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掐絲琺琅山水紋抱月瓶賞析

清乾隆掐絲琺琅山水紋抱月瓶賞析

琺琅

,一種可塗覆於金屬或其他材質表面的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單色和彩色的玻璃質材料。它不是礦物,而是用石英、長石、硝石、硼砂和氟化物、碳酸鈉等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再加入能夠燒製出不同顏色的金屬氧化物作為乳濁劑和著色劑燒製而成的。這種混合物經過研磨成粉後,可以塗施在器物表面,再經過八九百攝氏度的低溫燒製,就能燒出晶瑩光亮,色彩多變的琺琅器了。

掐絲琺琅

琺琅的歷史可上溯至古埃及時代,遠在拜占庭時期,琺琅就已被用來裝飾福音書、舍利函、牌匾等宗教物品。琺琅技藝傳入我國後,中國匠人創造性地將其與我國本土文化融合,

與中國傳統的金屬製造工藝、寶石鑲嵌工藝和陶瓷、料器工藝等融為一體

,在造型、圖案、技術等方面完美呈現華夏文化風格以及東方審美,創造出富有中國特色的獨樹一幟的琺琅製品,

其中最為世人所知的就是景泰藍

清乾隆掐絲琺琅山水紋抱月瓶賞析

清代掐絲琺琅高腳燻爐 廣東大觀博物館藏

清乾隆掐絲琺琅山水紋抱月瓶賞析

清代掐絲琺琅香爐 廣東大觀博物館藏

景泰藍又被稱為“琺藍”,其學名為

銅胎掐絲琺琅

,是我國集繪畫、雕刻、冶煉和鑲嵌等技術於一體的傳統特色金屬工藝品,被譽為工藝美術“四大名旦”之一。

清乾隆掐絲琺琅山水紋抱月瓶賞析

清乾隆掐絲琺琅山水紋抱月瓶賞析

清代掐絲琺琅瓶 廣東大觀博物館藏

掐絲琺琅

起源於古羅馬,大約在13世紀傳入中國,最早應用於器型之上。掐絲琺琅製品在元代初期造型淳樸,在明朝景泰期間大力發展,衍生出多元風格,紋飾逐漸趨於本土化,至清朝乾隆期間達到頂峰。因這種工藝的顏色主要以藍色為主,因此被稱為景泰藍。

一件景泰藍,十箱官窯器

景泰藍立足於中國成熟的青銅器工藝基礎,在造型和色彩上賦以豐富的中國審美元素

。由於其工藝複雜,不但需要制胎、掐絲、點藍、燒藍、磨光、鍍金等多道手工工序,還加入了青銅,瓷器、琺琅等工藝,同時還大量引進傳統繪畫和雕刻技藝,堪稱中國傳統工藝集大成者,故有“一件景泰藍,十箱官窯器”的說法。

清乾隆掐絲琺琅山水紋抱月瓶賞析

清代掐絲琺琅搪瓷燈 廣東大觀博物館藏

清乾隆掐絲琺琅山水紋抱月瓶賞析

清乾隆掐絲琺琅山水紋抱月瓶賞析

景泰藍製作工藝流程圖 圖片源於網路

景泰藍的器型大都傳承自瓷器。

抱月瓶

是其中一種器型,最早仿背瓶,又稱為扁瓶,原本由皮革製成,便於騎馬外出時攜帶,後演變為陳設器。

清乾隆掐絲琺琅山水紋抱月瓶

廣東大觀博物館所藏的這一對

清乾隆掐絲琺琅山水紋抱月瓶

琺琅

肥潤,掐絲粗細均勻而流暢,填色工整,用料厚實,品相甚佳。

清乾隆掐絲琺琅山水紋抱月瓶賞析

這對抱月瓶直口,細頸,腹扁如圓月,橢圓形圈足,頸肩處飾如意形雙耳,與肩相連。銅胎鎏金,典雅大氣,器型規整。在瓶子的底部印有乾隆年制四字。這四個字不僅落款工整,字跡也十分清晰。

清乾隆掐絲琺琅山水紋抱月瓶賞析

清乾隆掐絲琺琅山水紋抱月瓶賞析

清乾隆掐絲琺琅山水紋抱月瓶 廣東大觀博物館藏

瓶子的佈局十分巧妙,宛如一幅動態山水文人畫,左上角為雄渾有致的山石,右下角有粼粼的水紋,一舫小船,船上數人,或撐船,或交談,神態各異。整個畫面佈局緊湊而又不失層次感。顏色上樸素而不失嚴謹,琺琅彩濃淡有致,畫工生動細膩、密而有序,極盡工巧,整體有種光澤感。

清乾隆掐絲琺琅山水紋抱月瓶賞析

從點、線、面的曲直剛柔、勾連並置、收放疏密等不同角度刻畫隱士生活這一場景,使得工藝品呈現出空靈的意境和朦朧的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