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問祖——百家姓之“常”姓

常姓是中國常見的姓氏,列於第一百零三位姓氏,豫冀魯晉地區是常姓佔優勢的地區。當今常姓人群大約佔了全國人口的0。16%,總人口大約在218萬。

常的名義

尋根問祖——百家姓之“常”姓

常,在古時與裳同為一字,從巾尚聲。人穿的下身裙裝稱裳,亦稱常,這是本義。而人穿的上身服裝稱衣。後來,裳和常二字的用法發生了歧變。裳仍保持原來的意思,即裙。常即引申為常規、經常、永恆之義,又上升為專門指法典和倫常等。代表古代帝王的旌旗稱為常,是一面繡有日和月圖形的旗幟,表示帝王的地位與天地日月同存永恆。凡執掌此旌旗的官職稱司常。在古戰車上所樹的戟也稱常,表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常備武器。

執掌和善制日月圖形旗幟的氏族,稱常氏族,他們十分崇拜常,並以為氏族圖騰和族名,常人所居之地遂稱常,建立的城堡稱常邑,所臨之河稱常水,所建之國為常國,最終出現常姓。

常姓起源

常姓的起源與演變主要有四:

一、出自古常國

相傳黃帝時代已經存在常侯國,黃帝之臣常先、常儀均為古常國之後裔。常姓的歷史雖十分悠久,但常姓在夏商時代的活動沒有任何資料,古常國的後代失去了音信。僅在春秋時留有一點痕跡,春秋時莒國有常儀靡之地,在今山東莒縣北,或為常儀族所居過的地方。

二、出自姬姓

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同母弟封於康,稱康叔封,康國在今河南禹州西北的夏王少康的古城。周成王時轉封於衛,史稱衛康叔,衛國先建於商朝國都朝歌城郊,今河南淇縣東北。衛康叔的支庶子孫食採於常,在今山東滕州東南,子孫遂以邑為氏。姬姓常氏的歷史至少有3000年。

三、源出姬姓

吳國始祖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太伯和仲雍,吳王封其支庶子孫於常,也就是吳先祖曾居住的延陵古城,即今江蘇常州,子孫遂以邑為氏。

四、源出羋姓

楚大夫恆思公之後有恆氏、常氏。到北宋時,為避真宗趙恆的名諱,改天下所有恆姓為常姓。其實恆、常兩姓原本一家,同出一祖宗。

外族基因融入

我國的常姓同外族的關係十分密切,從西漢起不斷有外族血液融入,外族的常姓是組成我國常姓的重要成分,歷史上發生的主要的事件有:兩晉時期的山越族,隋時西域鄯善右族均有常氏。宋時恆氏因避真宗恆之名諱,改為常氏。到清朝時滿洲八旗姓瓜爾佳氏、常佳氏均集體改姓常氏。隨後的蒙古人、回回人都有改本民族姓為漢姓常,這些北方地區外族常姓人群與漢族混居,逐漸地融合同化成了漢族。

常姓分佈

尋根問祖——百家姓之“常”姓

常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形的態勢。目前常姓主要集中於河南、河北二省,大約佔常姓總人口的32。1%。其次分佈於山東、山西、安徽、陝西、遼寧,這五省又集中了33。4%。全國形成了豫冀魯晉的常姓聚集區。在這600年間,常姓人口流動主要是由東南向中原的強勁回遷,以及由華北向東北的移民。

常姓血型

尋根問祖——百家姓之“常”姓

常姓人群的血型分佈總的是:

O型佔30。7%,A型佔27。6%,B型佔31。9%,AB型佔9。8%。

常姓名人

常璩

常璩(約291年—約361年),字道將,東晉史學家。常璩出生於西晉末年。成漢時期,常璩曾擔任散騎常侍。公元347年,成東晉大將桓溫伐蜀,常璩勸漢皇帝李勢降晉。成漢滅亡後,常璩入晉,卻受到東晉士族的歧視、輕藐,因此專注於修史,撰寫成《華陽國志》。《華陽國志》全書共十二卷,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誌,為研究中國西南地區山川、歷史、人物、民俗的重要史料。

常建

常建(708年—?),唐代詩人。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長仕宦不得意,來往山水名勝,長期過著漫遊生活。後移家隱居鄂渚。天寶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現存文學作品不多,其中的《題破山寺後禪院》一詩較為著名,其中的“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一聯,廣為古今傳誦。

常遇春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號燕衡,元末紅巾軍傑出將領,明朝開國名將。1355年,常遇春歸附朱元璋,自請為前鋒,軍中稱常十萬,官至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國公。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時建立了卓越的軍功。1369年,在北伐中原時,暴卒軍中,追贈翊運推誠宣德靖遠功臣、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保、中書右丞相,追封開平王,諡號忠武,配享太廟。

常姓傳統文化

郡望和堂號

:常姓的郡望有平原、河南等。常姓以知人為其堂號。“知人”堂號典出唐朝的常何。常何為唐太宗時中郎將,不識字。太宗要求大臣上書議論國家大事,常何只好請門客馬周代筆。太宗十分欣賞,表揚常何寫的好。常何不願意竊取別人的功勞,遂如實向太宗彙報原委。太宗立刻詔馬周,封其為監察御史。並表揚常何的知人,賜綢緞300匹。

常姓的重要楹聯有三副:

節齊蘇武;名擅儒林。

安民不為妻損節;開平獨佐主興邦。

華陽國志德名遠;開平武王恩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