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小夥變成了養牛大王,後來卻破產了,原因很簡單

世界就是這樣奇妙,呼風喚雨的孫悟空,卻被一個小小的緊箍咒鬧得滿地打滾,一個身價幾百萬的養牛大王,自從不識字的父親去世後,整個養牛場你被迫關門了。

出租小夥變成了養牛大王,後來卻破產了,原因很簡單

小夥子姓牛叫牛軍,看上去有三十五六歲的樣子,淡眉大眼,瘦長型臉,走路兩腳生風,和他碰在一塊聊天,往往別人插不上嘴,山南海北無事不知,無事不曉,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久走江湖,歷經風雨的人。

十年前,牛軍初中畢業後,考了個駕照,開始跑出租,經歷的世面廣,碰到的各種各樣的能人也不少,大小城市沒少送了客。

有一天,他從城裡拉回一位70多歲老翁,問他去哪裡?客人說要去的地方正好距牛軍的村子不遠。

客人自我介紹說,他是從北京來的,要回老家探親。此人78歲,談吐不凡,說話雖然不緊不慢,但是說的每一句話,卻令人十分折服。

70多里的路程,不到半小時就到了客人的家鄉,客人隔著車窗,看到路兩旁全是堆在一塊的玉米秸稈,有些可惜的自言自語,又好像是說給牛軍聽的:“這些玉米秸稈燒火太可惜,如果用它養肉牛就會變廢為寶。”

牛軍從後視鏡裡看了他一眼,感覺這老頭與常人不一般,平時都沒有想到這些玉米秸稈的作用,他卻一眼看到了點子上,看來此人有些來頭。

想到這裡,牛軍試探著問客人:“老伯,您老在北京什麼單位工作?”

“以前在國家農業部專管農業,現在已經退休了,看到這些玉米秸稈白白浪費,感覺實在是可惜。”

牛軍一聽沒有再繼續往下問,把客人送到老家後,天已經不早,他也不打算再繼續接客了。

出租小夥變成了養牛大王,後來卻破產了,原因很簡單

一路上不斷地思索著剛才那位老伯的一句話:如果把這些玉米秸稈養成黃牛,就會變廢為寶。是啊!在自己的家鄉,種植的農作物主要以小麥,玉米為主,到了秋後,鋪天蓋地的玉米秸稈堆在村莊的各個角落。現在農村家庭圖省事,燒水做飯都是燒煤燒電,這些作物秸稈以前燒火是好東西,現在卻都成了累贅,如果像老頭說的,辦一個養牛場,用這些作物秸杆當飼料,其不成了兩全其美的好事?

其實牛軍有這種想法是有道理的,因為他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他的父親牛老鍾在生產隊時期,就開始飼養牲口。

那一年是1974年,劉老鍾初中剛剛畢業,生產隊為了培養又紅又專的農村接班人,把他分配到生產隊飼養棚飼養牲口。

教牛老鍾幹活的是一位60多歲的長輩,是他的同族大叔,牛大叔從解放前就給地主飼養牲口,有充足的養殖經驗,他把自己多年的經驗告訴給了牛老鍾:“不要小看養牲畜是個不起眼的活,其實裡邊的道道很深,凡是幹一天活的牛馬,一定要在夜裡子時新增夜草,晚上飲水的時候,飲水缸裡一定要抓上幾把鹽,特別是到了冬天,要把冷水燒成溫水,不然,牲口就會鬧病,懷孕的母牛還會流產”

劉老鍾聽罷,都把這些經驗記在心裡,兩個人性格很談得來,從沒鬧過彆扭,一待就是十多年,其中還掌握了很多養殖細節的經驗。

牛軍給父親談了自己的想法之後,牛老鍾十分贊成,拍著胸脯說:“辦養牛場這方面,老子最有經驗,你可以放心大膽地幹,保你把牛養的膘肥體壯”

出租小夥變成了養牛大王,後來卻破產了,原因很簡單

說幹就幹,牛軍和村裡協商了一下,在村北的半山坡上建了個養牛場,貸款幾十萬,在魯西地區購進了幾十頭黃牛,就這樣一個小型養牛場就誕生了。

在牛大鐘的精心指導下,聘請的幾個長工也很賣力,沒超過三年養牛場已經存欄200多頭。

隨著養牛場的不斷壯大,牛價格也大幅度漲價,一頭膘牛能賣到兩萬多塊錢。五年之後,每年利潤可達到100多萬。

就在生意火紅的時候,接近80歲的牛大鐘突然得了一種不治之症,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就去世了。

出租小夥變成了養牛大王,後來卻破產了,原因很簡單

劉軍辦了那麼多年的養牛場,真正的養殖經驗並沒有往心裡記,成天忙碌於銷售,購飼料,談業務等等,而其他幾個養牛的長工雖然很賣力,有牛大鐘在的時候,都是聽從他的安排,叫幹嘛就幹嘛,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只是為了每天掙點死工資,誰也沒有真正的去學養牛技術。

自從牛大鐘死後,牛軍更忙了,照顧著養牛場還又拿出精力對付外場,再加上自己不如父親的經驗豐富,無法掌握很多細節問題。隔了一年,很多膘牛出現瘦弱現象,很多母牛也開始流產,找過很多專家過來考察,也沒找出真正的原因,其實就是在飼養過程中疏忽了很多細節問題。

出租小夥變成了養牛大王,後來卻破產了,原因很簡單

以後的幾年,牛價格越來越高,而牛軍的養殖數量卻大幅下降,不是瘦弱致死就是病死。他開始後悔在父親活著的時候,沒把這些實際經驗學到手,光認為自己有文化,現在的科學養殖知識又特別豐富,只要照著書本上去做準沒有錯。但是事情並沒有像他想的那麼簡單,沒有父親的幫忙,他自己又應酬不過來,最後還是將養牛場關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