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張家口人能看懂的老民謠

清朝時期,張家口是有名的旱碼頭,商賈雲集。天南地北的貨,南來北往的客,固然如此,也是相對閉塞的地區,形成有別於京津、山陝的地域文化。

張家口本地人大多從事為客商提供服務的行當,如撮合的牙行,運貨的車行,駝客皮匠挑貨郎,打油打酒縫鞋匠,都不是個營生,倍受辛苦掙不了幾個銅版。

只有張家口人能看懂的老民謠

打油指賣麻油和賣煤油兩種營生,緊打酒慢打油是行話,過去用提子,有道是“無商不奸”,緊慢之間,一勺油半杯酒省下了,小本生意掙的就是這點利頭,貨是賒來的。

駝客是拉駱駝的,駝行是老行當,從北魏就有阿拉伯商人拉駱駝從燕京走張北野狐嶺或大同,穿越蒙古高原到阿爾泰山,即草原絲綢之路。遼朝時將野狐嶺孔道拓寬,可以通行大車,出現了老倌車行當。

只有張家口人能看懂的老民謠

家有家規,行有行道。車行風險大,有“接熟不接生,一口不二價”之說,駝行和車倌是爹帶兒叔帶侄不帶外人,怕有內賊,“肩靠肩走的寬”是行話,有“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的意思。

清朝閉關鎖國,留下“南有廣州十三行,北有張庫十六臺”,張庫十六臺指從張家口大境門到蒙古庫倫的十六個軍臺驛站,這條軍臺路主要由晉商裡的內務府皇商經營,他們有龍票。也有蒙古舅姥爺們的朝覲隊伍。

只有張家口人能看懂的老民謠

車行是五行八作之一,張家口的車行規模比較大,動輒一、二百輛牛車相繼而行,不過,最遠只能到包頭或多倫,再遠些則需要駝隊運輸。車行的規矩很多,基本用土語表述,聽來別有風趣。

快了趕上窮,慢了窮趕上,不緊不慢掉進了大窮坑。

牛配馬,累死倆。是說上壩有段十多里的上坡路,壩底有專門為大車配置的牛馬拉配套,由於牛跟馬的腳力不一樣,勁不往一塊使,結果都累的吐白沫。

火車快到不了大境門外, 牛車慢能到大囫圇。大囫圇有說是張北,有說是多倫,有說是商都,凡正是貨物週轉站和輻射區域的中心,到哪兒都一樣。像走西口的民謠,“出了西口像蓬蒿,哪裡掛住哪裡好”,定點投送是另外一回事。

只有張家口人能看懂的老民謠

最早的石制通橋,1924年發大洪水被沖毀了

張家口壩上農事諺語地方特色濃郁,壩下人也不一定聽得懂。

有酒沒菜,不算慢待。灘裡放牛,連吃帶喝。這話聽著彆扭,話糙理不糙,好話歹說,壩上就這勁兒,酒瓶底幾滴剩酒倒給客人說,拾圪了這點富根根。

張家口是大商埠,在商言商,張家口本地人有大戶,小業主多些,大部分是幫襯或挑擔走鄉竄巷作小買賣。商行的行話門道很多,要有師傅傳幫帶,三年一個買賣人,十年一個莊稼漢。

只有張家口人能看懂的老民謠

學徒不容易,不打饞得不打懶的,專打不長眼的,做生意要有文化有悟性,能說會道才行,有道是:三年胳膊三年腿,十年練不出一張嘴。挨著勤的沒懶的 ,挨著饞得沒攢的。

七十二行,莊稼為王。一個好莊稼把式也是磨鍊出來的。壩上的氣候和墒情有點糟糕,沙壤土石頭多,只能廣種薄收。陽春三月是江南,壩上是:數了九過不了冬,還有四十天的擺頭風。八月被九月襖,十月棉褲少不了。幹不完的活,念不完的佛。

只有張家口人能看懂的老民謠

壩上山無頭水倒流,遠看有山近卻無,不像壩下的峻嶺。壩上富在張北,壩下富在宣化,宣化三寶:葡萄,氈帽、大皮襖。蔚縣三寶是什麼不清楚,應該會有煤炭,蔚縣煤自元朝到清朝是皇家冰炭,蒙古人怕熱,夏天屋內放塊冰砣,冬天是蔚縣無煙煤。過了八月十五,馱騾牛車絡繹不絕。

壩下三辣:西八里的紫皮蒜,蔚縣的雞腿蔥,高廟的八大缸熱烘烘。北魏時在高廟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廟宇,是遠近聞名的祈福聖地,後來毀於戰火,遼代時將鐫刻精美的基石,運到北京妙峰山修建了大覺寺。

清末民初,張家口有三個大型廟會,高廟廟會,銀城子廟會,賜兒山廟會,現在只剩下賜兒山廟會。高廟八大缸據說是蔚縣王樸開的釀酒坊,生產高度燒酒,入口火辣辣到肚裡暖烘烘,由趟草地的車倌們換取皮毛。

只有張家口人能看懂的老民謠

萬全十八缸坊在張庫大道很有名,他們主要為老倌車和駱駝客們釀製醬菜黃醬燒酒等速食品。老牛拉破車——哼哼嘰嘰,這是褒貶人的話,出拔子趟草地用犍牛。

清末民初張家口四大酒業,元朝時蒙古將領的雞鳴山驛酒,懷來沙酒,蔚縣地瓜幹酒,懷來葡萄酒果酒。地瓜幹是保定的白薯幹,從飛狐古道運到蔚縣。

只有張家口人能看懂的老民謠

張家口吃貨最愛的四大硬貨:陽原桑陽驢,康保黑頭羊,沽源烤鱗魚,柴溝堡燻肉。康保黑頭羊不是罵人的話,黑頭羊和蘇尼物綿羊是御膳房貢品。鱗魚是冷水魚長不大,一斤算大的,沽源九十九泊裡有鱗魚,魚塘裡養不活,全是野生。

只有張家口人能看懂的老民謠

張家口四大貢品:蔚縣桃花米,柴溝堡燻肉,懷來金絲小棗,宣化牛奶葡萄。旱收棗澇收梨,後宮多用金絲小棗熬臘八粥、八寶粥、熬棗茶。

張家口壩下有許多方言民謠。

黑心蘿蔔蟲竄了,裡裡外外全佔了。

啞巴比劃,聾子打岔——鬧逑不機密

少耕二畝地,不跟牛置氣。

省著省著,窟窿等著。窟窿是紅白事隨份子錢。

大境門,大清河,店鋪商號戲園子。

張家口新三樣:通橋,鐵壩,戲園子。

只有張家口人能看懂的老民謠

陽原糊糊蔚縣糕,懷安餅子拿棍敲。

三十里的莜麵四十里的糕,瞪眼糊糊餓斷腰。

壩上人不愛喝稀的,老人們講:吃飯吃個半飽飽,喝缸水水正好好。

三十里的莜麵,四十里的糕,二十里蕎麵餓斷腰。

壩下的說法,女孩子不能玩小家賊,長大後醃不好鹹菜酸菜。

女孩子使用筷子,靠前則嫁的近,靠後則嫁的遠。

尖指能,圓指巧,荷包指頭拙到老。

只有張家口人能看懂的老民謠

壩上的說法:女孩子吃飯不能用兩個碗,長大後要吃兩家飯,意即先後嫁兩個男人。不過現在全變了,有個小段子,母親對即將出嫁的女兒說,這是你一輩子的大事兒,女兒說:誰說我一輩子只跟一個男人。

張家口失傳的兩項傳統大型活動

摸百頭祛百病,這個活動民國時很流行。正月十五看花燈,十六摸百頭祛百病,圖個好身體。摸門釘生男丁,母以子貴,許了願生了男娃要還願,還願要到賜兒山磕頭上香。

這項活動全國都有,張家口大境門長城有垛口,摸百頭就是摸垛口的牆頭。大境門是長城唯一有大鐵門的城門,上面有鐵鉚釘,沒有光亮,看來是鮮有人摸。這兩項民俗活動有文化底蘊,有不少詩作和文章描寫活動的場景。

只有張家口人能看懂的老民謠

女兒的花朝男兒的年,二月二龍抬頭是踏青日,踏青日是男女後生們相親約親的日子,算是中國版的情人節。

花朝對月夕,月夕是仲秋節,花朝是仲春節。漢朝時為漢家女舉行的活動,現在花朝節失傳了,日本的祖根節有中國漢家女的花朝節影子。

花朝節是官方參與的娛神活動,衙役進家把適齡女孩趕出家門。

只有張家口人能看懂的老民謠

南方的大學生們穿漢服盛裝參與花朝節開始盛行,張家口的花朝比較晚,要到清明前後大地返青桃花盛開時節,不過張家口沒有舉辦過花朝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