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幼童誤服降壓藥不治身亡,如何才能避免悲劇重演?

近日,廣東佛山一名幼童誤服了半瓶降壓藥,奶奶發現後先聯絡了孩子媽媽,幼童在服藥後2個多小時被送至醫院,最終搶救無效去世。

幼兒對一切充滿好奇心,因誤服藥物而釀成悲劇的情況並不少見,造成此次不幸事件的藥物是

一種被稱為硝苯地平的常見降壓藥物。

警惕!幼童誤服降壓藥不治身亡,如何才能避免悲劇重演?

圖 | 影片截圖

硝苯地平是何方神聖

硝苯地平最常用於降低血壓,也可以用來治療其他心血管疾病,屬於一種鈣通道阻滯劑。

市面上常見的鈣通道阻滯劑大致有十幾種,包括維拉帕米、氨氯地平、尼群地平、拉西地平和非洛地平等。

如果簡單將血管比喻成一條空心橡皮管道,“鈣先生”的崗位職責則是控制該橡皮管道的鬆緊程度(即血管的收縮與舒張),用藥物阻斷“鈣先生”(鈣通道阻滯),橡皮管道就會變鬆弛,達到舒張血管、降低血壓的目的。

鈣通道阻滯劑也常用於心絞痛、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以及某些型別的偏頭痛,在老年人群的藥瓶中常可見其身影。然而,

在眾多心血管藥物中,鈣通道阻滯劑是最常造成致命性中毒的藥物型別

[1]。

中毒不少見,後果輕重不一

鈣通道阻滯劑的應用逐漸廣泛,在一項統計中,2006年美國中毒控制中心共接到10031例可能發生鈣通道阻滯劑中毒的報告,

其中1363例(13.6%)為6歲以下兒童

[2]。另一項調查針對7歲以下兒童,統計了283例吞服鈣通道阻滯劑的病例,分析顯示兒童平均年齡為27個月(最小僅8月齡),其中男孩佔52%[3]。

隨著用藥增多,在全世界範圍內,兒童在家中誤服這類藥而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也日益增多[4-7]。

誤服鈣通道阻滯劑後,大多數兒童並無明顯表現,

因為少量攝入時中毒風險很低。然而,

也有2%的兒童在服用1片或更少的鈣通道阻滯劑後出現症狀

[3],甚至有幼兒攝入1~2片藥物後死亡的報道[7]。具體到硝苯地平,日本2017年也曾有一名2歲男童誤服祖父藥物(劑量未明)後出現急性中毒,最終同樣不幸死亡[6]。

兒童藥物中毒後,除了出現低血壓、心動過緩、室性心律失常等

心血管表現

,也可能有噁心嘔吐、精神狀態改變、呼吸異常、高血糖、肺水腫等

其他系統中毒特徵

。還有部分兒童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但隨後病情迅速惡化而出現致命的心源性休克[8]。

誤服鈣通道阻滯劑後,兒童出現症狀的時間與藥物劑型有關,常規劑型平均在服藥後1。5小時(0。5~3小時)出現症狀,而緩釋劑型長達4。5小時(1~14小時)。

警惕!幼童誤服降壓藥不治身亡,如何才能避免悲劇重演?

圖丨pixabay

藥瓶散落在地,怎麼辦?

一般而言,當家長髮現開蓋或散落一地的鈣通道阻滯劑藥瓶時,即應警惕兒童誤服藥物。如果孩子出現上述中毒表現,則應高度懷疑藥物中毒。

目前常用鈣通道阻滯劑的中毒閾值(最小中毒劑量)尚未蓋棺論定,再加上兒童的個體差異性(年齡、服用藥物劑型、有無基礎病等),

僅根據服用藥片的數量,難以對其毒性作出預測。

因此絕大多數院前處理指南採取的態度是,

建議所有誤服藥物者及時就診求醫,以行進一步評估,對於嬰幼兒而言這更是謹慎且明智之舉。

當兒童服藥量超過常用的單次用藥量時(如此次的佛山幼童),尤應考慮儘早急診就醫。

此刻時間就是生命,不推薦普通人自行催吐

[9],原因一方面在於可能延誤診治的最佳時機,另一方面催吐可能進一步加重兒童脫水或低血壓狀態。

警惕!幼童誤服降壓藥不治身亡,如何才能避免悲劇重演?

圖丨pxfuel

如何預防誤服藥物的悲劇

1歲以內的嬰兒喜歡將自己“捕獲”到的物體當作戰利品塞入口中,這是嬰兒的正常行為。當寶寶成長至幼兒階段(1~3歲),則對外部世界充滿好奇但缺乏危機意識,藥片因外裹糖衣或與糖果外形相似,常常成為寶寶探索世界的“甜品”類勝利果實。

因此,不僅僅是鈣通道阻滯劑,對於其他家庭常用藥物(處方藥或維生素等保健品),家長也應採取一切預防措施避免兒童誤服。其中,最為重要或行之有效的策略是

妥善保管藥物,將其置於兒童觸不可及,且最好是目光遙不可及的地方。

由於有些兒童已經能學蜘蛛俠四處攀爬,將藥物存放在高處的方法並不十分保險。必要時給藥物儲藏處(如櫃子或箱子)上一把安全鎖,或將藥瓶更換為需要按壓後旋轉才能開啟的特殊藥瓶。

另一方面,切記每次用完藥物後緊閉瓶蓋並將其放回安全之所,不要出於習慣或便利隨手一放。此外,平日裡不要出於善意欺騙孩子說“藥物是糖果”。

對於平日服用的藥物(如硝苯地平),

家長應知悉藥瓶中的剩餘藥物片數,並瞭解藥物不良反應或中毒反應,

這對兒童誤服後及時識別中毒表現和早期急診送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因此,兒童誤服藥物中毒的事件不少見,但可以預防,將這種不斷重演的悲劇扼殺在搖籃裡的金鑰,就在於家長對藥物安全儲存的足夠重視。

參考文獻

[1] Mowry JB, Spyker DA, Cantilena LR, et al。 2013 Annual Report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oison Control Centers’ National Poison Data System (NPDS): 31st Annual Report。 Clin Toxicol (Phila)。 2014;52:1032-1283。

[2] Bronstein AC, Spyker DA, Scantelena LR, et al。 2006 annual report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oison control centers: National Poison Data Systems (NPDS)。 Clin Toxicol。 2007;45:815Y917。

[3] Belson MG, Gorman SE, Sullivan K, et al。 Calcium channel blocker ingestions in children。 Am J Emerg Med。 2000;18(5):581-586。

[4] Greene TG, Dougherty T, Purnell GV, et al。 Fatal nifedipine ingestion。 Clin Toxicol。 1997;35:495。

[5] Lee DC, Greene T, Dougherty T, et al。 Fatal nifedipine ingestions in children。 J Emerg Med。 2000;19(4):359-361。

[6] Yamamoto H, Takayasu T, Nosaka M, et al。 Fatal acute intoxication of accidentally ingested nifedipine in an infant - A case report。 Leg Med (Tokyo)。 2017;24:12-18。

[7] Ranniger C, Roche C。 Are one or two dangerous? Calcium channel blocker exposure in toddlers。 J Emerg Med。 2007;33(2):145Y154。

[8] Rietjens SJ, de Lange DW, Donker DW, et al。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for calcium channel antagonist poisoning。 Neth J Med。 2016;74(2):60-67。

[9]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oison Control Centers。 Calcium channel blocker ingestion: an evidence-based consensus guideline for out-of-hospital management。 Clin Toxicol (Phila)。 2005;43(7):797-822。

作者:CHENG KT

編輯:代天醫

警惕!幼童誤服降壓藥不治身亡,如何才能避免悲劇重演?

如有需要請聯絡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