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既然人固有一死,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活著?

在先秦子書裡,《列子》是爭議比較大的一部,他的作者一直是個謎。《漢書·藝文志》記載先秦時有一本《列子》,作者是

圄寇

,生活年代比莊周還早。明朝人宋濂則在《諸子辯》中提出質疑,認為《列子》可能是魏晉時期的偽書。無論《列子》的成書年代在何時,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它的思想價值都不容輕視。先秦子書大多以政治、修身為中心,獨有列子雜糅神話傳說,並提出了一套特別的

人生觀

, 它嘗試解答這麼一個問題——“

既然人到頭來都會死,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活著呢?

《列子》:既然人固有一死,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活著?

傳說中的列禦寇

《列子》對人生價值的追問

在《列子·楊朱篇》中記載了這麼一則對話:

孟孫陽問楊朱說:“有些人貴生愛身,迷戀生命,懼怕死亡,因而追求長生不死,這麼做是否現實呢?”

楊朱回答說:“所有人都是會死的,從來就不存在長生不死的道理。”

於是孟孫陽又繼續追問:“那麼是否可以透過養生來活得更長遠一點呢?”

對此,楊朱質疑了他的價值觀,問他“

久生奚為?

”為什麼會認為活得越久越好呢?你活那麼久到底想幹什麼?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人的性情好惡,古今如一;手足四肢,變化也不大;人世間的苦樂總量從來如此,現代人並不比古人更感到滿足,基本慾望也不過那幾種。人活一輩子,所見所聞所感已經足夠多,再活下去都要膩煩了,為什麼非得追求長生不死呢?況且人生中充滿著痛苦,老年之後,肢體退化、渾身病痛,多活一天不過是多受一天罪罷了!

在楊朱看來,人生的常態是單調乏味並且痛苦的。

孟孫陽並不認可,他對楊朱進行了詰難,說:“按照你的人生觀,可以推論出‘速亡愈於久生’的結論。那麼人生既然毫無價值並且充滿痛苦,為什麼你不踐鋒刃、入湯火,早死早解脫呢?”

為此,楊朱提出了“

廢而任之

”的人生哲學。他說人生雖單調乏味、痛苦多多,但我們既然已經生下來了,就應當“廢而任之”,窮盡所欲,儘量享樂,以待死亡;既然已經死掉了,也應“廢而任之”,回到虛無中去,湮滅無聞。我們對人生的認識應一分為二,在生時盡情享受,在死時毅然撒手。而不是妄想抓住生命,掙脫死亡;或者目空人生,速求寂滅。生死既然已經註定,何不“廢而任之”,順其自然呢?為何非得走向長生不死和自殺謝世這兩個極端呢?

“廢而任之”其實就是老子的“無為”以及莊子的“安時而處順”,而楊朱便是戰國時期與墨子齊名的道家人物。

《列子》:既然人固有一死,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活著?

先秦思想家楊朱

楊朱與老子的哲學關係

楊朱是一個存在於先秦子書中的人物——《孟子·滕文公》說:“

楊朱

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可見楊朱是一個跟墨子分庭抗衡的思想家,他的核心觀點是“為我”;《莊子·徐無鬼》說:“儒、墨、

、秉,與夫子為五,果孰是邪?”說明戰國時,楊朱的學說與儒墨、惠施、公孫龍齊名;《呂氏春秋·不二》說“

楊生

貴己”;《淮南子·氾論訓》認為“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

楊子

之所立也。”

從這些資料大致可以描繪出楊朱的輪廓來:

他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可能比墨子略晚,但生活在孟子和莊子之前;

他的核心思想是“為我”、“貴己”和“全性保真”;

他的思想應是從《老子》中演繹出來的;

《莊子》中記載許多楊朱會見老聃的寓言,老聃一般以師長的身份來作答,這至少從側面反映了老子的思想與楊朱的關係。

《老子》裡說“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將“無私”與“自私”聯絡起來,肯定了追求“私”的權利,不像墨家那般一味的講究兼愛無私。《老子》又說:“貴以身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若可託天下。”把身置於天下的前面,認為只有愛惜自己身體的人才會愛惜天下,這是“貴己重身”的思想。《老子》還說“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這便是楊朱“全性保真”理論的來源。

不過在人生觀上,老子沒有明顯的傾向,而楊朱卻有濃重的悲觀色彩。

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

老子告訴我們:“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在世上,壽命短的人和因意外而死的人佔了“十有六”——能活下來已是如此的艱難。

對此,楊朱也說“壽之大齊,得百年者千無一焉”,人生在世,能活到百歲的寥寥無幾。對於一個百歲的人來說,夜晚睡覺要佔去一半時間,疾病痛苦、亡失憂懼又佔據了四分之一,因此

人生真正能用來享受的時光只有十幾年而已

。那麼在這十幾年中,人們究竟該怎麼度過的呢?是為了財富、為了名聲抑或是為了美色?需知錢財不可強取,名譽不可強獲,美色也不能強奪,故而要用嚴刑厚賞、道德輿論來規範人的行為,遏制其不良慾望。人們活著世上,或者競爭一時的虛譽,或者追求死後的餘榮,慎耳目之觀聽,惜身意之是非,折騰之下,“

徒失當年之至樂,不能自肆於一時

”,無法在活著的時候享受生活。所以才會感覺到時間不夠用,進而渴望長生不死,以便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楊朱說:“

萬物所異者生,所同者死也

”,人活著有賢愚貴賤之分,死後則同歸於枯骨。活著做堯舜,死後為塵土,活著是桀紂,死後亦歸塵土;活十年是死,活百年也是死;腰纏萬古是死,一貧如洗也是死;功名蓋世是死,默默無聞也得死。既然大家都同歸一死,那麼人生的價值究竟在哪裡呢?

有人說人們雖然最後都會死,但死後的名聲卻不一樣,有的人流芳百世,有的人遺臭萬年,還有的人被歷史完全忘記。從死後的名聲中便可斷定每個人的人生價值,對此楊朱進行了反駁。

《列子》:既然人固有一死,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活著?

《列子》,又名《沖虛真經》

死後的名聲不是衡量價值的標準

在歷史上,舜禹周孔的美名代代相傳,而桀紂的罵名卻萬世不絕。然而人們或許沒有仔細思考過,舜活著的時候躬耕於野,父母不愛、弟妹不親,受堯之禪後,又得為國事操勞,最終死於南巡的路上;大禹則更辛苦,他的父親被朝廷誅殺,自己卻還要為國家奔波得大腿不長毛、小腿不長肉,三過家門不能入。受舜之禪時,年事已高,慼慼然以至於死;周公輔佐成王,戰戰兢兢,殺兄放弟,受盡謠言,整日擔憂成王是否猜忌自己,活著不能得志;孔子就更慘了,他生前不受重用,伐樹於宋、削跡於衛,惶惶如喪家之犬,受屈於季氏,見辱於陽虎,老邁之年才在悽慘中死去。

相比之下,桀紂生前大部分時間都在享樂,肆情於傾宮,縱慾於長夜。雖然揹負萬世罵名,卻也跟聖賢們一樣,同歸一死而已。

那麼究竟是生前悽慘痛苦、死後流芳百世好,還是生前窮盡所欲、死後遺臭萬年更好呢?楊朱認為這兩者是半斤八兩,都不值得頌揚。那些邀名於後世的人不明白名聲不足以潤枯骨,而那些肆意欲狂歡的人又不懂得縱慾足以速亡。前者加劇人生的痛苦程度,後者縮短人生的享樂時間。

正如放縱情慾有害身體,追求名譽也會導致虛度此生

。它們都是兩種極端的做法,人生的價值不能用生前的享受來衡量,也不能用死後的名聲來說明,而是要上升到“

廢而任之

”的精神境界,從容不迫、順其自然的安排我們的生活。

《列子》:既然人固有一死,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活著?

《楊朱篇》闡述了道家“順其自然”的人生觀

活著就是為了享受人生

《楊朱篇》中有一個寓言說子產治理鄭國三年,民風為之一變。但是國中有公孫朝和公孫穆兄弟不服教化,他們一個喜歡喝酒,另一個則好色。於是子產登門拜訪他倆,想勸他們不要耽於嗜慾,否則有害健康。不料公孫兄弟卻回答說自己已經權衡過利弊了,人這一生活著艱難、死掉容易。要是像你們那樣“

尊禮義以夸人,矯情性以招名,吾以為弗若死矣。

”人活著就是為了享受生活,要盡一生之歡,窮當年之樂,否則死後一切都化歸虛無,豈不可惜?

楊朱認為子產善於治理萬物,卻不懂得安排自己的內心。他說“

豐屋、美服、厚味、姣色,有此四者,何求於外?

”人的本性是貪得無厭的,公孫兄弟看似耽於嗜慾,但他們只是在享受基本的慾望,滿足於自己的內心;而子產卻求之於外,他遏制住基本的慾望,卻去追求無窮無盡的道德名聲,“以治國能誇物”,迷戀權力、追求財富,反而不懂得享受人生了。

因此,在楊朱的人生哲學裡,首先他認為生命只是一個暫時的過程,所謂“

知生之暫來,知死之暫住

”,長生不死是不可能的;

其次,他認為既然明白了人生的暫時性,就應當從心而動、順其自然,“

不違自然所好

”。“豐屋、美服、厚味、姣色”是人的自然慾望,應當儘量滿足它們,以便享受到生活的快樂。享樂並不等於縱慾狂歡,因為縱慾違反自然,會加速人的死亡。“憂苦,犯性者也;逸樂,順性者也”,人活著就要享受生活,不要為了名聲而損害基本的欲求,也不要為了一時的狂歡而導致壽命縮短。

最後,我們怎樣看待生也就應怎樣看待死,要順其自然的活著,要在生活中享受人生,也要毅然而然的接受死亡,將自己化歸於大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