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承載的歷史,最古老的鎮國之寶,上面竟然出現了“中國”

導讀:咱們中國素來被全世界尊為文明古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輝煌文明。這些文明歷程除了被歷史資料記載下來之外,還有一些東西也有著最真實的記憶,那就是博物館裡的古董。咱們今天就透過一件鎮國之寶,來看一段三千年前的記憶。

古董承載的歷史,最古老的鎮國之寶,上面竟然出現了“中國”

寶雞青銅器博物館的鎮國之寶,何尊

陝西寶雞青銅器博物館珍藏了一座銅尊,名為“何尊”。中國發現的銅尊不少,但是這一件卻是非比尋常,它號稱鎮國之寶。這件銅樽,以雷紋為底,高浮雕的地方則是卷角的饕餮紋,圈腳裝飾的也是饕餮紋,可謂是工藝精美,造型雄奇。尤其是在燈光的照射之下,那是格外的莊嚴厚重。

1963年,何尊於寶雞市的賈村出土,也是寶雞市博物館收藏的第一件青銅器。不過,這件寶物出土之後,在長達12年的時間裡,它僅僅只是寶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而已,而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那麼高級別的鎮國之寶。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整整12年時間裡,專家一直沒有搞清楚它的價值。那麼,它為什麼會被安置在國寶的最高展臺上呢?

史學專家說,這是因為它記錄了上古時期,兩個壯志少年的心跳,和一段關於王朝發展,不忘初心的對話。這句話有點讓人很難理解,這兩個壯志少年的心跳和一段不忘初心的對話,這什麼意思?這就要回到3000年前了。

看過《封神榜》的朋友都知道,3000年前武王伐紂,推翻了商紂的統治,建立了周朝,史稱西周。當年的周武王可謂是雄才偉略,英姿勃發。

古董承載的歷史,最古老的鎮國之寶,上面竟然出現了“中國”

1963年,何尊於寶雞市的賈村出土

但是,人總是會衰老,生老病死誰也避免不了。到了公元前的1043年,武王去世了。他就把王位傳給了誰呢?周成王姬誦。姬誦繼位的時候年紀很小,只有12歲,擱現在還是個小學生。但是別看他小,他卻有著一顆壯志雄心。

商紂王殘暴,民不聊生,加上連年的征戰,當時新建的西周王朝積貧積弱,周成王便在他四叔姬旦的輔佐之下,開始勵精圖治。姬旦很多人都聽過,後來的聖賢孔子把他奉為儒家的先驅大賢。

當年周成王正是在他的輔佐之下,發誓要勵精圖治,永葆江山。而雄心壯志的周成王,就是剛才說的,跟何尊有關的兩個少年之一。那麼,還有一個少年是誰呢?

當年周成王繼位之後,按照武王臨終的遺願,他在距離王城鎬京(現在的西安)300多公里的地方,建立了一座新的都城,那就是今天所說的洛陽。

在這裡,有一天他召見了一個很有才能的人,是他的同宗的貴族,也是一個少年,這個少年名字叫做“何”。上古時期很多人的名字都是一個字的,“何”與周成王一樣,對於父輩的偉業是相當的敬仰。兩個人由此也惺惺相惜,發誓要像父輩一樣,幹出一番大事業!

古董承載的歷史,最古老的鎮國之寶,上面竟然出現了“中國”

武王去世,周成王姬誦繼位

尤其是“何”,年紀輕輕就被新王看重,那更是熱血沸騰,於是他就想要幹一件非常熱血的事情。在得到批准之後,“何”就籌造了一件青銅尊,以此來銘記父輩和新王的功績,以及新王對自己的告誡。

他鑄造的這件青銅尊,也就是現在的何尊,史學家是以他的名字來命名這方尊。那麼,來歷如此不凡的銅尊,怎麼就12年裡沒有人知道它的價值呢?它的來歷又是怎麼被發現的,他又憑什麼由鎮館之寶升格為鎮國之寶的呢?

1975年,也就是何尊出土後12年,國家文物局要在日本,舉辦一場中國出土文物的精品展。這個任務就交給了這位青銅器專家,後來的上海博物館館長馬承源。

很快,馬館長就從全國各地,調集了一百件一級文物,其中就有寶雞出土的這件何尊。不過當時不叫何尊,而是根據它的造型特點叫做“饕餮紋銅尊”。

當時,饕餮紋銅尊在考古界已經是很有名氣了,馬館長也是早有耳聞。可是當他見到實物之後,心裡就開始有了疑惑,疑惑什麼呢?要知道,在商周時期,但凡鑄造的大件青銅器,一般上面都有銘文記錄它的來歷,記載主人的生平等等。

古董承載的歷史,最古老的鎮國之寶,上面竟然出現了“中國”

專家從何尊內的底部發現銘文

像何尊,當時叫做饕餮紋銅尊,個頭不算小了。這麼大個的銅尊怎麼就沒有銘文呢?馬館長一邊想著這個問題,一邊很本能的伸手在銅尊身上摸索了起來。

當他摸到銅尊裡邊底部的時候,手感不對,感覺底部某個地方好像有字。於是,他就藉著光往裡頭看。可是裡邊除了銅鏽,好像也看不出有字,怎麼回事,自己摸錯了嗎?

他很不甘心,於是就讓人把鏽除掉。幸虧馬館長的不甘心,要不然,一個天大的秘密就不可能現世了。清除鏽跡之後,銅尊底部果然發現了一段銘文。

經過仔細的研究,明文共有122個字,那麼這段文字的意思是什麼?大致翻譯一下,“成王五年四月,周王開始在成周營建都城,對武王進行大祭。周成王於丙戌日在京宮大室,對宗族的小子何進行了訓誥。講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隨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統治天下,武王滅商後則告祭於天,以此地作為天下之中心,統治民眾。周成王賞賜何,貝三十朋,何因此做尊以作紀念。”

正是這段銘文的發現,瞬間提升了何尊的價值!因為,它不僅證實武王滅商之後,就在成周這個天下中心,產生了一統天下的戰略意圖。而且,還為解決“周公攝政七年,是否包括周成王在位年數之內”的歷史課題,提供了直接的資料。

古董承載的歷史,最古老的鎮國之寶,上面竟然出現了“中國”

三千年前的何尊上出現“中國”字樣

更為重要的是,它對於中國這個稱謂的出現,有著極不平凡的意義。銘文全文中的一句“餘其宅茲中國”,最後這兩個字“中”和“國”,這兩個字是在所有的史料裡,是第一次作為一個片語出現。

怎麼樣?3000年前,咱們“中國”的詞彙就已經出現了,漲知識了吧?不過字雖同,意義卻不一樣。這裡的“中國”和咱們今天所說的“中國”的意思,其實是兩碼事。

怎麼說呢?專家們在仔細研究了銘文的意思之後,認為“宅茲中國”的本意,只是說,我要住在國家的中心管理天下。這個“中國”指的是國家的中心,也就是當時的都城成周,今天咱們的洛陽。

那為什麼洛陽是周朝初期的“中國”呢?專家認為,這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跟周朝初年的政治地理相關。地圖上的上古三國夏、商、周,商朝人的主要區域是在東部的黃河下游;而周朝人的主要區域是在西部的涇水和渭水流域,而東西兩片區域的中心,正是洛陽位置所在。

古董承載的歷史,最古老的鎮國之寶,上面竟然出現了“中國”

銘文上的中國字樣,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另外,根據《尚書禹貢》記載,早在遠古時期,大禹治水,曾經把天下劃分為九州,其中就把洛陽劃分為中原地區,也就是統治的中心地區。

周王入主中原,遷都洛陽,為的是名正言順的繼承統治。所以,周朝初期的所謂“中國”,那指的就是洛陽,而不是現在的意義上的“中國”。

但是,“中國”這個詞兒,又的確是從3000年前的這件何尊上首次出現的,那意義可非同一般了。所以,稱它為鎮國之寶一點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