藝”、“現代詩美學”、“今日微山”、“濟寧日報”、“濟寧晚報”、“微山湖文學”等報紙刊物上發表,並有多篇作品在中國殘疾人雜誌及各個省市的殘疾人文學雜誌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