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禮數說睄節

客家禮數說睄節

還在上班時,曾經在單位的微信公眾號發了一篇圖文報道《某某某到我鄉敬老院“睄節”》。有朋友回帖問我這“睄節”是什麼意思。其實,“睄節”,在我們客家人居住的贛南地區,年級稍微大點的人,都不會陌生的,年輕人接觸的少,自然會不大懂。

先說這個“睄”字,讀音是shao,是我們客家人特有的“方言”字,比如在朋友之間開玩笑就會說某某風流男子“丈母孃蠻多,時節又不要睄”等等,而且贛南採茶戲裡就有一出《睄妹子》。“睄”字為贛南客家話發音,與shào這個讀音最為近似,取了讀音為qiáo的“瞧”之意,用現代漢語來表述,又有了看望、拜訪之類的含義——左旁目,眼睛,看;右邊肖,相似的意思。此外,“睄”由看望、拜訪又衍生出了青年男女之間親暱、相愛的含意,褒義,與“騷”、“妖”等貶義詞色彩不同。“睄”和藝術結緣,與愛聯姻,使它有了很強的生命力。如由愛進一步誕生出了“睄節”一詞。

“睄節”是贛州一種獨具特色的婚俗。青年男女間戀愛關係確定後,男方逢年過節帶上禮物去登門拜望女方。槓盒和擔子都裝得滿滿的,有毛線、料子、鞋襪,也少不掉黃元、艾米餜和水果、好酒;也有盛著四盤六(四個大盤,六個海碗)的,菜有魚、獅子頭、燒片肉、荷包胙、白斬雞、肉丸魚餅等。睄節習俗流傳已久。在封建社會,贛南客家人的傳統婚姻禮儀繁瑣,講究排場,且十分看重婚姻雙方門當戶對與生辰八字。贛南客家人傳統的婚俗程式包含:傳庚-相親(“看妹子”)、過聘-訂婚(“採家風”)、睄節與報日子、接親與行嫁、拜堂與鬧洞房、回紅等一系列流程。

由於贛南客家人居住的地域廣,同是客家人,睄節也各不相同。據文友廖軍介紹,在他們那裡,睄節又俗稱“送果子”“送定”,亦是古禮之“納徵”。比如,定婚後至結婚前,男方要在端午、中秋、春節3大節日送禮給女方,就是給岳父岳母送年節。睄節送的禮物各地有不同的習慣,如上猶縣端午節除送“三牲”外,還有一套夏令衣服、一把雨傘、一把扇子、一頂草帽、鞋面布、薴蔴和粽子。中秋禮物大致與端午節相似,粽子改為月餅、柚子等。送年節要一套冬服、一把雨傘、一隻火籠、鞋面布、棉花、薴蔴若干和“三牲”,另加年果年糕。如果不睄節,又不報日迎親,女方則認為婚事有變,可以另找物件。所以贛南客家人非常看重睄節,理由就在這裡。

進入新世紀,男婚女嫁的繁枝瑣節似乎一掃而了之嘍——青年男女都在外面精彩的世界裡自由戀愛、自主結合、自作主張地等生下了寶貝後代才回家扯證辦酒宣告婚姻的正式締結。但是,回孃家“睄年睄節”還是必不可少的。

笑鈾

2018,11,18。

作者自白

笑鈾,真名遊德福,1958年生,1983年從武漢軍區高炮644團復員後任鄉文化站站長35年,其間還擔任黨政辦主任等職,2018年7月退休歸隱田園,碼字不輟,以“鄉土作者”自詡。2005年被《贛南日報》評為“關心熱愛新聞事業的十佳作者”;2016年被《客家搖籃》聘為“特約主筆”。

客家禮數說睄節

客家禮數說睄節