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變革者:梁啟超》:探索19世紀到20世紀中國轉型的過程丨好書推薦

今日好書推薦

《青年變革者:梁啟超(1873-1898)》

《青年變革者:梁啟超》:探索19世紀到20世紀中國轉型的過程丨好書推薦

內容簡介

《青年變革者:梁啟超》:探索19世紀到20世紀中國轉型的過程丨好書推薦

《青年變革者:梁啟超(1873—1898)》是許知遠積澱多年的轉型之作。梁啟超生逢變革時代,他是近代轉型的積極參與者,同時又是中國現代思想學術的拓荒者和奠基人。

許知遠試圖將這位偉大人物的思想與性格、希望與挫敗,內心掙扎及與同代人的爭辯呈現給讀者。在蒐集、閱讀海量史料和研究著作的同時,許知遠追尋梁啟超的足跡,到其出生地新會、求學地廣州,及北京、上海、日本橫濱等多地探訪歷史現場,尋求歷史與現實之間隱秘而有韌性的關聯,藉此展現幾代人的焦灼與渴望、勇氣與怯懦……

《青年變革者》述及

梁啟超求學、進京趕考、師從康有為、結集同道、上書清帝、辦刊《時務報》,及至戊戌政變前夜

。許知遠以深入歷史細部的精準筆法,描摹出時代變局下樑啟超飽滿立體的個人形象和生動多維的時代群像。

既是一部具有學理價值的史傳,復甦歷史中的個人,亦鋪展了一幅浩瀚的時代全景

對於自己寫這本個人史傳的心路歷程,許知遠表示“因為現在寫歷史是一個蠻逆潮流的事情,大家都關心未來,但我蠻想能夠去探索 19 世紀到 20 世紀中國轉型的過程。以前都是非常模糊地知道,甚至說到五四,你都很不清楚。我覺得我能不能去尋找這麼一個敘事的線索。梁啟超面臨的很多問題,中國仍然面對,仍然沒有解決,就是建立現代國家的困境。所以探索他們從那段時間是如何迴應的,我覺得會給我很多鼓勵,包括建立這段歷史的線索,對理解我們當下的時代有很多意義。”

精彩書評

許知遠閱讀史料體驗那個時代的心情,藉助想象重塑那時社會的生活,透過將心比心的感受復活梁啟超的生命歷程,並嘗試著以梁啟超式“筆端常帶感情”的寫法,寫出梁啟超和他的時代,也寫出中國那一段風雲詭譎的歷史。

——

葛兆光(復旦大學資深特聘教授)

人物傳記在很大程度上是寫作者的情感投射,知遠的任公傳,在知人論世、文字表達、價值認同上,都達了一個全新的境界,值得期待。

——馬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只有細說歷史才能挽救史觀於庸俗,而好的傳記則是真歷史的不二伴侶,許知遠的梁啟超傳堪稱為此做了一次示範。《青年變革者:梁啟超(1873—1898)》以梁氏二十來歲就憑時論暴得大名、隨“康黨”奉諭從政為經緯,穿透晚晴同光年間跌宕變幻的時局盛衰,還原維新讀書人亂紛紛蜂釀蜜的事功得失,考證到位、文字漂亮、敘事細密、立論嚴謹而具備必要之批判性,彰顯作者寫作功力,令如此厚重講究的歷史人物傳記,讀來如故事般引人入勝。

——陳冠中(作家)

經典語錄摘抄

《青年變革者:梁啟超》:探索19世紀到20世紀中國轉型的過程丨好書推薦

梁啟超比他們幸運,遇到一個恰當的時機。甲午戰爭改變了整個社會情緒,同樣重要的是,印刷術正在重組中國人的政治與日常生活,公共輿論蔚然興起。梁啟超不再以來奏章、幕僚式的建議,開始訴諸報刊。不同時代曾孕育出不同的寫作方式:阮元推崇“文選”式的寫作,藉此來打破考據家過分乾澀的表達;曾國藩熱衷於桐城派,相信這才符合重建一個被摧毀的時代的道德需求。梁啟超面對的則是一個政治覺醒與知識爆炸的時刻,他要將士大夫的憂患意識與這新知識版圖融為一體。他還創造了一種新文體來表達這個理念,像是對流行的桐城文體的反動,梁啟超的行文“不是收斂的而是放縱的,不是簡潔的而是蔓衍的。”

《青年變革者:梁啟超》:探索19世紀到20世紀中國轉型的過程丨好書推薦

湧入的人口也改變了這裡的地理面貌。按照一位歷史學家的大膽猜想,蒙古軍隊的入侵導致北部山區被拋荒,加速了土地被侵蝕,將更多的泥沙透過北江送入珠三角區域。這一程序與羅馬帝國衰落時的景象頗有些類似,地中海山區的土地被拋棄、腐蝕後,山嶺退化,泥士也逐漸沉澱到低地區域。“移民們不斷填海造田,種植稻米、桑樹,原來的沼澤、溼地、森林變成沙田。擴充套件的田地與不斷繁衍的人口相互促進,催生出一個越來越繁榮的珠三角區域。這個程序在16世紀中葉陡然增強了,因為廣州、長崎、馬尼拉貿易圈的形成,加上歐洲人對茶葉和蠶絲的大量需求,白銀源源不斷地湧入,這個地區也迅速商業化。

《青年變革者:梁啟超》:探索19世紀到20世紀中國轉型的過程丨好書推薦

梁啟超日後說父親尤通“淑身與濟物“之道——”淑身之道,在嚴其格以自繩;濟物之道,在隨所遇以為施“。在僅存的一張合照上,梁寶瑛臉頰消瘦,額頭寬闊,顴骨頗高,有一種歲年齡而來的鎮定。可以想象,他應該是個過分拘謹的讀書人,將科舉的失敗轉化成更深的道德要求,而這道德要求又經常是脆弱的,容易被現實誘惑吞沒——這也是整個帝國的特徵,在一套高潔、誇張的言辭背後,是一個道德坍塌的社會。

《青年變革者:梁啟超》:探索19世紀到20世紀中國轉型的過程丨好書推薦

他們對外界所知甚少,不知同志們是生是死同樣不知光緒皇帝會面臨怎樣的命運,革新的中國又會如何。他們決定給伊藤博文與林權助寫“泣血百拜”的書,目之所及,似乎唯有這兩位外來者才可能提供某種幫助。“啟超等憂患餘生,所志不成,承君侯與諸公不棄,挈而出之於虎狼之口,其為感激,豈有涯耶”,他們先是表達了感激之心,接著開始擔憂光緒的境況,相信外界謠傳的光緒患重病的訊息只是有意的構陷,皇帝可能被謀害了,因為他在幾個月的變法中一直表現得生氣勃勃。他們請求日本聯合英美諸國,或者致信慈禧太后和總理衙門,要“揭破其欲弒君之陰謀,詰問其幽囚寡君之何如”。他們甚至說,諸國干涉或許會導致亡國,但比起俄國庇護下的滿洲政權導致的“亡國”,寧可要日、英、美維持下的亡國。

《青年變革者:梁啟超》:探索19世紀到20世紀中國轉型的過程丨好書推薦

這也是歷史迷人之處,即使人人都受制於自身環境,自由意志仍催促一些人脫穎而出,成為異端與反叛者。倘若你不理解19世紀末的政治與文化轉型,不瞭解一個帝國晚期讀書人怎樣應考,怎麼理解外部知識,聽什麼戲,朋友間如何通訊、宴請,審查之恐懼如何無處不在,你就很難體味這種反叛之價值。

作者簡介

《青年變革者:梁啟超》:探索19世紀到20世紀中國轉型的過程丨好書推薦

▲ 許知遠

許知遠,1976年出生,200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系微電子專業,自1998年起為《三聯生活週刊》、《新週刊》、《書城》、《21世紀經濟報道》等報刊撰稿,文風犀利。曾任《PC Life》執行主編、中國先生網主編、e龍網內容總監,他是單向街書店的創辦人之一,曾任《經濟觀察報》主筆。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曾出版《那些憂傷的年輕人》、《中國紀事》、《我要成為世界的一部分》、《轉折年代》、《納斯達克的一代》、《昨日與明日》、《思想的冒險》、《新聞業的懷鄉病》、《這一代人的中國意識》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