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儒敏:如何整本書閱讀《鄉土中國》?

我們將此前一個小欄目“文學課”

重新“打撈”出來,每天重發一篇舊文

用通俗的方式

講解文學經典、分享文學知識、梳理大家生平

願各位文學愛好者能籍此積累一些文學知識

而今天的文學課

還有音訊可以聽

溫儒敏:如何整本書閱讀《鄉土中國》?

《鄉土中國》導讀

文 | 溫儒敏(中小學語文統編教材總主編)

(本文為溫儒敏先生特為人民文學出版社《鄉土中國》撰寫的導讀)

高中語文統編教材把費孝通的《鄉土中國》列為“整本書閱讀”單元,要求通讀,估計有些同學拿起這本書,翻幾頁,會覺得難,讀不下去。以前課文是一篇一篇地教,現在要讀整本書,又是很少接觸過的學術專著,感到難,屬於“正常反應”。

《鄉土中國》的確有點難。這是社會學的經典論著,學術性強,即使這方面的專家,讀起來也要費一番心思的,何況我們中學生?書中所寫的“鄉土中國”,對於當今許多城市裡長大的孩子來說,是那樣遙遠,農村的學生也未見得就不感到陌生,這也會造成閱讀障礙。經典閱讀總會有困難,卻又是充滿樂趣的。讀書不能就易避難,不要總是讀自己喜歡的、淺易的、流行的讀物,在低水平圈子裡打轉。年輕時有意識讓自己讀一些“深”一點的書,讀一些可能超過自己能力的經典,是一種挑戰。應當激發自信,追求卓越,知難而上。

下面圍繞《鄉土中國》,討論一下如何來讀社會科學論著。

書的“型別”決定“讀法”

選擇某一本書,必須先確定是什麼型別的書,希望從中得到什麼,以及應當採取怎樣的閱讀姿態與方法。像《鄉土中國》這樣的學術性論著,一般有兩種讀法。一種是專業閱讀,目的性強,往往要帶著專業的問題去和書“對話”,吸收或者質疑其中的觀點。這是學術探究的讀法。第二種是普通的

非專業的閱讀,主要是充實知識,拓展眼界,提升素養

。兩種閱讀並非截然區分,有交叉,但各自的閱讀取向與方法有所不同。

教材中“整本書閱讀”所要求我們的,主要是第二種讀法,旨在

初步接觸社會科學論著,擴充套件知識面,因此標準不宜定得太高,只要堅持讀完,對書的內容及表達方式有大致瞭解,對社會科學研究有些體驗和印象,就可以了

。如果還能探索一下閱讀這類書的門徑,甚至引發對某些問題的思考探究,那就更好。

網路閱讀容易碎片化,而整本書閱讀可以

“磨性子”,祛除浮躁,培養毅力

,涵養心智。老師可以給一些閱讀方法的建議,主要讓學生課外自主閱讀,沒有必要像單篇課文教學那樣精雕細刻,也

沒有必要佈置很多“活動”和“任務”

閱讀可以促進寫作,但讀書又不能處處指向寫作,也

不要老是想著考試,那會敗壞讀書的興趣

好的辦法就是在老師指導下給自己設定一個大致的計劃,打“殲滅戰”,集中一段課外時間讀完,即使

在一些具體的論述上不是很懂,也不要緊,不必死摳

,無須步步為營。

讀書宜先“粗”後“細”

社會科學是用科學的方法研究人類社會現象的學科,主要包括經濟學、政治學、法學、倫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等。閱讀社會科學論著,宜“粗讀”與“細讀”結合,先“粗”後“細”。

第一步,

先了解作者的意圖,知道全書的主旨

。可以看序跋,看出版介紹及相關評論,大致清楚作者和寫作背景,看他為何要做這項研究,要解決什麼問題,提出了哪些基本觀點。這是粗略的“預讀”,做準備的。

費孝通在《鄉土中國》後記中把這本書的背景、寫作經歷,以及寫書的目的,說得很清楚了。原來費孝通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所從事的學術工作,是從“實地的社群研究”,到“社會結構的分析”,屬於社會學的範疇。《鄉土中國》就是這種研究的結果。後記比較長,敘述了社會學的學科史,涉及的流派眾多,名詞術語不少,我們不必感到畏難和緊張,

大致瞭解其學術源流就行

。費孝通梳理學術史,是為了說明他的研究是在跟進當時社會學研究重視個案切入(即所謂聚焦於某個群體的“社群研究”)的“趨勢”,目標是“在一定時空坐落中去描畫出一地方人民所賴以生活的社會結構”,進而進行比較研究。這種研究的意義,是從農村來觀察中國社會及文化,加深對“國情”的認識。

除了看出版介紹、讀序跋,

還應當看看目錄

。社科類著作的目錄,一般都比較明晰,主要的觀點往往會出現在章節的標題或目錄中。看一遍《鄉土中國》的目錄,可能對其中有些名詞或者問題不怎麼懂得,也可以有些是感興趣的,回頭再想想後記中交代的研究背景,我們對這本書的主旨,便有粗略的瞭解了。

接著,就要

瀏覽全書,不求深入,但求有整體感覺

。既然是“粗讀”,那就可以採取跳讀的方法,把全書快速過一遍。

每個章節的開頭或者結尾可多留意,那裡往往會提出觀點;

看到那些闡述觀點或者定義概念的句子,可能比較重要,順手就圈劃下來;

其他部分則可以一目數行,“掃描”過去,大致的意思能懂,就往下讀,別停留。

這樣蹦蹦躂躂讀完全書,“第一印象”有了,某些疑點和興趣點呈現了,閱讀的期待自然也發生了。“粗讀”是必要的頭道“工序”,為整個閱讀做準備的。如同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先看看地圖,確定方位,有什麼景點或者生活設施心裡有數,遊覽的計劃也就慢慢形成了。

要緊的是“抓概念”

“粗讀”之後,就進入了“細讀”,主要是分析性閱讀,在整個閱讀中佔大頭的,要花更多的精力。不能像讀小說那樣“放鬆隨性”,

社科論著的閱讀要有些計劃和步驟

,多動腦筋,多一些理性思考。

“細讀”時最要緊的,是“抓概念”

。在科學研究中,把某些現象或者事物所體現的本質特點抽象出來,加以概括,形成一種“說法”(往往是某一個詞句),這就是概念。

比如,《鄉土中國》中就有“鄉土社會”“差序格局”“禮治秩序”“無為政治”等等概念,“細讀”時要作為重點去“抓”。

“抓概念”就是抓觀點、抓重點、抓關鍵,

特別是那些核心概念,抓住了才能綱舉目張,把握全書的主要內容和學術創見,理解其研究的價值

問題是,概念怎麼去“抓”?像《鄉土中國》的後記、目錄中都提到一些核心概念,要留心記下,把它們“抓住”。社會科學論著一般都附有“內容簡介”,刊物上發表的論文前面也會有“摘要”和“關鍵詞”,其中都會標示出核心概念,方便我們去“抓”。更重要的,是

要在正文的閱讀中時時留意概念。

碰到概念,就要停留一下

,琢磨這麼幾點:這些概念是在哪些部分、什麼“語境”中提出的,其內涵如何,屬於一般概念還是核心概念,以及如何圍繞概念展開論析,等等。

一般來說,論著的緒論、每一章(或者論文)的開頭、結尾要特別留意,這些地方往往會提出概念,要先“抓住”,然後再到正文中去尋找和琢磨前面說的那幾個問題。凡是提出概念或者定義的句子,有畫龍點睛作用的,要順手圈劃下來。讀完全書,回頭再看那些圈劃和琢磨過的概念,可以把它們排列在一起,這就如同有了一張閱讀的“線路圖”。語文課經常提醒“抓住關鍵詞”,對社科論著的閱讀來說,

“抓關鍵”“抓概念”是必備的能力

。真正學會如何“抓關鍵”“抓概念”並不容易,這裡提供的也只能是一些基本的操作辦法。只有多讀,閱讀速度快了,語感強了,歸納提取資訊的能力強了,會一目數行跳躍檢索了,“抓概念”的經驗也就逐步形成了。

“抓概念”的“抓”,還帶有辨識內涵的意思。要多想想,概念特別是核心概念,其所產生的上下文是什麼,是借用過來的,還是作者自己在研究中提煉的。這也是“細讀”的重點。有時候要前後來回讀幾遍,反覆琢磨,概念的“來路”和內涵才明白。

《鄉土中國》並非一開篇就提出“差序格局”這個核心概念,而是先用三章的篇幅做許多“墊底”。

費孝通先討論鄉下人如何劃分“群己”“人我”的界限,結合分析古代傳統中的倫理道德問題,發現中國人是以“己”為中心,和別人的關係就像石子投入水中產生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這種集體無意識的習慣或者文化,就決定了農村社會格外重視人倫關係的基本結構。於是水到渠成,到第五章作者才歸納:“中國鄉土社會的基層結構是一種我所謂‘差序格局’……”這是個核心概念,把這本書的要旨“定”住了,是費孝通的獨特發現,是他的理論建樹,後來成為社會學界廣泛認可的“定論”。

溫儒敏:如何整本書閱讀《鄉土中國》?

1936年,費孝通先生(右)在江村調研

閱讀《鄉土中國》前四章,我們要注意其論述中幾個概念的層層推進,

終於抓住“差序格局”這個核心概念,等於“抓住”了全書論述網路的“綱”。

在《鄉土中國》中,幾乎每一章都提出一二個概念,其“層級”可能比體現主旨的那些核心概念要“低”,但也都從不同側面論證了鄉土社會的特點,最終完善了對鄉土社會特質的論說。閱讀時要注意把握好每一章提出的概念,在理解這些概念的涵義時,想想各個概念之間的區別與聯絡。

閱讀社科類論著,還會經常碰到專業術語。術語是用來限定或表達科學概念的約定性語言,主要在所屬專業領域內使用,行外的讀者如果不懂其特別含義,就難於理解用它來展開論述的內容。所以閱讀社科論著,

要努力弄清楚其中專業術語的意思

,掃除閱讀的障礙。

《鄉土中國》在論述農村社會的“結構”時,就用了許多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等學科的術語,比如“團體格局”“權力結構”“文化範型”“血緣”和“地緣”等等。要注意這些術語各自特定的專業涵義。多數術語在文中會有所解釋,或者聯絡上下文,用心推敲,就可以明白它們的意涵。實在不懂的,也可以查詢相關的資料(比如詞典、百科全書等工具書),看怎麼解釋其意義。某些術語在工具書中的解釋可能比較規範,和書中使用的意思有些出入,這就需要比較辨析,理解作者在“用法”上的特殊之處。也有些術語是作者為了論述的方便而“發明”的專用語,專業領域不一定通用,比如“感情定向”“男女有別”“無為政治”“無訟”等等。術語不能只從字面上去理解,特別是那些作者的專用語,似乎一看就懂,但書中使用時可能另有所指,或者轉換了詞語原有的意思。哪些是專業術語,哪些是作者的專用語,很多情況下論著並沒有提示和解釋,讀者只能自己去找,並且推敲它所傳遞的意義。

釐清論證理路:

“對話”與“命名”

閱讀社科類論著,最費功夫的,是要

釐清其論證理路

《鄉土中國》十四章,每一章都有一個“分論點”,諸多“分論點”匯聚並支撐起層級更高的主旨論點。

每讀完一章,合上書,把內容過過腦子,想一想這一章的論點是什麼

,最好還能用書中的一兩句話或者自己的語言小結一下。對於初學者來說,“小結”不容易,這需要化繁為簡,把一本厚書讀成薄書。但這種訓練對於思辨性思維的養成很有效果。

我們不妨舉第一章為例子看看。《鄉土中國》要論證“中國鄉土社會究竟是什麼樣的社會”,並不是直接提出問題,而是從人們熟悉卻未必關注的現象說起。

那麼就先談鄉下人的“土氣”,接著引向對中國傳統社會小農經濟完全要依靠土地這一現象的描述,匯出一個論點:因為“土”的滋養,才有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有了聚村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生活,有了生生不息的中國傳統文化。進而又做理論昇華,論證鄉土社會結構為何是穩定的。最後才引申出一個重要的學術論點,指出鄉土社會“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鄉土中國》在貌似平易的敘說中層層推進論述,入情入理。閱讀這樣的學術論著,提煉把握“分論點”和“主旨論點”,把整本書論證的脈絡梳理清楚,不僅利於理解全書,自己也得到了鍛鍊,從中學到如何讓思維和表述更有條理,更講邏輯。

順便還要說說

“論述”和“陳述”的區別

,這在社科論著閱讀時也要注意的。《鄉土中國》原來是作者上課的部分講稿,帶有 “通論”性質,但沒有寫成面面俱到的教科書,也沒有滿足於陳述一般知識,而把重點放到了與學術界既有的觀點“對話”,帶出問題與新的見解,這就是論述。其論述特別重視做的是兩件事:一是質疑與“對話”,對既有的觀點提出不同意見。二是“命名”,在闡述自己的發現或見解時,給出一個“定論”,或者是自成一說的“說法”。比如第八章討論鄉土社會的“秩序”,認為中國鄉土社會維持運轉靠的既不是“人治”,也不是“法治”,而是很特別的“禮治”。所謂“禮治秩序”的“說法”,就是獨有的學術“命名”。類似這樣的論述,書中很多,

可以挑選其中一二,重點琢磨分析,主要看其論證的邏輯推理

材料上升為“現象”分析

《鄉土中國》的研究屬於社會學的“社群分析”,目標是剖析“社會結構的格式”。社會分析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比如經濟的、政治的、制度的,等等,也可以是宏觀研究,但費孝通採用的是社會學的“社群分析”,從微觀入手,達到宏觀的認識。

1936年費孝通曾對家鄉一個村莊做田野調查,在此基礎上完成了題為《中國農民的生活》的博士學位論文(後翻譯成中文出版,取名《江村經濟》)。在寫作《鄉土中國》之前,費孝通又到廣西、雲南等地做過長期艱苦的“蹲守”式的田野調查,瞭解鄉民的生活,感受他們的情感與文化。《鄉土中國》深深植根於社會生活土壤,非常“有料”,非常“接地氣”,這也是本書能夠成為經典,影響遠遠超出所屬學科範圍的原因。閱讀《鄉土中國》,我們對社會科學研究的特點有了一些瞭解,社會科學家那種紮根現實生活、務實求真的科學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讀《鄉土中國》一般都會對其中大量民俗調查案例感興趣,但不要滿足於“獵奇”,還應當注意觀察作者是如何“處理”這些材料的。費孝通的“拿手好戲”是篩選案例材料,提煉為可以印證鄉村社群結構特徵的“現象”,並和其他不同“文化格式”進行比較,以凸顯鄉土中國的特殊性。

材料一經篩選提煉,典型性和代表性凸顯,就往“現象級”提升,以便進入理論分析的層次

。該書非常巧妙地、不露痕跡地吸收融合政治學、經濟學和文化人類學等相關學科的方法,具有很高的理論站位和厚重的學術分量,而一切都是那樣自然,沒有任何理論的炫耀。如何觀察社會的文化的“現象”,如何用科學的理論解釋“現象”,是有各種不同角度的,費孝通用的主要是社會學的角度,然而他在方法論上的啟示是“溢位”社會學範圍,具有普遍意義的。

《鄉土中國》重在客觀論證,我們依然感覺得到其中流淌著濃郁的傳統文化意識以及鄉土中國情結。透過這本書的閱讀,我們加深了對於中國社會特別是農村社會的認識,也加深了對傳統文化的認識。《鄉土中國》論析的是舊中國的農村,它的問世到今,大半個世紀過去了,農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變”中又有哪些“不變”?傳統與現代的轉換和融合,鄉村與城市的碰撞和交流,給社會帶來哪些利弊?我們會想到當今的農村,想到農民工,想到社會習俗與風氣,想到傳統文化,想到中國的過去與未來,等等。好書就是這樣,總能引起無盡的思考。

語文學習能從《鄉土中國》中獲得什麼

閱讀《鄉土中國》是需要一些社會學知識的。不過對我們中學生來說,也不必在專業知識方面花太多精力,結合語文學習來閱讀《鄉土中國》,可能是更加必要的。

《鄉土中國》以調查和科學論證為主,但寫得很有文采,充滿人文關懷

。文中滲透著對歷史學、哲學、政治學、人類學等相關學科的深刻認識和精闢見解,是“雜”而化之。能做到科學、嚴謹而又好讀,這種文體風格背後,需要多學科整合的開闊視野,也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是學術論著的一種境界。從語文的角度看,也是一部可圈可點的美文和範文。

這本書論述非常簡潔有力,有幾點很值得借鑑。

一是論點鮮明,每一章集中解決一個問題,而且儘量把論點凝結為一種“說法”,一個概念;

二是論證有很強的問題意識,強調“對話”,和學界不同的看法“對話”,以此凸顯自己的觀點;

三是論證的求實,靠材料說話;

四是大量引證傳統典籍材料,有些引文是人們所熟悉的,但納入本書的論述系統,就可能“翻新”出新的涵義。

此外,還有許多寫作經驗也富於啟發。比如議論文在論證推理的同時怎樣能更生動而且有可讀性,觀點與材料如何結合,敘述和論說如何平衡,以及如何擺脫從概念到概念的“八股味”,等等。

《鄉土中國》其實未必那樣遙遠。讀完了,也許就從中學到如何閱讀社科論著,如何分析思考社會現象,如何做一個有頭腦、有見識、有擔當的青年。

溫儒敏

2019年10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